劉瑞旗:給羊毛加點“精神”
恒源祥誕生于1927年,但高速發展則開始于2000年。在此之前,恒源祥的全部資產僅為293萬元。而再早些時候的1987年,恒源祥的全部資產更屈指可數地少到只有50多萬元。那時的恒源祥,與其它老字號落入了同一個窠臼。
劉瑞旗說,由于沒有按照現代商業遵循的游戲規則與時俱進,絕大多數中華老字號舉步維艱甚至破產倒閉。恒源祥“老樹發新枝”的根本原因,是在第一時間打破了老字號抱殘守缺的陳舊思想,給老字號注入了全新的品牌元素。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者消費時會越來越強調心理的滿足,而打造膾炙人口的品牌,就是給消費者提供情感和精神滿足的一種方式。
財富薈萃的新規則
劉瑞旗的經營策略,是以品牌的無形資產尋求盟友。恒源祥龐大的產業鏈,卻沒花一分錢買地、蓋廠房和買設備,全部以無形資產為紐帶形成利益共享聯合體。在恒源祥公司,看不到隆隆的生產車間、嘈雜的銷售部門,看到的只是一個事關長遠發展與整體發展的市場開拓中心與監控中心。
經濟聯合體的建立,不僅大大縮短了投資周期,而且使生產能力得到幾倍的增長。同時,實現了由單一零售向批發兼零售模式的全面轉變。通過聯合體在全國范圍建立的批發和銷售網絡,迅速擴大了恒源祥的市場占有份額。更為重要的是,劉瑞旗沒有固守絨線生產這個根據地,而是實施了品牌延伸策略,把恒源祥的產品線延伸到床上用品、羊毛衫、羊毛襪和羊毛制品專用洗滌劑等12個方面。從而,真正實現了恒源祥創業者沈萊舟創業時取名的夢想:“恒羅百貨”。
自從聯合體組建后,恒源祥無形資產轉化為有形資產的增值速度,大大超過有形資產的增值速度。據2005年的測評,“恒源祥”品牌價值又比2004年的18.62億元增值了1.79億元。雖然其它聯合體成員的有形資產增幅沒有“恒源祥”無形資產來得這么快,但他們每年也都取得了超常規的大發展。而在不經意間,幾乎整個毛紡行業目前都效仿起了劉瑞旗的聯合體道路。
2000年以來,恒源祥每年要召開一次經銷商大會,而經銷商大會一屆比一屆“巨大”。這個“巨大”有兩層意思,一是參會的經銷商數量一屆比一屆的巨大,二是不少經銷商的財富級別一屆比一屆的上臺階。而舉辦人數更多的、財富級別更高的千萬富翁、億萬富翁的經銷商大會,是劉瑞旗不斷自我加碼的目標。
“世界不會因你而改變,但你卻可以改變用怎樣的視角看待世界。”劉瑞旗敏捷的思維中經常充滿了禪學的色彩:“在人類需要由物質向精神轉移的新經濟模式下,螞蟻搬家式的財富薈萃法則,正在被逐漸地拋棄。恒源祥舉辦第一屆經銷商大會時,參會的很多經銷商身價還只是萬元級別,而從萬元上升到百萬的倍增效應,就是對新財富薈萃法則的現實詮釋。”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