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石橋家紡城朱仲輝的創業智慧
2012-11-15
開發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一期工程時,有很多人反對。這里人已習慣了低層次和低房租的攤位和沿街經營,對高檔鋪位需求不足。特別是在一些民房動遷過程中,四出上訪、以死阻撓等什么都要碰上。可是朱仲輝堅持站在市場發展的高度定位自己,以最大的讓步設法消除所有的反對和障礙,使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得以順利動工。如果沒有這艱難的第一步,小作坊式的疊石橋繡品城就不可能在2003年一舉叫響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當一期尚有50%的余鋪待找買主時,朱仲輝根據**規劃和國內外家紡市場的發展態勢,在家庭成員意見尚未一致的情況下,又果斷以2.6億的投入去實施預計要5至8年才能收回投資被視為風險工程的“二期市場”。朱仲輝堅持一條,我們得以世界的眼光看疊石橋,而不能以疊石橋的眼光來投身世界。要以明天而不是今天的眼光發展疊石橋,不能以個人暫時的得失決定疊石橋的發展。
他總是以企業需要而非個人好惡來造就企業。他說,企業家非“狀態”行為的危害將是致命的。不嗜酒、少應酬、不抽煙、不賭錢被他列為自己的為人哲學。他因此而贏得更多時間去思考、做事。在他的公司至今沒有家屬制管理的困擾。集團公司聘請的總經理是一位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在企業200多人的管理員隊伍中,沒有一個是通過打招呼上崗的親朋好友,公司每年要實施的機制改革和人員淘汰則讓每一個員工時刻跟隨他保持著積極的工作狀態。他在幼兒園當園長的妻子到過他的辦公室只有3次。
朱仲輝說,有的企業家賺了錢便問鼎放松,而方向僅局限于身體。其實,放松涉及做事的全過程。而心態的放松則是前提。
朱仲輝做事的原則是預見問題,制度介入,而執行制度是鐵板一塊,誰也無法要他作出自我挑戰制度的“關照”。由于沒有這樣的先例,長期以來,也就很少有人找他說情。但大家都知道,朱仲輝絕不是一個不好說話的人。只要真正需要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他是從不說個“不”。他甘愿以每年百萬元的效益影響,吸收200多名下崗職工和退伍軍人進入自己企業;他居然一年拿出200多萬元補貼農民來培育海門剛建起的蘇北最大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他先后以幾百萬元的捐款用于改造鎮村道路;他資助30名優秀的特困學生,去年還一下子向南通大學捐書計16萬元,而每年正常的扶貧幫困資金一直安排在數十萬元。2004年他花費上百萬元邀請眾多領導專家舉辦疊石橋以至江蘇歷史上首個家紡高層論壇,沒有向當地上百個與會的受益企業收取一分錢。他說,企業的經營規模越來越大,但作為企業領導卻絕不能因為自己或許無意識的疏漏埋下隱患。交給國家的錢一分不能少,企業應賺的錢也要每分賺回來,而應該奉獻社會的決不能有絲毫吝嗇。
朱仲輝還不是共產*員,可在他的企業卻建有海門私營企業的首個*支部。是*的政策,使他這個農民的兒子走上創業之路,有今天的出頭之日;讓每個共產*員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讓他們在良好的環境下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這兩點,朱仲輝毫不含糊。他說,今天成就的取得、創業過程中遇到挫折后的進步,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了當地*委、**和有關領導的支持和激勵。他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今年七一前夕,江蘇省委組織部將此拍成電教片,將其作為全省私營企業中的一面旗幟。
事業的高調和功利的低調是朱仲輝的處事風格。過去,對很多應得榮譽,他并非看輕地能推則推,而覺得讓自己晚些套上這樣的光環更有利自身發展。當他獲得江蘇省青春創業風云人物和南通市勞動模范等榮譽時,他每次總要說的一句話是:“這可是沾了企業每一位員工的光,我只是其中的一個普通代表。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33445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