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能手張愛玲:手舞銀紗繪彩霞
那永遠掛在臉上的笑容,那忙碌不停、不知疲倦地穿梭在三尺弄擋中的身影,就像一只輕盈的“燕子”在機臺前后翩翩起舞,她就是孚日集團織巾車間一名普通的擋車工——張愛玲。
2007年11月9日,全國家用紡織品行業織布工(毛巾)職業技能大賽在孚日集團成功落下帷幕,張愛玲憑借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嫻熟的技能在大賽中獲得了全國有梭織機第一名的好成績,被授予“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稱號,并將報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技術能手”。
在不了解她的人的眼里,怎么也不會相信那瘦弱的身軀也能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她參加工作十三年來,用新時期產業工人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的實踐詮釋了“勇攀高峰,永創一流”的時代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著青春、塑造著自我,實現了人生的價值。
一、勤學苦練,練就高潮技能
好鋼是從烈火中鍛煉出來的。1994年,張愛玲中學畢業后來到孚日家紡,成了織巾車間(有梭織機)一名擋車工。她明白,要干好工作,過硬的技術、嫻熟的操作是前提、是基礎。為練好打結這項基本功,她每天提前一個小時到達工作崗位,虛心向師傅請教、向同事學習,在震耳欲聾的機器聲中加班加點的練習,手指被紗線勒出了一道道血口子,疼得她直掉眼淚,她忍著痛貼上膠布又接著練,不到一星期,手指上就貼了兩層膠布。就這樣苦練了10天,張愛玲打結的速度由每分鐘13個提高到28個,后來,又提高到了45個,她打的結均勻漂亮,不容易形成疵點,為保證產品質量打下了基礎。
在當徒工時,她悉心揣摩師傅干活時的每個動作,一招一式,并把這些默默地印在腦海里,回家記在本子上。在細心觀察中她頓悟,作一名擋車工要想把活干的效率高、質量好,不僅要有嫻熟的操作技法,而且還要非常熟悉設備性能、工藝組織等。要做到這些,必須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于是,她開始了如饑似渴地學習,她自學有梭織機基本性能、工藝組織、織布檢驗標準等,在學習中她還養成一個習慣:回到宿舍躺在床上,先將現場的情景在腦海里逐一回放,取舍消化,用心積累。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磨練,她的實際操作水平和理論水平迅速得到提升,她感覺到自己駕馭設備的思路寬了,操作方法多了,產質量也上去了,平凡的工作崗位多了幾分樂趣和愜意。
二、以廠為家,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十三春
她雖然學歷不高,也未受過學校正規的專業培訓。但是她認定一個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肯努力,什么崗位上都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轉眼間來到孚日已經13年了,孚日已經成為張愛玲的第二個家。多年來,她不知疲倦地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她說她不怕吃苦,再苦再累一覺睡醒照樣活蹦亂跳。
“我并不認為這是最好的崗位,但我認為這里是最適合我的工作舞臺,在這里,我感到生活和工作都很充實、開心,我真的從心里感謝孚日,沒有公司提供的這個舞臺,我覺得自己一文不值。” 13年來,她身邊的同事換了許多,她卻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把自己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她十年如一日,出滿勤,干滿點,月月超計劃,操作考評均為優級手。在懷孕期間,她沒有接受車間的特殊照顧,仍和其她姐妹一樣照常上班,挺個大肚子在自己的三尺弄擋“舞動彩虹”,一直干到將要臨產的日子。孩子出生后,張愛玲和每個女人一樣,有了做母親的自豪,然而在她的生活中,工作還是排在第一位。記得在孩子出生后三個月,她就又回到了生產一線,她說,孩子在生活上帶給我無窮歡樂的同時,踏實工作能夠讓我對生活更加充滿信心。在這期間,她的產量和質量仍然保持著高標準,沒有絲毫的下滑。
為了準備這次大賽,她將4歲的兒子送到在鄉下的娘家,當別人問起時,她說:“自己的骨肉,何嘗不想呢?可這是公司第一次在自家門口承接的全國性賽事,我必須抓住這次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爭取最好的成績,為公司添彩,我可不想給公司丟臉。”她白天練技術,對自己進行了全方位的強化訓練,在操作中認真總結每個細節,不厭其煩的重復每個動作,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她晚上學習理論知識、操作指導書,經常看到她熬夜到12點,凌晨四點起床。教練見她日漸消瘦,就關心她注意適當休息,她微微一笑:“沒事,我撐得住。”
三、傳授技藝,造就眾多“織女星”
很多人都說張愛玲是車間生產一線上的“織女星”。張愛玲說:“我只有一雙手,應該讓更多的人、更多的手掌握擋車的熟練操作本領,提高整體生產效率,織出大批精品,這才是真正的‘織女星’”。
十幾年來,張愛玲帶了很多徒弟,經她培訓、聽她講課的人就更多了,很多人都成了車間的技術尖子、擋車能手。她對徒弟要求非常嚴格,各種技術要領來不得絲毫粗心大意。有一回,張愛玲的徒弟小李練得不耐煩,沒有把疵點修完整就說修好了,張愛玲發現后嚴肅地對她說:“學技術,來不得半點虛假,你糊弄它一時,它糊弄你一輩子。”這句話對小李震動很大,從此像換了個人,加強學習,苦練技能,終于練成了擋車崗位上的一把“好手”。
看著一摞摞的獎狀、證書,張愛玲的心里靜靜流淌著幾分喜悅、幾分欣慰,也感受到了生活和工作的真正樂趣。“成績只能說明過去,重要的是我今后要怎樣去做,我會永遠保持爭第一的信心,不斷超越自己。”張愛玲用她敢于拼搏的“亮劍”精神,讓青春在織機上熠熠閃光。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