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濤:借一萬元創業織出新天空
在互聯網上,魏文濤的足跡遍布了他所能到達的地方,他在這些地方不斷發帖,推廣“老槐樹”粗布。
印度圣雄甘地為了激起印度人的民族情結,堅持每天用紡車織這種老粗布,以示自己維護印度人的文化傳統,拒絕接受英國殖民統治者帶來的工業化布匹。這種小農經濟下的典型產品之一——老粗布,已是城市居民忘卻的東西,尤其是城市的年輕人,他們了解老粗布的途徑只能在歷史書上,或者在博物館里。這種由人工編織、純棉質地的布匹,曾經作為中國傳統織布工藝,使每一個中國人都能穿上衣服、蓋上被子。但在工業化時代到來的時候,他迅速被淘汰,市場大幅萎縮。
魏文濤卻從一文不名開始,把老粗布做到了另一個境界。
“借”一萬元創業
2004年,魏文濤隨女友來到了呂劇發源地、著名的董永和七仙女傳說的故事發生地——博興。其時他不僅身無分文,并且連工作都沒有。魏文濤不甘于整天在宿舍里睡覺,就騎著自行車在博興轉悠。偶然的機會,他看見一個小門面寫著“老粗布”,心想這個老粗布是不是自己小時候母親織的布?于是就走了進去,布果然是那種布,并且工藝、花色都完全保持著原來的面貌。在親切之中,魏文濤又有些興奮。老粗布經過了幾千年的歷史,其生產和加工工藝并沒有發生變化,所以一眼看去依然熟悉;這么多年老粗布都沒有發生變化,如果自己把他變一變,就可能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魏文濤是學美術出身,對于布藝設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想到這里,他回去和女友一商量,倆人一拍即合,決定就向這種傳統的布藝下手。魏文濤的思路顯然和博興的同行們不一樣,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成立公司,注冊品牌,而其時,博興的同行們只是為了生產老粗布而生產,再簡單地把他賣出去。魏文濤成立了山東省博興縣天子老粗布工藝制品廠,并且把寓藏著董永和七仙女傳說的“老槐樹”作為商標注冊了。
魏文濤其實并沒有多少錢,他和女友兩人每月不過1000元生活費,要想創業,談何容易!又要找房子(辦公地點)、找資金,這些都要一點一點地辦下來。魏文濤就繼續騎著自行車在博興轉悠,四處找合適的辦公地點。終于找著了合適的房子,卻沒有錢交房租。他就又找朋友、親威、同學四處借錢,終于說服了一位高中同學投資1萬元,同他合伙干。就這樣,2004年底,魏文濤的粗布廠終于成立了。
工廠是成立了,但1萬元已經交了房租,接著,又發生了令魏文濤更為難的事:投資人因為家里的原因要退出。于是,魏文濤的工廠才成立,就欠下了1萬多元債務。
老粗布文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魏文濤的生意漸漸上了軌道,如今的魏文濤不僅還清了欠下的1萬元,并且為家里買了房子,自己也買了新房、買了車。
如今的天子粗布廠擁有60多名織布工人,另外還有近30名后期加工工人,魏文濤生意正在一個新的臺階上起步。
說到老粗布,魏文濤并不是最早做這行生意的人,但他的發展速度卻遠遠超過了同行。如今的博興已經成了中國老粗布基地,競爭也開始加劇。在魏文濤看來,自己的優勢就是經營了一種文化概念。
魏文濤自己就是農村人,從小在母親織的老粗布的環境中長大,對老粗布有著很深的感情,在他看來,目前年齡在30歲以上的人,大都有著老粗布情結。這種特殊的感情形成了特定的市場。魏文濤把自己的產品分類為“夫妻情”、“慈母愛”、“相識緣”和“兒童趣”四大類,以“愛”作為產品的串聯鏈條,這就使得沒有很高技術含量的老粗布變成了一種文化產品。這種文化產品不僅因其悠久的歷史而使得國人有特殊感情,另一方面,他又因文化而成為一種時尚,在當今文化逐漸多元化的環境中,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況且,作為純手工、純綠色的產品,他也照樣能得到沒有老粗布文化概念但有環保意識的人群的支持。再加上他的美術專業功底,老槐樹粗布生產的床上用品、衣服以及布包等產品不僅賣到了全國各地,甚至還遇到了根本沒有老粗布概念的美國客戶。“我們正在談一個訂單,順利的話,最近就能定下來了。”魏文濤說。
因為意識超前,老槐樹粗布無論是產品的包裝方式還是企業的運作方式都成了同行們的抄襲目標,甚至是魏文濤的網上推廣方式都被同行們抄了去。但魏文濤認為,惟有文化是抄襲不走的,而老槐樹粗布的核心正是文化概念。
另類網商經
代理商也全部都是從網上找來的。說到這里,他表示,盡管生意來自網上,但要談成還得落到現實中,對方肯定會前來考察。有一次,一位代理商從網上看到了他的信息,跟他打電話說要過來考察,代理商來了之后,考察了幾天,很明顯,代理商在博興選擇了多家老粗布生產廠參觀。最后代理商選擇了魏文濤,談到理由,這位代理商告訴魏文濤:“我轉了幾天,發現博興的粗布廠老板中,你的學歷是最高的。”
如今的魏文濤正在思考如何迅速擴大產業規模,并且改良老粗布生產工藝,以及確立老粗布的行業標準,讓這種純手工加工的傳統布藝真正成為時尚品。雖然老槐樹粗布是當地惟一一家制訂了企業標準的工廠,但整個老粗布行業目前還沒有標準規范,并且在生產工藝上,也存在著與現有的銷售流程不相符的地方。比如老粗布的染色問題,因為老粗布生產廠家的規模較小,染色工藝水平還比較低,需要引入現代化的染色技術。另外老粗布是純棉制品,在縮水工藝上也需要引進先進的工藝,而這些都需要投資。“我需要引入投資,進行產業升級。”魏文濤說。
沒有員工,父母就成了第一批員工;沒有機器,家里的縫紉機就被借來頂上;沒有原材料即織布的棉線,魏文濤就借了幾百元,把棉線買來。就這樣,全家人齊上陣,第一批產品終于在簡單的生產作坊里加工了出來。
生意并不好做,盡管魏文濤有空就趴在電腦前發信息,但從工廠成立到2005年春節,魏文濤總共只賣掉了10床床單。
功夫不負有心人,春節一過,2005年3月,一個客戶一次就訂了1200床床單,魏文濤的生意好了起來。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