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紡質量員:產品合格最開心
親和、開朗甚至還帶有幾分稚氣未脫。
如果不是事先已經知道房間號、已經得到了她對自己身份的肯定答復,記者肯定會以為走錯了房間,誤入某位大會工作人員的房間。房間的主人是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寧波維科精華家紡有限公司制品分廠二車間質量員楊曉霞。
質量員每天的工作是什么?
采訪從楊曉霞的工作開始。雖然從去年10月份才開始做車間的質量員,但看得出來,楊曉霞已經十分熟悉自己的工作了:“質量員要做的就是檢查每一批貨的質量,看它們是否是按工藝和標準來生產制造的。”說起自己的工作,她的臉上掛著笑容,開心中還帶著幾分羞澀。
笑容的背后,是質量工作的“讓我歡喜讓我憂”。
“作為質量員,我最開心的事情,是完成一份訂單以后,在我檢驗時,我們所有的產品都達到客戶的要求與標準,質量全部合格。最不開心的事情就是出貨的時候有產品因為質量不合格出不了貨。而實際上這種質量不合格是可以避免的,但讓人不開心的是,它還是發生了。”
在當質量員之前,楊曉霞是縫制車間的工段長。對于這份工作,她同樣深感驕傲和自豪:“那時候最大的開心就是自己對某道工藝進行改進,能自覺找到某個方法,讓工藝更簡單、產品質量更好。”
楊曉霞告訴記者,在整個產品制造的四道工序(裁剪、縫制、檢驗、包裝)里面,要數縫制這道工序的工人最多。其他工序一個工段一般才十幾個人,最多才二十幾個人,而縫制的一個工段一般都有一百多人。“雖然每道工序都很重要,但縫制是最重要的,因為它需要的人最多,工藝也最復雜,對保證產品質量也最為關鍵。”對過去的工作崗位,楊曉霞熟悉地解釋說。
正是由于工作出色,她成為了“最重要”工序里的一個“頭”,進而“升級”為判斷每件產品質量“生死”的把關人。“我們公司主要是生產家紡產品的,如床上用品。”指著房間里的一個枕頭,楊曉霞很專業地介紹說:“一般只要款式差不多,工藝是對的,看上去很工整,質量都能合格。而在尺寸方面,按標準規定是允許有誤差的,如在長度方面,有的可以允許有正負2%的誤差存在。”
在專業地介紹質量員工作的同時,她還不忘時時提及自己公司是中國企業500強,獲得了中國名牌產品等諸多榮譽稱號。而最大的榮譽,則是自己成了一名全國人大代表。
作為一名80后(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員的統稱)的全國人大代表,第一次來北京的楊曉霞既感到興奮,也感覺到了一點緊張。從2月29日來到北京以后,她就開始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感受全國人大代表的自豪,第一次面對如此多的媒體采訪,第一次這么多人一起開會,以至于3月5日大會開幕時,她連自己到過天安門廣場都沒發覺……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