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英芳:布藝行業的“領頭雁”
如果有人打算“做窗簾”創業,你也許會認為“這能做什么!也就是小打小鬧,掙不了大錢!倍鴺吠び路疾妓嚨睦习逶酚⒎冀洜I窗簾、布藝10年來,經營領域擴展到窗簾布藝、床上用品、汽車裝飾、酒店用品等;擁有三處經營場地,營業面積達到了2000平方米。勇芳的發展成為小行業做大、做強的成功典范,這得益于苑英芳高人一籌的經營策略和管理魅力。
今年42歲的苑英芳因為家境困難、母親體弱多病,初中便輟學在家務農,先后學過裁剪、去山東打工。她性格直爽、勤勞好學。她走到哪兒,哪里的人們都會喜歡這個“大大咧咧又熱心腸”的姑娘。單位的老會計看她快人快語、腦筋靈活,就利用空閑時間教會了她財會。苑英芳說這些學問她至今依然受用。
1998年,一次她幫朋友選購窗簾和床上用品,朋友因不滿意縣城商場的款式,往返市里去定做。富有商業頭腦的苑英芳敏銳地感覺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品位、消費觀念也不斷改善,家居裝飾業的發展很有潛力。自己有服裝裁剪的技術,只要肯吃苦,布藝行業一定有干頭。
苑英芳湊了6000元的本錢,在縣城租了一間35平方米的房子,店名就由夫妻倆的名字里各取一個字,就這樣“勇芳窗簾店”正式開業了。白天,丈夫去進貨,苑英芳到顧客家量尺寸、安裝,晚上加工窗簾,每天忙到凌晨三四點鐘,累了趴在縫紉機旁打個盹兒。睡夢中突然醒來,苑英芳像上了發條,睜著布滿血絲的雙眼又開始踩縫紉機,家人心疼她,她自己卻并不在意。兩個月下來苑英芳瘦了20斤。因為“勇芳”做的窗簾樣子新、質量好、收費合理,贏得了顧客的信任和滿意。一傳十,十傳百,來光顧的客人絡繹不絕。
小店紅火了,但苑英芳覺得自己在布藝行業還是新手,只有不斷創新,買賣才能長久。她經常到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學習布藝加工技術。她還訂閱了《中國布藝信息》《家紡時代》《布藝世界》《電腦平面設計》等書籍,每天都學習到深夜12點鐘。平時只要看到新穎的布藝加工樣式,苑英芳都留心,用相機或手機拍下來,回家仔細研究。她還多方聯系,取得了韓國大進纖維有限公司、深圳大中華布業有限公司等知名品牌的產品的代理權。
苑英芳憑著自己特有的膽識、敏銳地市場洞察力,不斷延伸企業發展的觸角。于2002年6月投資700萬元建立2000平方米勇芳布藝商場,內設廠房600平方米、展廳1400平方米,又在縣城、京唐港等地開設了3個分店。同時引進全國高檔工業縫紉機、電腦絎縫機。引用電腦絎縫機制作布藝技術,這在唐山市同行業也僅有2家。
苑英芳不斷擴大經營范圍,由簡單的窗簾加工發展到現在床上用品、酒店、寫字樓、辦公室、展廳、生產車間、汽車裝具、純棉布、沙發布等一系列產品,以適合各個消費群體的需求。她又將業務輻射面擴展到相鄰市、縣及海港開發區,不少星級賓館都和勇芳簽訂了供貨協議,長期采用勇芳加工的產品。勇芳布藝商場加工的部分產品還遠銷到臺灣、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企業發展了,經營效益好了,苑英芳首先想到的是職工。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首先改善職工的生產環境,蓋起了寬敞的廠房,并安裝了空調、熱水器。每位職工的生日她都記得一清二楚,當天職工都能收到她送的生日蛋糕。職工無論是婚、喪、嫁、娶,她都主動張羅,到場幫忙。每年還組織一次旅游,逢年過節為職工準備好過節的禮物,并舉辦聯歡會、歌唱大賽。員工輪流到外地培訓學習,熟練掌握整套技術,達到一人多能。
有的員工成為骨干后也打算獨立創一番事業。此時,別的老板心里也許難以接受,俗話說“同行是冤家”,更何況親手培養的干將要與自己搶市場?稍酚⒎紕t鼓勵她們:“在“勇芳”干得再好也是替別人打工;自己干,就算規模再小也是當老板。衷心希望你們干得出色。今后有什么需要還到這里來,大件按進貨價拿,小件直接拿去用。”時間長了,同行們都對苑英芳說:“別看咱們同是做窗簾布藝的,是競爭對手,可我們打心里敬佩你的為人!
苑英芳致富不忘回報社會,幾年來她扶貧幫困、捐資助學累計捐款10萬元。苑英芳也連續幾年被市、縣婦聯評為“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功”明星,成為唐山市女企業家協會會員。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