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瑞崗:穩中求勝,成就家紡“大家”
作者:孫彩軍 2009-9-25

凱盛家紡從今年年初以來,一直在做終端網點的管理和團隊建設工作,全國各地的終端市場都將在這一拉網式的系統化培訓活動中跑起來。就秦瑞崗本人而言,用“和時間賽跑”這幾個字來形容他最近的日程安排再恰當不過了。
回想這二十多年來精心締造的家紡商業藍圖得以一步步實現,秦也越來越強烈的感受到要成就家紡行業的大品牌,依然任重而道遠。
走穩每一步 加快一小步
1984年,秦瑞崗獨自一人來到沈陽擺地攤做買賣,并因經營有方,生意越做越火,不久便進了當地的商場。正當生意越做越有樣子的時候,有顧客反映他賣的床品質量不穩定,因為那個時候秦都是從別人那里拿貨來賣,質量參差不齊,當然就無法保證。于是,秦便萌生了自己辦廠生產床品的打算。
1987年,國家政策允許私人辦廠,秦就懷揣著在沈陽淘得的第一桶金回到海門,租用海門鎮政府400多平米的簡易廠房,并在疊石橋市場找了一個小門面,雇傭十幾個工人,開始正規化運作起來。這就是凱盛家紡最初的雛形——海門凱盛繡品公司。
1996年,正規化的生產流程使得凱盛產品質量,在當時的市場上一直保持穩定上升態勢,同時也為凱盛品牌贏得了很好的口碑。而這時,秦的工廠已經由一個十幾人的小作坊,發展成為擁有一百多人的家紡生產企業,而且在生產和銷售方面,都達到了一定的規模。
1997年,當同行都還在磕破腦袋,往競爭愈顯激烈的疊石橋市場擠的時候,秦瑞崗超前的品牌戰略意識,已經開始將凱盛品牌融入了國際化大都市上海。成為南通家紡到上海注冊品牌最早的家紡企業。回憶起凱盛品牌落戶上海之初,秦說,主要是考慮上海這個城市的區位優勢,肯定有利于產品的市場拓展,擴大品牌知名度。在這方面,凱盛做到了比別人快一小步。
2000年,當秦瑞崗還在為品牌如何進入發展快車道而苦思冥想時,深圳的家樂福和麥當勞給了他深刻的啟發。凱盛品牌能否也學他們,實施“特許加盟連鎖經營模式”呢?。秦屬于下定決心就要立即執行的人。因此,11月份,凱盛決定實行加盟連鎖經營。在實施“特許加盟連鎖銷售模式”之初,凱盛便建立了自己的市場、研發、銷售等部門,為“特許加盟連鎖銷售”這一模式提供了強有力的服務支撐。
系統化管理 品牌化騰飛
建立了系統化的管理體系后,凱盛開始進入飛速發展的超車道。
2004年,凱盛家紡辦公基地正式遷往上海。其實,凱盛早在04年之前,在上海就有一個辦公場所——一間幾乎只能容納十幾個人的簡易小屋,工作環境比較艱苦。當公司搬進中期大廈時,凱盛的中層管理團隊已發展到100多人。
隨著國內家紡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入到這場財富角逐的游戲中來。而此時,秦就開始意識到市場發展的不成熟,必將為少數企業提供短期逐利的機會,未來的3-5年,競爭必會讓更多劣勢企業慘淡出局。企業要想成為未來家紡市場的主宰者,必須具備真正的核心優勢和戰略眼光。雖然家紡產業的發展空間巨大,但真正形成規模和優勢的企業并不多見。這對于立志振興民族家紡品牌的秦來說,無疑是一種機會。
這一時期,凱盛的渠道拓展和銷售網點布局都在大手筆醞釀,到04年年底,凱盛全國加盟網點已覆蓋30個省市大中城市近500家,銷售額首次突破1億元。
當多數中小企業在巨大的市場壓力下徘徊不前時,凱盛家紡卻以自己的成功實踐完成了突破性的跨越,產品銷售和市場規模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到了2005年,凱盛正式啟用“一體化情感家紡”的品牌定位,標志凱盛品牌的建設逐漸趨向完善。怎樣把家紡產品所要表達的人文內涵融合到品牌的理念中去,這是秦瑞崗最為關注的。凱盛品牌的定位從家居的配套性、整體性、一體化,符合消費者的多方位需求出發,同時滿足他們對居家生活的情感需求。根據這個定位的特殊性,凱盛的品牌口號“一個夢想,一種生活”也隨之誕生。
考慮到品牌發展的需要,同時也區別于同行的營銷模式,秦決定為產品尋找合適的形象代言人。這一想法在當時是絕對的超前意識,后來便引發了南通家紡請明星代言熱。在開會研討凱盛該由哪位明星代言的時候,大家都很難一下子決定下來。在最初為品牌定位的時候,凱盛的產品風格就定位時尚,產品檔次定位中高端。因此,經過征求很多人的意見,大家一致覺得范冰冰無論外型還是氣質上,都與凱盛追求的時尚內涵十分契合。
于是,到了2005年,公司實現銷售額近3億元。與同行相比依然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全年新增加盟網點接近100家,基本實現了對全國市場的覆蓋,構建起行業內最為強大的銷售網絡。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189194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