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蓮帶領全村發展蠶沙枕
2010-3-5
作為陜西新農村建設代表,她曾和原省長陳德銘走進央視會客廳,展示千陽蠶沙枕的神奇,得到央視名嘴崔永元以及微軟(中國)副總裁羅川先生的交口稱贊。
作為創業之星,她是怎樣從一位農家婦女做到年收入 60萬元的蠶沙枕老板的?是如何從一名初中生成長為手工藝品制作專家的?又是怎么樣從自己制作蠶沙枕發展到桑蠶專業合作社的?
在壯大蠶沙枕產業這條路上,她靠自己的弱肩柔情撐起了一片晴空,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帶領全村創出了一片新天地。
“百事通”里找商機
在文家坡鄉曹家塬村黃愛蓮家,一個個精巧別致、設計新穎的蠶沙枕讓人目不暇接,從枕頭內散發出的淡淡香氣,令人神清氣爽。看起來很普通的一個枕頭,怎么就成了功效百倍的健身枕和促進農民增收的聚寶盆呢?
黃大姐告訴記者,這個秘密是在 2005年一本《農村百事通》雜志上發現的。翻開她的筆記本,摘錄著這樣一段話——中國有 13億人口,每個人一個枕頭,中國人就需要 13億個枕頭,占領 1%的市場份額就達 1300萬個。養生保健枕作為 21世紀一種全新的健康環保產品,在日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香港、臺灣等地區已受到廣泛青睞,已成為一種消費時尚,而我國專業保健枕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具有養生保健治療于一體的枕頭更是鳳毛麟角,市場上能夠提供養生功能的環保枕頭遠不能滿足市場的要求。
當時看完這則消息,她突然靈機一動,腦子里萌發了用蠶屎做枕頭的念頭。原來蠶桑產業是曹家塬村的主導產業。每年,春暖花開,家家戶戶養著蠶寶寶,一期下來,一張蠶能有七八百元的收入,而堆積在農戶院子里的蠶屎,有的村民用它作肥料,有的被白白地倒掉。全村每年僅浪費的蠶屎就有 7000多公斤。
作為養蠶人,她知道,蠶屎又名蠶沙,具有健腦益智、安神降壓的功效,對眼疾、心慌、神經衰弱、失眠、偏頭痛、高血壓、肝火旺等癥有良效。
發現蠶沙能創造財富的巨大商機后,她暗下決心要讓蠶沙變廢為寶,帶領眾鄉親致富奔小康。
屎蛋蛋中有財路
自幼心靈手巧的黃愛蓮,開始篩選蠶沙、精心設計枕頭樣式、縫制花邊枕套,半個月后,她的第一批 8個蠶沙枕終于制作完成。望著辛勤勞作后的收獲,她心里充滿了無比的喜悅和希望。
蠶沙枕果真如她想象的那樣能創造價值嗎?帶著新的蠶沙枕,黃大姐興致勃勃、滿懷信心地來到集市,以每個 20元的價格擺攤叫賣,趕到晚上收攤時,一個也沒賣出去。挫折讓這位曾經磨過豆腐、種過西瓜、辦過奶牛養殖場的堅強女性一籌莫展。然而面對暫時的失敗,她沒有放棄。她先后自籌路費,到西安、杭州、南京等地學習制作工藝、借鑒先進經驗,上科研所拜訪名老中醫,最終研制出以蠶沙和12味中草藥為主的具有醒腦明目、降壓清火等療效的“蠶沙保健枕”。
2006年 3月 8日,她和丈夫劉文龍作為創業致富能手和新農村建設杰出代表,代表陜西三千萬農民走進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會客廳·小崔會客》“兩會”特別節目,與全國人大代表、原省長陳德銘,微軟(中國)副總裁羅川,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崔永元及現場觀眾一起,就新農村建設、民間工藝品等話題開懷暢談。講述千陽農村新變化,共話農村建設新貌,并將自己親手縫制的蠶沙枕和“五毒”馬甲交給了節目主持人崔永元和微軟(中國)副總裁羅川先生,原生態的蠶沙枕、精美的馬甲刺繡,隨著這檔黃金節目一夜走紅。
南京客商是云清看到節目后,專門從南京趕到曹家塬村,考察黃大姐蠶沙枕的生產情況,蠶沙枕精美的圖案、過硬的質量讓是老板看后非常滿意,當即付了 5000元訂金,以一個 50元的價格,簽訂了 3萬元的合同。
第一次接到這么大的訂單, 600個枕頭要求半個月交貨,每天要趕制 40個,一個人哪能忙得過來!好在黃愛蓮有人緣,左鄰右舍聞訊紛紛前來幫忙,有的燈下忙繡花,有的連夜趕裁縫,她一邊搞培訓一邊教技能,終于提前順利完成了交貨任務。隨后,她和丈夫到處聯系蠶沙枕銷路,建起了自己家的蠶沙枕作坊,注冊了“乾龍牌”蠶沙保健枕,年產保健枕 5000多件,收入達 60多萬元。由于她制作的蠶沙枕設計精細、美觀大方、保健作用好,頗受顧客的歡迎,產品遠銷省內外。
新型合作富全村
曹家塬村祖祖輩輩靠天吃飯,“有女不嫁曹家塬,一年四季修梯田,成天按個車車轅,口糧只夠吃半年”的歌謠是曹家塬貧窮落后面貌的真實寫照。“沒想到,以前沒人要的屎蛋蛋,裝到枕頭內變成了金豆豆,現在蠶繭有銷路,蠶沙變成了寶,全村人都過上好日子啦!”曹家塬村 60多歲的張大媽高興地告訴記者。
自己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是真正的富。在黃愛蓮和丈夫劉千龍的帶領下,村上建立了蠶桑產業支部,籌資 50萬元,注冊成立了千陽縣乾龍蠶桑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131人,開發出了一大批具有關中特色的蠶沙保健枕、蠶絲被,并申報注冊了“乾龍牌”蠶沙保健枕商標,在楊凌農高會產品展評會上,一舉獲得“金像獎”。她以“誠實、守信、創新”為信譽,贏得了南方多家客商的信賴,并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產品遠銷北京、上海等數十個城市。
為了促銷,黃大姐在縣城開了一個店鋪,還在網上做了網頁。很快,曹家塬村的蠶沙枕在市場上打開了銷路。通過試產銷售,廣泛征求意見,不斷改進款式、面料及生產工藝,并和民間布制工藝品相結合,制作出老虎枕、豬頭枕、繡花枕、五毒枕等系列保健枕,現已形成 4大類 25個品種,廣受消費者喜愛。
目前全村種植優質桑園 1600畝, 80%的農戶栽桑養蠶,年收入在 180萬元以上。蠶沙保健枕、蠶絲被的生產,為全村 600多名閑余婦女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崗位,從事制作的婦女人均年收入 3000多元,全村農民人均收入達到了 5000多元。
談起以后的打算,黃大姐說,準備再投資 50多萬元,購買開蠶機、拉絲機等先進設備,擴大生產和經營規模,讓“乾龍牌”蠶沙枕叫響全國、沖出國門,走進千家萬戶,靠發展農家樂、奶牛養殖、香菇栽培等特色產業讓家家戶戶走上發家致富路。
作為創業之星,她是怎樣從一位農家婦女做到年收入 60萬元的蠶沙枕老板的?是如何從一名初中生成長為手工藝品制作專家的?又是怎么樣從自己制作蠶沙枕發展到桑蠶專業合作社的?
在壯大蠶沙枕產業這條路上,她靠自己的弱肩柔情撐起了一片晴空,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帶領全村創出了一片新天地。
“百事通”里找商機
在文家坡鄉曹家塬村黃愛蓮家,一個個精巧別致、設計新穎的蠶沙枕讓人目不暇接,從枕頭內散發出的淡淡香氣,令人神清氣爽。看起來很普通的一個枕頭,怎么就成了功效百倍的健身枕和促進農民增收的聚寶盆呢?
黃大姐告訴記者,這個秘密是在 2005年一本《農村百事通》雜志上發現的。翻開她的筆記本,摘錄著這樣一段話——中國有 13億人口,每個人一個枕頭,中國人就需要 13億個枕頭,占領 1%的市場份額就達 1300萬個。養生保健枕作為 21世紀一種全新的健康環保產品,在日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香港、臺灣等地區已受到廣泛青睞,已成為一種消費時尚,而我國專業保健枕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具有養生保健治療于一體的枕頭更是鳳毛麟角,市場上能夠提供養生功能的環保枕頭遠不能滿足市場的要求。
當時看完這則消息,她突然靈機一動,腦子里萌發了用蠶屎做枕頭的念頭。原來蠶桑產業是曹家塬村的主導產業。每年,春暖花開,家家戶戶養著蠶寶寶,一期下來,一張蠶能有七八百元的收入,而堆積在農戶院子里的蠶屎,有的村民用它作肥料,有的被白白地倒掉。全村每年僅浪費的蠶屎就有 7000多公斤。
作為養蠶人,她知道,蠶屎又名蠶沙,具有健腦益智、安神降壓的功效,對眼疾、心慌、神經衰弱、失眠、偏頭痛、高血壓、肝火旺等癥有良效。
發現蠶沙能創造財富的巨大商機后,她暗下決心要讓蠶沙變廢為寶,帶領眾鄉親致富奔小康。
屎蛋蛋中有財路
自幼心靈手巧的黃愛蓮,開始篩選蠶沙、精心設計枕頭樣式、縫制花邊枕套,半個月后,她的第一批 8個蠶沙枕終于制作完成。望著辛勤勞作后的收獲,她心里充滿了無比的喜悅和希望。
蠶沙枕果真如她想象的那樣能創造價值嗎?帶著新的蠶沙枕,黃大姐興致勃勃、滿懷信心地來到集市,以每個 20元的價格擺攤叫賣,趕到晚上收攤時,一個也沒賣出去。挫折讓這位曾經磨過豆腐、種過西瓜、辦過奶牛養殖場的堅強女性一籌莫展。然而面對暫時的失敗,她沒有放棄。她先后自籌路費,到西安、杭州、南京等地學習制作工藝、借鑒先進經驗,上科研所拜訪名老中醫,最終研制出以蠶沙和12味中草藥為主的具有醒腦明目、降壓清火等療效的“蠶沙保健枕”。
2006年 3月 8日,她和丈夫劉文龍作為創業致富能手和新農村建設杰出代表,代表陜西三千萬農民走進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會客廳·小崔會客》“兩會”特別節目,與全國人大代表、原省長陳德銘,微軟(中國)副總裁羅川,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崔永元及現場觀眾一起,就新農村建設、民間工藝品等話題開懷暢談。講述千陽農村新變化,共話農村建設新貌,并將自己親手縫制的蠶沙枕和“五毒”馬甲交給了節目主持人崔永元和微軟(中國)副總裁羅川先生,原生態的蠶沙枕、精美的馬甲刺繡,隨著這檔黃金節目一夜走紅。
南京客商是云清看到節目后,專門從南京趕到曹家塬村,考察黃大姐蠶沙枕的生產情況,蠶沙枕精美的圖案、過硬的質量讓是老板看后非常滿意,當即付了 5000元訂金,以一個 50元的價格,簽訂了 3萬元的合同。
第一次接到這么大的訂單, 600個枕頭要求半個月交貨,每天要趕制 40個,一個人哪能忙得過來!好在黃愛蓮有人緣,左鄰右舍聞訊紛紛前來幫忙,有的燈下忙繡花,有的連夜趕裁縫,她一邊搞培訓一邊教技能,終于提前順利完成了交貨任務。隨后,她和丈夫到處聯系蠶沙枕銷路,建起了自己家的蠶沙枕作坊,注冊了“乾龍牌”蠶沙保健枕,年產保健枕 5000多件,收入達 60多萬元。由于她制作的蠶沙枕設計精細、美觀大方、保健作用好,頗受顧客的歡迎,產品遠銷省內外。
新型合作富全村
曹家塬村祖祖輩輩靠天吃飯,“有女不嫁曹家塬,一年四季修梯田,成天按個車車轅,口糧只夠吃半年”的歌謠是曹家塬貧窮落后面貌的真實寫照。“沒想到,以前沒人要的屎蛋蛋,裝到枕頭內變成了金豆豆,現在蠶繭有銷路,蠶沙變成了寶,全村人都過上好日子啦!”曹家塬村 60多歲的張大媽高興地告訴記者。
自己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是真正的富。在黃愛蓮和丈夫劉千龍的帶領下,村上建立了蠶桑產業支部,籌資 50萬元,注冊成立了千陽縣乾龍蠶桑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131人,開發出了一大批具有關中特色的蠶沙保健枕、蠶絲被,并申報注冊了“乾龍牌”蠶沙保健枕商標,在楊凌農高會產品展評會上,一舉獲得“金像獎”。她以“誠實、守信、創新”為信譽,贏得了南方多家客商的信賴,并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產品遠銷北京、上海等數十個城市。
為了促銷,黃大姐在縣城開了一個店鋪,還在網上做了網頁。很快,曹家塬村的蠶沙枕在市場上打開了銷路。通過試產銷售,廣泛征求意見,不斷改進款式、面料及生產工藝,并和民間布制工藝品相結合,制作出老虎枕、豬頭枕、繡花枕、五毒枕等系列保健枕,現已形成 4大類 25個品種,廣受消費者喜愛。
目前全村種植優質桑園 1600畝, 80%的農戶栽桑養蠶,年收入在 180萬元以上。蠶沙保健枕、蠶絲被的生產,為全村 600多名閑余婦女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崗位,從事制作的婦女人均年收入 3000多元,全村農民人均收入達到了 5000多元。
談起以后的打算,黃大姐說,準備再投資 50多萬元,購買開蠶機、拉絲機等先進設備,擴大生產和經營規模,讓“乾龍牌”蠶沙枕叫響全國、沖出國門,走進千家萬戶,靠發展農家樂、奶牛養殖、香菇栽培等特色產業讓家家戶戶走上發家致富路。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198465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