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亞王飚:一個職業經理人的夢想
家居新視角思想者30人之 索菲亞衣柜總經理王飚
時至十二月初,一場大風降溫天氣才讓南粵大地有了一些涼意。在廣州市天河區索菲亞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內,冬日的陽光穿過窗戶玻璃撒在王飚的身上。他的臉上略顯疲憊,一邊用手整理著衣領,一邊對準備拍照的記者說:幸虧今天穿了西裝。
這是王飚在索菲亞的第五個年頭,而這五年,也成為索菲亞發展最快的階段:從市場布局到品牌升級,索菲亞迅速成長,成為整體衣柜行業公認的第一品牌。2011年4月,索菲亞登陸深交所,整體衣柜行業首家上市企業誕生。王飚說,他曾經有個關于第一品牌的遺憾,在索菲亞他彌補了這個遺憾。
一個關于第一品牌的抱負
1996年從暨南大學經濟系畢業之后,王飚被分配到體改委下的機關刊物工作。和現在的年輕人蜂擁著擠入體制內相反,僅僅一年時間,他就選擇了離開。“我想做和市場有關的工作,我想經歷更多。”抱著這樣的想法,王飚進入了廣州一家具有國資背景的地板企業負責市場工作。
當時,王飚所在的地板企業聲勢正隆,與圣象南北抗衡,爭奪行業第一品牌的交椅。然而因為體制原因,這家企業最終與第一品牌失之交臂。王飚說:“作為一個營銷人,都會有這樣的抱負,那時的失之交臂是一個遺憾。”2007年,王飚加入索菲亞衣柜,開始了另一段追夢之路。
索菲亞有一個放權的老板,董事長江淦鈞將市場工作全部交給了王飚。彼時的定制衣柜行業剛剛嶄露頭角,市場不成熟、標準不系統、方法不明確。王飚即將面對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個成熟的市場體系。王飚并未辜負老板的信任,幾年之間,索菲亞迅速穩健地成長為行業第一品牌。王飚說:“這樣的機會在職業生涯中可遇不可求,很幸運我遇到了。”
不傷害的共處精神
王飚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出差上,他奔波于全國各地市場,跟各種各樣的人接觸,他甚至把頻繁的出差當成一種樂趣。與付出成正比的是,索菲亞的經銷商群體被認為是同行中資金實力、經營能力、管理能力最突出的。而對于這幾年的奔波,他總結說:“如果說我在這幾年做了什么事兒的話,那就只有一件,努力提高索菲亞合作伙伴的平均水平。”
管理渠道就意味著不得不做一件事情——“砍掉”那些跟不上企業發展的經銷商。這是被王飚認為最痛苦的一件事兒。“當我們不得不撤掉一個經銷商的時候,我們會盡量做到讓他全身而退,不傷害他現實利益,哪怕是他的最后一個訂單。”王飚說,他將自己定位為經銷商之間的紐帶,“是共處,不是管理。”
王飚所說的這種“不傷害的共處精神”也在索菲亞面對同行時得到執行,甚至做得更多。2010年,索菲亞積極參與并推動整體衣柜行業首個行業組織——全國工商聯衣柜家具裝飾業商會衣柜專委會的成立。同時,索菲亞主動邀請同行參觀工廠,在衣柜行業掀起一股相互開放的風氣。正是這樣的行為,讓索菲亞得到同行的尊重。
成長性:職業經理人之惑
王飚認為自己的性格很符合職業經理人的特點:對自己沒太多的要求,但對別人的要求卻有責任感。像大多數職業經理人一樣,職業抱負也是他的內在動力之一。在他的參與之下,索菲亞的崛起和上市讓他完成了關于“第一品牌”的抱負。
在曾經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王飚說他最簡單的愿望是:放下工作,隱居山林,讀幾本好書,睡幾個好覺。在索菲亞逐漸步入成熟道路的時候,王飚終于可以不那么頻繁地出差了,但卻離他的“簡單愿望”更遠了。
“過去五年,我覺得用我已有的理念和視野就可以帶動索菲亞的發展。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我必須要跟上它。”王飚很清楚地知道,和他曾經“砍掉”的那些經銷商一樣,面對一個高速發展的企業,不是跟上它就是被它甩掉。他說:越在自己感覺有成就的時候,就離無能為力的時候越近。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