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立布藝創業傳奇事
創業的成功故事有很多,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人帶去傳奇的故事。我們進行創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陳宗立從一個窮木匠到一個紡織大亨,經歷了怎樣的創業過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回憶當年創業,陳宗立說,妻子是他最該感謝的人。上世紀80年代初“草根工業”興起,敢闖敢拼的長樂金峰人紛紛出外經商。看著身邊不少人辦企業、做生意,陳宗立的心也“癢”了。可沒本錢怎么辦?做裁縫的妻子一咬牙,將陪嫁的一條項鏈賣了。揣著賣項鏈得來的1300元,夫婦倆踏上了艱辛的創業路。當時市場上布料暢銷,他們就通過親友介紹,找到了當時的福州襪廠,早上從廠里批發出兩捆布,下午用自行車馱到解放大橋橋頭擺攤叫賣。漸漸地,從兩捆布到兩車布……再到后來,他們找了個空操場,把各種各樣的布攤在地上,任小販挑選,并把生意做到全國各地,在廣東、遼寧等地開起了布店。這樣干了幾年,夫婦倆手頭漸漸積累了一些錢,開始有了自己辦廠生產布料的想法。
1988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陳宗立聽說,連年虧本的壽寧絲綢廠想承包出去。他毅然離開了家鄉,來到壽寧,租賃下這家絲綢廠,利用原廠設備、員工生產絲綢產品,再通過自己的渠道銷售,很快獲得了不錯的回報。1992年,中國股市初放光芒的時候,陳宗立就憑著敏銳的直覺加入了“炒股大軍”,當了近十年“股民”,直到2001年才退出股市,那幾年他從股票上賺了至少2000萬元。他至今依然記得自己當年排隊買福聯股票的情形。在股市上賺了錢,陳宗立又投資到生意上,他到處租賃、承包國有紡織企業廠房、設備,利用國有企業的優勢生產紡織產品,再通過自己的渠道銷售。發現了盈利空間的陳宗立一發不可收拾。1992年,他同時承包了邵武絲綢廠、永安工貿公司,共有進口布機132臺、國產布機400多臺,在浙江柯橋、成都鴛鴦池等地都設有銷售的門面,在紡織這一行從絲綢到滌綸幾乎做了個遍。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