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良:尋找下一次沖浪
2012-12-31
速寫杭商
和同城的阿里集團相比,網盛生意寶的市值還不能與其相提并論。但不得不承認,網盛生意寶卻是國內電子商務領域中不可或缺的獨特風景。1997年,網盛生意寶從年收入5萬元的微小夢想起步,如今,它是成就千萬中小企業夢想的舞臺。2006年,網盛生意寶董事長孫德良敲響深交所里的上市寶鐘,創造或演繹著多個“中國第一”,成為后來者奮發的榜樣:
創辦了國內第一家行業電子商務網站,其“會員+廣告”的基礎盈利模式成為全國3000余家同行效仿的“標本”;
開創了網絡“新經濟”企業不依賴VC、不靠銀行貸款,成功做強做大實現IPO的先例,并成為登陸A股的第一家純互聯網公司;
創造了繼行業B2B、綜合B2B后,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第三模式——“小門戶+聯盟”商業模式;
打贏“中國入世第一案”,成為我國企業加入WTO后知識產權維權的經典案例……
一抽屜名片開啟第一次創業
關于孫德良的創業,有兩個細節最被人津津樂道——兩萬元和一抽屜名片。1997年,在社會上闖蕩了兩年后,從小就在收音機里收聽蕭山著名企業家魯冠球故事的孫德良選擇了自己創業。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蕭山農村娃,當時他沒有任何創業資本。最后,孫德良父親用家里的房子做抵押,東湊西湊借到了兩萬元。正是這兩萬元創業資金造就了他今天的數十億身家。創業初期,孫德良想憑借浙江本地興盛的服裝業,做一個服裝網站,但苦于沒有人脈。機緣巧合,因為一次避雨,孫德良在同學那看到了一抽屜的化工企業名片。就是這堆看上去一點不起眼的名片改變了孫德良的命運,讓中國化工網(生意寶前身)橫空出世。
1997年10月,孫德良的中國化工網誕生了,這是國內第一個垂直專業網站。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孫德良和中國化工網收獲了無數媒體的關注,并于2006年12月15日成功登陸A股。現在,中國化工網已經成為眾多國內化工企業員工上班首先打開的網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如此,中國化工網一度占到了網盛生意寶總業績的84.23%。
重新出發二次創業
創業15年,從某種意義上說,孫德良是“孤獨”的。低調的他很少參加各種活動,很少借助外力把公司盤活做大,很少涉足電子商務以外的行業,很少大談特談企業的大計劃。
不過,不久前,一向低調行事的他出人意料地出現在媒體的鎂光燈下。這次,他是為自己二次創業的新項目親自站臺助陣。在不惑之年,孫德良,這位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怪俠重新出發二次創業,尋找人生的第二次沖浪。首創“小門戶+聯盟”的商業模式后,孫德良開始梳理整個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他要做的是維持小網站的獨立性,并以此為基點構建大平臺。“我在布一個很大的局。我希望能把產業鏈的上下游整合在一起,把需方和供方對接起來,提供免費的平臺。”孫德良對自己的二次創業寄予厚望。為了這個“很大的局”,孫德良今年斥資5000萬元在寧波新開了浙江網盛大宗商品有限公司,并各出資1個億推出擔保平臺和交易平臺。他感嘆;“這次二次創業,把當年上市時融到的錢全都花出去了。”
和其他企業家相比,孫德良似乎缺少煽動性和激情,但學計算機出身的他卻更善于觀察、分析和總結。敏銳的洞察力是他創業的有力武器。比如新聞聯播是孫德良每天必看的一檔節目,網盛生意寶的很多戰略靈感就源自這檔節目。
對話杭商
二次創業,對有些人來說是攀登人生又一峰的興奮劑,對有些人也可能是“逼上梁山”的放手一搏,但無論是何原因,人們通常會因為他們曾經的成功而對下一幕有了更多期待。作為業內公認的“中國行業B2B電商第一人”,孫德良的身上凝聚了更多的期待。
為什么會選擇在臨近不惑之年開始第二次創業?孫德良笑了,“2006年底在A股上市,把網盛生意寶變成現在的小強。我之所以把它稱之為小而強,是因為它規模不大,但是它很強,叫小強。我希望再用一個九年,二次創業成功的時候,我們能夠成為一個中強乃至大強的公司,這是我們的目標。”
小強、大強的標準是什么?看到記者把阿里集團拿出來做對比,孫德良連連擺手:“凡事需要把握一個度。阿里目前的狀態不是大強,而是過強了。那樣會做得很累,不是我想要的目標。”
由于是上市公司,對于自己的二次創業,孫德良無法透露太多細節。但他表示,正在布一個很大的局,屆時,將會把公司的B2B戰略、數據戰略、交易戰略這三大戰略都打通。“如果能帶動大家一起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把行業做大,遠比我一個人成功更有意義。”顯然,他很享受第二次創業的新激情。
“二次創業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怎么把過去的包袱清掉,先從心態上調整自己。”孫德良很會為自己做減法,淡定、開放的心態更利于二次創業的開展。如果說1997年的第一次創業孫德良的愿望是達到一種自我實現,“一年能賺五六萬,能在美麗的杭州買得起房子娶老婆”,那么二次創業他的目標是“我的存在能給公司所有人或者大多數人帶來幸福感。”在他辦公室外面的走廊,掛著一幅大字“讓更多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而這,也恰恰是網盛生意寶的企業文化之一。
他強調,在二次創業的路上,“我們隊伍始終在努力,我們沒有停止奮斗。”不過,等完成人生這一次沖浪,他就準備退休了。
追問杭商
問:您是如何從龐大的信息量中提煉最有價值的信息為己所用的?
答:人最重要的能力是“觀察、分析、總結和表達”,企業家,特別是創業者要善于把各種信息歸類,再提煉出適合自己的有價值的咨訊。
問:第一次創業和第二次創業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答:第一次創業承受的物質上的辛苦比較多,第二次創業則是精神上比較辛苦,這么大的一個局,一年年布下去,有很多事要去處理協調,你要負責的人(員工、股東等)也越來越多,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問:你有一次成功的創業經歷,現在又在進行第二次創業,給年輕的創業者一些建議吧。
答:15年的創業經歷告訴我,要想把企業做好,必須要有三個力,即“毅力、定力、魄力”。
問:聽說你每天都準時收看新聞聯播?
答:只要在家,我每天都會看新聞聯播。說起來,還是新聞聯播推動了都市家庭(不屬于上市公司版塊)這個項目的誕生。“有天在家吃完晚飯,我照樣看起了《新聞聯播》,當時正好播出一條新聞,說是接下來中國要逐步建立比較健全的惠及城鄉居民多種形式的家庭服務體系。當時,我腦海里靈光一閃,覺得可以成立一個家庭服務公司,把人戀愛、結婚、生子等不同階段的重要大事都結合起來,提供一條龍服務。”
問:最近幾年,不少杭商都在辦理移民,你怎么看?
答:我沒有綠卡,旅游最遠的地方是香港。我覺得做中國公民很好,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身正守法大國公民普通百姓”。
記者手記
在國內互聯網行業,孫德良絕對是個很特別的存在。
一方面,作為一個在杭州蕭山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他沒有名校學歷,沒有海歸背景,從一個被垃圾堆包圍的破舊民房里開始創業,卻只用了九年時間就締造了“中國互聯網第一股”的A股神話。
另一方面,創業成功后,盡管擁有數十億身家,孫德良還是低調、節儉得驚人。采訪那天,他腳上穿的休閑鞋是有天晚上在丈母娘小區里的一家地攤上淘來的,花了100多元;身上的那件西裝也不是什么名牌,售價只要幾百元,且一穿就是好幾年。孫德良身邊的一位工作人員爆料,他最貴的衣服還是2006年為網盛生意寶A股上市敲鐘時特意購置的一套西裝,當時的售價是兩三千元。“這么多年過去了,在一些重要場合,孫總還是會把那套西裝拿出來反復穿。”聽到這里的時候,也許有人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我覺得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這種從骨子里透露出的“勤儉”風,正是一個踏實肯干的企業家最值得讓人欽佩的品質。
同時,孫德良是一個非常有親和力的企業家。雖然很少出現在媒體鎂光燈下,但每次出席他都會提早到場,主動和記者交流,也會時不時拉幾句家常。所以,采訪那天,見到我們的攝影記者出現在辦公室門口,孫德良立刻暫停了我和他之間的交流,熱情地招呼攝影大哥,甚至還親自搬來一張椅子請他坐下。
孫德良也是一個習慣身體力行的企業家。盡管貴為公司掌舵人,孫德良依然每天堅持8點上班,6點多下班,十多年如一日。因為工作繁忙,他迄今為止帶家人旅行去的最遠的地方是香港。
我真心覺得,網盛生意寶穩健發展的十幾年,離不開員工的努力與刻苦,更離不開孫德良這位杭商身上的諸多優秀品質。
有人說,孫德良的理想和智慧是寫在骨子里的。顯然,二次創業的他正向著理想的狀態一步步邁進。
和同城的阿里集團相比,網盛生意寶的市值還不能與其相提并論。但不得不承認,網盛生意寶卻是國內電子商務領域中不可或缺的獨特風景。1997年,網盛生意寶從年收入5萬元的微小夢想起步,如今,它是成就千萬中小企業夢想的舞臺。2006年,網盛生意寶董事長孫德良敲響深交所里的上市寶鐘,創造或演繹著多個“中國第一”,成為后來者奮發的榜樣:
創辦了國內第一家行業電子商務網站,其“會員+廣告”的基礎盈利模式成為全國3000余家同行效仿的“標本”;
開創了網絡“新經濟”企業不依賴VC、不靠銀行貸款,成功做強做大實現IPO的先例,并成為登陸A股的第一家純互聯網公司;
創造了繼行業B2B、綜合B2B后,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第三模式——“小門戶+聯盟”商業模式;
打贏“中國入世第一案”,成為我國企業加入WTO后知識產權維權的經典案例……
一抽屜名片開啟第一次創業
關于孫德良的創業,有兩個細節最被人津津樂道——兩萬元和一抽屜名片。1997年,在社會上闖蕩了兩年后,從小就在收音機里收聽蕭山著名企業家魯冠球故事的孫德良選擇了自己創業。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蕭山農村娃,當時他沒有任何創業資本。最后,孫德良父親用家里的房子做抵押,東湊西湊借到了兩萬元。正是這兩萬元創業資金造就了他今天的數十億身家。創業初期,孫德良想憑借浙江本地興盛的服裝業,做一個服裝網站,但苦于沒有人脈。機緣巧合,因為一次避雨,孫德良在同學那看到了一抽屜的化工企業名片。就是這堆看上去一點不起眼的名片改變了孫德良的命運,讓中國化工網(生意寶前身)橫空出世。
1997年10月,孫德良的中國化工網誕生了,這是國內第一個垂直專業網站。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孫德良和中國化工網收獲了無數媒體的關注,并于2006年12月15日成功登陸A股。現在,中國化工網已經成為眾多國內化工企業員工上班首先打開的網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如此,中國化工網一度占到了網盛生意寶總業績的84.23%。
重新出發二次創業
創業15年,從某種意義上說,孫德良是“孤獨”的。低調的他很少參加各種活動,很少借助外力把公司盤活做大,很少涉足電子商務以外的行業,很少大談特談企業的大計劃。
不過,不久前,一向低調行事的他出人意料地出現在媒體的鎂光燈下。這次,他是為自己二次創業的新項目親自站臺助陣。在不惑之年,孫德良,這位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怪俠重新出發二次創業,尋找人生的第二次沖浪。首創“小門戶+聯盟”的商業模式后,孫德良開始梳理整個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他要做的是維持小網站的獨立性,并以此為基點構建大平臺。“我在布一個很大的局。我希望能把產業鏈的上下游整合在一起,把需方和供方對接起來,提供免費的平臺。”孫德良對自己的二次創業寄予厚望。為了這個“很大的局”,孫德良今年斥資5000萬元在寧波新開了浙江網盛大宗商品有限公司,并各出資1個億推出擔保平臺和交易平臺。他感嘆;“這次二次創業,把當年上市時融到的錢全都花出去了。”
和其他企業家相比,孫德良似乎缺少煽動性和激情,但學計算機出身的他卻更善于觀察、分析和總結。敏銳的洞察力是他創業的有力武器。比如新聞聯播是孫德良每天必看的一檔節目,網盛生意寶的很多戰略靈感就源自這檔節目。
對話杭商
二次創業,對有些人來說是攀登人生又一峰的興奮劑,對有些人也可能是“逼上梁山”的放手一搏,但無論是何原因,人們通常會因為他們曾經的成功而對下一幕有了更多期待。作為業內公認的“中國行業B2B電商第一人”,孫德良的身上凝聚了更多的期待。
為什么會選擇在臨近不惑之年開始第二次創業?孫德良笑了,“2006年底在A股上市,把網盛生意寶變成現在的小強。我之所以把它稱之為小而強,是因為它規模不大,但是它很強,叫小強。我希望再用一個九年,二次創業成功的時候,我們能夠成為一個中強乃至大強的公司,這是我們的目標。”
小強、大強的標準是什么?看到記者把阿里集團拿出來做對比,孫德良連連擺手:“凡事需要把握一個度。阿里目前的狀態不是大強,而是過強了。那樣會做得很累,不是我想要的目標。”
由于是上市公司,對于自己的二次創業,孫德良無法透露太多細節。但他表示,正在布一個很大的局,屆時,將會把公司的B2B戰略、數據戰略、交易戰略這三大戰略都打通。“如果能帶動大家一起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把行業做大,遠比我一個人成功更有意義。”顯然,他很享受第二次創業的新激情。
“二次創業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怎么把過去的包袱清掉,先從心態上調整自己。”孫德良很會為自己做減法,淡定、開放的心態更利于二次創業的開展。如果說1997年的第一次創業孫德良的愿望是達到一種自我實現,“一年能賺五六萬,能在美麗的杭州買得起房子娶老婆”,那么二次創業他的目標是“我的存在能給公司所有人或者大多數人帶來幸福感。”在他辦公室外面的走廊,掛著一幅大字“讓更多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而這,也恰恰是網盛生意寶的企業文化之一。
他強調,在二次創業的路上,“我們隊伍始終在努力,我們沒有停止奮斗。”不過,等完成人生這一次沖浪,他就準備退休了。
追問杭商
問:您是如何從龐大的信息量中提煉最有價值的信息為己所用的?
答:人最重要的能力是“觀察、分析、總結和表達”,企業家,特別是創業者要善于把各種信息歸類,再提煉出適合自己的有價值的咨訊。
問:第一次創業和第二次創業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答:第一次創業承受的物質上的辛苦比較多,第二次創業則是精神上比較辛苦,這么大的一個局,一年年布下去,有很多事要去處理協調,你要負責的人(員工、股東等)也越來越多,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問:你有一次成功的創業經歷,現在又在進行第二次創業,給年輕的創業者一些建議吧。
答:15年的創業經歷告訴我,要想把企業做好,必須要有三個力,即“毅力、定力、魄力”。
問:聽說你每天都準時收看新聞聯播?
答:只要在家,我每天都會看新聞聯播。說起來,還是新聞聯播推動了都市家庭(不屬于上市公司版塊)這個項目的誕生。“有天在家吃完晚飯,我照樣看起了《新聞聯播》,當時正好播出一條新聞,說是接下來中國要逐步建立比較健全的惠及城鄉居民多種形式的家庭服務體系。當時,我腦海里靈光一閃,覺得可以成立一個家庭服務公司,把人戀愛、結婚、生子等不同階段的重要大事都結合起來,提供一條龍服務。”
問:最近幾年,不少杭商都在辦理移民,你怎么看?
答:我沒有綠卡,旅游最遠的地方是香港。我覺得做中國公民很好,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身正守法大國公民普通百姓”。
記者手記
在國內互聯網行業,孫德良絕對是個很特別的存在。
一方面,作為一個在杭州蕭山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他沒有名校學歷,沒有海歸背景,從一個被垃圾堆包圍的破舊民房里開始創業,卻只用了九年時間就締造了“中國互聯網第一股”的A股神話。
另一方面,創業成功后,盡管擁有數十億身家,孫德良還是低調、節儉得驚人。采訪那天,他腳上穿的休閑鞋是有天晚上在丈母娘小區里的一家地攤上淘來的,花了100多元;身上的那件西裝也不是什么名牌,售價只要幾百元,且一穿就是好幾年。孫德良身邊的一位工作人員爆料,他最貴的衣服還是2006年為網盛生意寶A股上市敲鐘時特意購置的一套西裝,當時的售價是兩三千元。“這么多年過去了,在一些重要場合,孫總還是會把那套西裝拿出來反復穿。”聽到這里的時候,也許有人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我覺得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這種從骨子里透露出的“勤儉”風,正是一個踏實肯干的企業家最值得讓人欽佩的品質。
同時,孫德良是一個非常有親和力的企業家。雖然很少出現在媒體鎂光燈下,但每次出席他都會提早到場,主動和記者交流,也會時不時拉幾句家常。所以,采訪那天,見到我們的攝影記者出現在辦公室門口,孫德良立刻暫停了我和他之間的交流,熱情地招呼攝影大哥,甚至還親自搬來一張椅子請他坐下。
孫德良也是一個習慣身體力行的企業家。盡管貴為公司掌舵人,孫德良依然每天堅持8點上班,6點多下班,十多年如一日。因為工作繁忙,他迄今為止帶家人旅行去的最遠的地方是香港。
我真心覺得,網盛生意寶穩健發展的十幾年,離不開員工的努力與刻苦,更離不開孫德良這位杭商身上的諸多優秀品質。
有人說,孫德良的理想和智慧是寫在骨子里的。顯然,二次創業的他正向著理想的狀態一步步邁進。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37701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