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女袁美娟變身商場巾幗
創業感悟
隨著改革開放創業大潮,我步入創業大軍,20多年來,品嘗創業艱辛,又在創業中收獲喜悅。女性創業,辛勞絕不亞于男性。女性成功創業,第一是勤勞,不怕苦的精神;第二是必不可少的商業嗅覺;第三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和魄力;第四做企業也是做良心,創業成功不能忘記反哺社會!谰
人物名片
職務:杭州蕭山藍天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長、杭州威馳繡藝有限公司董事長
地區:杭州
行業:印染、商業地產
榮譽:
1999年以來,被連續2次授予蕭山區委優秀共產黨員、連續7次被授予瓜瀝鎮黨員積極分子稱號,瓜瀝鎮2003年度敬老好兒女金榜獎,2010年度區政協十二屆委員會雙好委員。
杭州蕭山藍天印染有限公司2009/2010/2001/2002年被評為瓜瀝鎮重點骨干企業,2002年度被評為瓜瀝鎮先進黨組織,2002年度蕭山區私營企業協會先進會員企業,2006年度區婦女聯合會“婦字號”十強企業,2003年度區“巾幗建功”活動協會“巾幗創業”標兵單位,2011年度區人民政府文明單位。
蕭山花邊又稱“萬縷絲”,起源于意大利威尼斯,在上個世紀20年代初傳入蕭山;ㄟ厒魅胧捝浇倌陙,在蕭山大地“生根發芽”,又“遍地開花”;ㄟ吋捌湎嚓P的產業,在蕭山一些鎮街蓬勃發展,一些鎮街甚至還一度將其作為“主業”。
一枚繡花針、一根繡花線,一雙巧手繡出美好明天。來自“中國花邊之都”蕭山瓜瀝鎮橫梗頭村的農家女袁美娟自創業就從未再離開過這個美麗的行業:
上世紀80年代,袁美娟花三天三夜沖干凈雞屎,將一座荒廢的養雞場變身紡織廠。此后,從蕭山線帶漂染廠到藍天印染再到威馳繡藝,之后又將目光投向商業地產。30年過去,袁美娟已從一名普通農家女變身擁有幾億資產的企業家。
日前,導報記者專訪袁美娟,傾聽她的創業故事。
農家女艱難創業
見了袁美娟,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質樸和干練。在導報記者眼里,一個企業的發展遇到坎坷時,始終少不了那份吃苦耐勞的精神;當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抉擇時,同樣少不了那份睿智的眼光,這些都能在袁美娟的身上體現。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蕭山出現了一股創業熱潮,這些企業多以小作坊的形式,也逐漸形成了蕭山工業規模的數量擴張。今天很多為人熟知的大企業集團都是在這個時期創業:萬向,7個農民,4000元資金,鐵匠鋪;傳化,2000元資金,一口大缸,液體肥皂生產作坊……經過大浪淘沙,蕭山在這股大潮中出現了一批“奔競不息、勇立潮頭”的企業家,其中也不乏女企業家,而袁美娟正是這眾多創業者中的一員。
回憶自己的創業經歷,袁美娟很感慨,“那時蕭山的輕紡市場很發達,尤其是紹興柯橋的輕紡行業對蕭山輻射作用很強,我就是從輕紡行業開始起家的。”
袁美娟是蕭山區瓜瀝鎮橫埂頭村人,會計出身的她毅然放棄了本職工作,靠僅有的5萬元起家,從一個荒廢的雞場上動土蓋廠房,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旅途。
她笑著說:“在那個雞場上還堆著高高的雞屎,光處理雞屎,我就花了三天三夜!薄斑@都不是什么難事,最大的問題是創業的首筆資金。”袁美娟打算辦一家紡織廠,至少需要20萬元投資,但全家積蓄就只有5萬元。另外的錢該怎么辦?
“我和老公到處去借,姐夫家借了1萬,另一個親戚4000元,東拼西湊也只有10萬元。最后又去銀行貸了5萬元!辟I了8臺當時最先進的紡織機,又招了幾名工人,1988年,“蕭山線帶漂染廠”正式組建。
“創業確實不易,尤其剛開始,我每天都要凌晨一兩點才睡覺,嗓子就是在那時啞掉的。”“記得剛辦廠那會,我也經常需要到廠里去值夜班,當時值班都是睡在廠里的值班室。有一天晚上,我和往常一樣值班,人很疲倦了,就在值班室的床上去睡會,可哪知道,剛躺下就發現了一樣涼颼颼的不明物體,一看竟是一條蛇……那時別提有多少辛酸!痹谰昊貞浿鴦摌I的艱難點滴。
讓她沒想到的是,盡管如此辛苦,廠子開業第一個月,還是虧了4000元。但袁美娟是個堅強的人,“創業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資金不夠去借、技術不會去學,只要有心就能辦好事!痹谶@樣的理念引導下,第二個月,袁美娟就變虧為盈,賺的8000多元給她帶來莫大的成就感和動力。
“做企業,一定要有敏銳的嗅覺!”
此后,盈利一個月比一個月多,到1989年,袁美娟每月利潤已穩定在1萬多元,后來甚至到了2萬多元。到1990年,她決定擴大生產,紡織機從原來的8臺增加到38臺。
1991年對她來說是個轉折點,正是從這一年開始,袁美娟開始涉足染線。“單方面做織布已限制企業發展,印染廠卻忙不過來,我咬著牙步入了這個我并不了解的行業,為此吃了很多虧!币婚_始,袁美娟以為,只要有機器就可以搞印染,但很快,環保部門上門了,對廠子進行了重罰。既然知道問題所在,袁美娟馬上補救,去辦理了環評。
“畢竟不是特別熟悉的行業,印染廠不能一下子投入太多。”袁美娟投資了250萬元,做了一個染線車間,到1992年,就有100多萬元凈利潤。
“到1995年,我又開始想,既然染線利潤空間大,染布是不是應該更可觀?”結果印染廠開出,第一個月就賺了30萬元。也就是在那時,袁美娟把廠子從運西村搬到橫埂頭村。因為她當時想把染線和染布在一起生產,在村里大力幫助下,順利解決土地問題,1996年,“蕭山藍天印染有限公司”成立并順利投產。
有人說,袁美娟這個女人膽子太大,但是她總感覺辦廠就是要有魄力。“記得1996年時,我已經小有資產,賺了600萬元。老公也希望我不要再繼續了,但我想做大企業!
1997年,她又投資2000多萬元擴建廠房、購買新機器,這一次將目光瞄向了進口機器,兩臺300多萬元的定型機帶來了看得見的效益。為了有更強的競爭力,之后袁美娟每年都進行設備更新,多的時候投入1000多萬元,少的時候也投入六七百萬元。
“現在,我們從原來的滌綸底布上配色配線到后來的滌棉底布及現在的全棉底布上進行配色配線,并由原來的單色花形逐步改進多色花形及包芯包邊花形,這些產品均深受到國內外客商的青睞!毙率兰o伊始,繡花行業在蕭山大行其道。2003年,袁美娟再一次拓展自己的事業,投資7000萬元成立了一家電腦繡花廠——杭州威馳繡藝有限公司。并一下子從瑞士進口14臺單價400多萬元的大機,70張單價10多萬元的小機,又聘請了一大批工人,繡花廠就這樣轟轟烈烈地辦起來了。
做企業,還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魄力
2007年,繡花行情走下坡,主要是因小繡花已可替代大繡花機,這使得家庭作坊不斷加入這一行業,夫妻兩人或是叫兩個幫工,就能組成一個簡單的繡花作坊,也都有盈利。
同質化競爭加劇,利潤空間越來越少。于是,袁美娟“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馬上進行轉變。而她也發現當時的印染廠不多且利潤高,于是她增加了印染的投入,增加染缸。
從當初所有財產只有5萬元,到現在的上億資產,在許多人看來就是一個美麗的故事。但也只有袁美娟自己知道,自己經歷了多少辛酸,付出了多少努力。如今,她的責任已成為更好地維護企業發展。
“很多人問,辦廠這么久,許多親戚進了廠子,舅舅、大哥,都是長輩,家族企業怎么協調好親戚和員工的關系呢?”在這個問題上,袁美娟有著自己的考慮!胺叛廴,家族企業總是存在一定弊端!睘榇,她專門邀請家里的親戚一起吃了個飯,向大家表明自己的態度:“在家,我是你們的親戚,是你們的小輩,我會尊你們,敬你們;但是在廠里,我是管理者、經營者,各種大小事務都得聽我的。”
有件事情,她仍記得比較清楚。她舅舅是廠里的開車師傅,有一次他在外面拉來原料后,為了貪圖方便,沒有按照程序將原料卸到指定的地方。袁美娟看到之后告訴他,讓他一定要按照指定程序放好原料,同時作為懲罰,要扣他這趟拖車費(當時拖車是計量工資)。其他員工得知這件事后感嘆,對待舅舅尚且一視同仁,普通員工就更不敢輕易違反廠里的規定。
做企業也是做良心,關愛反哺社會
“做企業,也是做良心。”袁美娟深知自己的企業屬于重污染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她從不敢掉以輕心。她選擇用航民的蒸汽,而不是自己燒鍋爐,雖然開支大了,但該投入的地方從不節省。其企業明文規定:絕不能將污水排入河道,無論成本多大,一點一滴的污水都要排入污水處理廠;煙囪的水幕出塵設備都要24小時運作,排向藍天的煙一定要符合標準。后來,袁美娟還投資建了污水處理廠,對污水進行循環利用,這樣成本也減輕了。
“個人致富了,要懂得反哺家鄉!痹谰暧肋h記得自己從運西村起步,在橫梗頭村壯大。從1988年開始,每次過年和中秋節,她都資助村里困難戶,有時候大年三十她還去困難戶家走訪。這些年,她資助了不少人:有個村民叫做施阿甩,不幸得了尿毒癥,她每年都拿出1萬元資助他;有個孩子因父親患精神疾病,她資助他念書,從小學一直到高中;兩個孩子因父親患癌癥家境非常困難,袁美娟得知后每年資助,后來父親還是走了,但孩子長大了,可以在企業工作了,而且特別懂事……因為從不吝惜對有需要者提供幫助、付出愛心,就像一個慈愛的母親,袁美娟被大伙兒親切地稱為“袁媽媽”。
除了對落難者個人提供幫助,作為三屆的政協委員、現任特聘委員,袁美娟深知自己的社會責任,她積極建言獻策:“以前停電不提前通知,一下子停電,都不知道是電閘跳了還是拉閘了!痹谰甑奶岚副徊杉{后不到一個月,電力局就進行相應整改,如今每次停電都會提前在報紙上登出消息。
“在蕭山,外來人口占很大的比例,企業大部分是外地年輕人,他們和早一代打工者不同,對工作環境、居住條件等方面都有更高要求!痹谰晏岢,希望村里拿出土地建造集體宿舍,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得到了當地政府和外來員工的大力支持。而她自己的企業早已建成員工宿舍,并開辟菜地,免費提供食宿,盡量給員工營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