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建設行業“軟實力”
2013-3-6
2012年3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東華大學和國家紡織化纖產品開發中心一起首次聯合發布了年度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報告。此舉在行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同時也把我國纖維品牌建設和新產品市場推廣工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如何評價協會與政府部門聯合主辦的這項旨在樹立國產纖維品牌的活動?如何通過這項活動使我國纖維產品被更多的下游企業所接受?纖維流行趨勢的發布對于整個紡織產業又有哪些重要意義?即將發布的2013/2014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將呈現出怎樣的特點?帶著相關問題,本報記者分別采訪了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副司長王偉和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
□纖維流行趨勢發布為化纖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同時緩解了棉花供應緊張,為解決棉花問題提供了正能量。
□流行趨勢發布不僅僅是化纖行業自己的事,產業鏈的優勢要向下游延伸,需要更多用戶企業參與進來。
□纖維流行趨勢將推動綠色纖維的流行,引導“綠色、低碳、文明”的消費模式,也將為化纖企業帶來長遠利益。
□纖維的技術進步信息及時傳遞給下游用戶,不僅有利于纖維企業的市場推廣,而且能為下游用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從產業鏈完整到價值鏈完善
記者:去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與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等單位聯合發布了2012/2013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報告。您如何評價這一活動及其在行業中產生的影響?
王偉:一年來,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認可,纖維流行趨勢的概念在業內也逐步深入人心。
2012/2013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之后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可以說,纖維流行趨勢發布為化纖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一方面。發布的流行纖維得到了用戶認可,擴大了銷售量;另一方面,下游用戶也從中得到啟發,加大品種開發力度,不斷推出新的產品。我在商場看到,一條褲子含有萊賽爾纖維,標價就比普通面料的高出不少,銷售人員也以此為賣點,向消費者介紹這種新型纖維的特點。這說明新型纖維的應用在提高產品附加值上確實有明顯效果,企業也從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相關數據顯示,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開展以來,拉動了100多萬噸相關纖維的銷售,增加了160多億元的銷售收入,同比增幅在30%以上。
另外,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在解決棉花問題上也提供了正能量。當前,棉花問題已成為紡織工業關注的核心問題。國外棉價長期低于國內棉價,價差超過5000元/噸。在纖維需求增長的情況下,棉花問題給紡織業帶來了比較大的影響。新纖維的開發,特別是常規纖維的優質化,從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棉花的不足,而且隨著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很多企業在棉花替代纖維應用上做了大量的探索。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對緩解棉花緊張發揮了重要作用。
產需結合延伸產業鏈優勢
記者:今年纖維流行趨勢工作將如何進一步完善?
王偉:首先,發布形式將更多樣化。不僅發布纖維流行趨勢報告,而且在第十屆紗線展期間,將通過“纖動世界美麗中國”中國纖維館和“2013/2014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研究和發布”這兩個平臺,將化纖新產品介紹給下游制造企業和終端消費者。另外,還將開展化纖再生與循環經濟體驗館、盛虹杯中國纖維創意空間作品聯展等活動。
其次,參與企業特別是用戶企業將更多。參與的企業涵蓋纖維和纖維終端產品生產及科研企事業單位,增強了整個產業鏈的溝通。
再次,將逐步增強在消費者中的影響力。目前纖維流行趨勢發布的影響主要是下游企業,隨著更多企業參與,也將增進消費者對這些纖維的了解。
需要強調的是,纖維流行趨勢發布不僅僅是化纖行業自己的事,化纖是紡織的基礎原料,2012年國內化纖消費量已占全部紡織纖維加工量的73%,尤其是常規纖維品種生產是我國紡織制造業中具有較強國際比較優勢的行業,這一比較優勢要向下游延伸,需要更多用戶企業參與進來,更好地與市場結合,實現產需對接。既要發揮好化纖企業在品種開發方面的優勢,也要發揮下游企業更貼近消費者,更了解市場需求的優勢,將二者更好地結合起來。
記者:2013/2014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為什么將主題確定為“纖動世界美麗中國”?
王偉:對紡織品生產部門來說,一方面要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要引導“低碳、綠色、文明”的消費模式,這與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美麗中國”發展目標,強調生態文明建設都是緊密相關的。對于流行纖維生產企業來說,能夠實現綠色生產,就能快人一步,同時也能讓綠色理念被消費者接受。
因此,今年我們把“綠色、循環、低碳”作為纖維流行趨勢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相信企業在這方面早動作早主動,將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纖維流行趨勢將推動綠色纖維的流行,也將為化纖企業帶來長遠利益。
流行纖維需要全社會接受
記者:您認為纖維流行趨勢如何才能更好地被下游企業接受?
王偉:2013/2014中國纖維流行趨勢響應了“十八大”提出的,要“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精神,將體現“綠色,循環,低碳”的具有市場競爭力、技術創新性等的纖維介紹給下游用戶和廣大消費者,推廣中國的纖維,打造人民美好生活。
纖維流行趨勢要更好地被下游企業接受,首先立足中國纖維產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基礎,主要從技術、產品、應用等方面考慮,要求技術相對成熟,產品體系成熟,應用領域明確,市場的成長性與可預見性強,并有更大空間需求拓展等。2013/2014年度纖維流行趨勢就是圍繞我國化纖產業發展形勢以及面料等化纖產品的國內外流行態勢,確定了“綠色、循環、低碳”這一主題。體現在原料的可再生和循環利用,生產過程的環保節能,纖維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友好性,纖維產品使用過后的可回收或可降解。
其次,要多組織相關產品的推廣活動,為上下游的銜接創造平臺,推動上下游共同開發、共同發展。
再次,要加大對纖維流行趨勢的宣傳力度。纖維流行趨勢的影響不能局限在一個小圈子里,需要全社會的接受。
品牌等軟實力建設是重點
記者:今后工業和信息化部是否會一直參與纖維流行趨勢發布?
王偉:對于纖維流行趨勢發布,作為政府部門主要是引導和鼓勵。目前,工信部消費品司參與了纖維流行趨勢報告的編寫和發布,同時積極支持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和院校及科研機構開展相關活動,也希望更多的企業參與其中。
參與纖維流行趨勢發布,不僅僅是一項引領行業發展的活動,它有四大功能:一是推動紡織工業質量品牌建設的重要基礎。二是引導行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體現。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有利于鞏固提升紡織產業鏈完整的優勢,同時也將帶動品牌等軟實力的建設。三是推動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品牌是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從2012年開始,工信部開展了轉型升級“6+1”行動計劃,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工業質量品牌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而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是其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將從纖維開始提高品牌影響力,提升品牌質量。四是通過纖維流行趨勢發布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日益細化的消費需求,也有利于倡導“低碳、綠色、文明”的消費模式。這些基本面不變的話,我們將繼續支持開展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工作。
□纖維流行趨勢發布為化纖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同時緩解了棉花供應緊張,為解決棉花問題提供了正能量。
□流行趨勢發布不僅僅是化纖行業自己的事,產業鏈的優勢要向下游延伸,需要更多用戶企業參與進來。
□纖維流行趨勢將推動綠色纖維的流行,引導“綠色、低碳、文明”的消費模式,也將為化纖企業帶來長遠利益。
□纖維的技術進步信息及時傳遞給下游用戶,不僅有利于纖維企業的市場推廣,而且能為下游用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從產業鏈完整到價值鏈完善
記者:去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與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等單位聯合發布了2012/2013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報告。您如何評價這一活動及其在行業中產生的影響?
王偉:一年來,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認可,纖維流行趨勢的概念在業內也逐步深入人心。
2012/2013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之后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可以說,纖維流行趨勢發布為化纖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一方面。發布的流行纖維得到了用戶認可,擴大了銷售量;另一方面,下游用戶也從中得到啟發,加大品種開發力度,不斷推出新的產品。我在商場看到,一條褲子含有萊賽爾纖維,標價就比普通面料的高出不少,銷售人員也以此為賣點,向消費者介紹這種新型纖維的特點。這說明新型纖維的應用在提高產品附加值上確實有明顯效果,企業也從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相關數據顯示,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開展以來,拉動了100多萬噸相關纖維的銷售,增加了160多億元的銷售收入,同比增幅在30%以上。
另外,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在解決棉花問題上也提供了正能量。當前,棉花問題已成為紡織工業關注的核心問題。國外棉價長期低于國內棉價,價差超過5000元/噸。在纖維需求增長的情況下,棉花問題給紡織業帶來了比較大的影響。新纖維的開發,特別是常規纖維的優質化,從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棉花的不足,而且隨著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很多企業在棉花替代纖維應用上做了大量的探索。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對緩解棉花緊張發揮了重要作用。
產需結合延伸產業鏈優勢
記者:今年纖維流行趨勢工作將如何進一步完善?
王偉:首先,發布形式將更多樣化。不僅發布纖維流行趨勢報告,而且在第十屆紗線展期間,將通過“纖動世界美麗中國”中國纖維館和“2013/2014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研究和發布”這兩個平臺,將化纖新產品介紹給下游制造企業和終端消費者。另外,還將開展化纖再生與循環經濟體驗館、盛虹杯中國纖維創意空間作品聯展等活動。
其次,參與企業特別是用戶企業將更多。參與的企業涵蓋纖維和纖維終端產品生產及科研企事業單位,增強了整個產業鏈的溝通。
再次,將逐步增強在消費者中的影響力。目前纖維流行趨勢發布的影響主要是下游企業,隨著更多企業參與,也將增進消費者對這些纖維的了解。
需要強調的是,纖維流行趨勢發布不僅僅是化纖行業自己的事,化纖是紡織的基礎原料,2012年國內化纖消費量已占全部紡織纖維加工量的73%,尤其是常規纖維品種生產是我國紡織制造業中具有較強國際比較優勢的行業,這一比較優勢要向下游延伸,需要更多用戶企業參與進來,更好地與市場結合,實現產需對接。既要發揮好化纖企業在品種開發方面的優勢,也要發揮下游企業更貼近消費者,更了解市場需求的優勢,將二者更好地結合起來。
記者:2013/2014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為什么將主題確定為“纖動世界美麗中國”?
王偉:對紡織品生產部門來說,一方面要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要引導“低碳、綠色、文明”的消費模式,這與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美麗中國”發展目標,強調生態文明建設都是緊密相關的。對于流行纖維生產企業來說,能夠實現綠色生產,就能快人一步,同時也能讓綠色理念被消費者接受。
因此,今年我們把“綠色、循環、低碳”作為纖維流行趨勢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相信企業在這方面早動作早主動,將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纖維流行趨勢將推動綠色纖維的流行,也將為化纖企業帶來長遠利益。
流行纖維需要全社會接受
記者:您認為纖維流行趨勢如何才能更好地被下游企業接受?
王偉:2013/2014中國纖維流行趨勢響應了“十八大”提出的,要“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精神,將體現“綠色,循環,低碳”的具有市場競爭力、技術創新性等的纖維介紹給下游用戶和廣大消費者,推廣中國的纖維,打造人民美好生活。
纖維流行趨勢要更好地被下游企業接受,首先立足中國纖維產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基礎,主要從技術、產品、應用等方面考慮,要求技術相對成熟,產品體系成熟,應用領域明確,市場的成長性與可預見性強,并有更大空間需求拓展等。2013/2014年度纖維流行趨勢就是圍繞我國化纖產業發展形勢以及面料等化纖產品的國內外流行態勢,確定了“綠色、循環、低碳”這一主題。體現在原料的可再生和循環利用,生產過程的環保節能,纖維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友好性,纖維產品使用過后的可回收或可降解。
其次,要多組織相關產品的推廣活動,為上下游的銜接創造平臺,推動上下游共同開發、共同發展。
再次,要加大對纖維流行趨勢的宣傳力度。纖維流行趨勢的影響不能局限在一個小圈子里,需要全社會的接受。
品牌等軟實力建設是重點
記者:今后工業和信息化部是否會一直參與纖維流行趨勢發布?
王偉:對于纖維流行趨勢發布,作為政府部門主要是引導和鼓勵。目前,工信部消費品司參與了纖維流行趨勢報告的編寫和發布,同時積極支持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和院校及科研機構開展相關活動,也希望更多的企業參與其中。
參與纖維流行趨勢發布,不僅僅是一項引領行業發展的活動,它有四大功能:一是推動紡織工業質量品牌建設的重要基礎。二是引導行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體現。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有利于鞏固提升紡織產業鏈完整的優勢,同時也將帶動品牌等軟實力的建設。三是推動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品牌是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從2012年開始,工信部開展了轉型升級“6+1”行動計劃,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工業質量品牌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而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是其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將從纖維開始提高品牌影響力,提升品牌質量。四是通過纖維流行趨勢發布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日益細化的消費需求,也有利于倡導“低碳、綠色、文明”的消費模式。這些基本面不變的話,我們將繼續支持開展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工作。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43889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