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紡織行業突圍仍需內生原動力
2013-3-13
012年以來,在整個經濟環境較為嚴峻的背景下,我國紡織行業出口增速放緩,國內外棉花價差持續拉大,各類要素成本持續上漲,國際市場需求仍很低迷,人民幣長期升值趨勢較強……諸多因素導致紡織行業整體風光不再。
正如古人云“向外馳求皆虛妄”,2013年我國紡織企業更需要發揮“向內求解”的智慧。開年之際,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會長李建華接受本刊專訪,就協會資源優勢、國內市場拓展、企業內部創新等幾方面,暢談紡織企業應當如何挖掘自身動力、規避風險,來迎接變化莫測的2013年。
規避風險早打算
《中國商界》:普遍認為高企的棉價是壓在紡織企業身上最重的一座大山,進入2013年,您認為紡織行業的冷冬還將持續多久?涉棉企業如何在市場疲軟及國家宏觀調控條件下規避風險?
李建華:可以說紡織行業的冷冬在短期內很難擺脫。紡織企業身上的大山何止一座,首先,整個經濟環境相對低迷,市場需求增速在放緩,整體經濟形勢就不容樂觀。其次,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去年棉紗價格飆高到4-5萬元/噸,許多企業斥巨資購入,卻在價格回落時,無法降低已經投入的成本,造成產品積壓或收益甚微。除棉花之外,包括化纖、絲綢、面輔料等相關原材料價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另外,我國紡織市場的勞動力低價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勞動力成本逐年走高,同時多地出現紡織行業“用工荒”的現象,嚴重限制了我國紡織企業的國際競爭優勢和生產能力。最后,隨著人民幣的不斷升值,我國紡織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優勢也被削弱。
針對于目前復雜的經濟形勢和不定的原材料成本價格,建議企業在以下幾個方面多多注意,規避風險:一是企業可采取靈活的接單方式,密切關注原材料價格變化,多接短單、小單,盡量避免中長期大單,避免在不可預期的一段時間里成本與收入的倒掛現象出現。二是提高產品附加值,緊隨市場主流和趨勢,增加產品在設計、創意等方面的價值,相應提高價格,消化部分生產成本。三是加強產品更新換代,在不影響產品質量和舒適度的情況下,增加替代性材料的使用。四是尋求政府、行業組織的幫助,解決企業購棉難的問題。
《中國商界》:2013年,在全球經濟仍不穩定、市場環境復雜的情況下,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內銷企業和外銷企業應當各自通過什么樣的定位和戰略布局,來有效的規避風險?
李建華:不論是大中小型企業,還是內外貿企業,高消耗的、污染大的、過于傳統模式化的發展思路已不再適應今天的市場競爭需求,企業需要保持高度的市場警覺性和自我認識、自我更新能力,保持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積極按照市場需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技術投入,提升產品研發能力;二,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產品競爭力;三,加速設備更新,提高勞動生產率;四,加強溝通與學習,開發多個市場。
正如古人云“向外馳求皆虛妄”,2013年我國紡織企業更需要發揮“向內求解”的智慧。開年之際,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會長李建華接受本刊專訪,就協會資源優勢、國內市場拓展、企業內部創新等幾方面,暢談紡織企業應當如何挖掘自身動力、規避風險,來迎接變化莫測的2013年。
規避風險早打算
《中國商界》:普遍認為高企的棉價是壓在紡織企業身上最重的一座大山,進入2013年,您認為紡織行業的冷冬還將持續多久?涉棉企業如何在市場疲軟及國家宏觀調控條件下規避風險?
李建華:可以說紡織行業的冷冬在短期內很難擺脫。紡織企業身上的大山何止一座,首先,整個經濟環境相對低迷,市場需求增速在放緩,整體經濟形勢就不容樂觀。其次,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去年棉紗價格飆高到4-5萬元/噸,許多企業斥巨資購入,卻在價格回落時,無法降低已經投入的成本,造成產品積壓或收益甚微。除棉花之外,包括化纖、絲綢、面輔料等相關原材料價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另外,我國紡織市場的勞動力低價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勞動力成本逐年走高,同時多地出現紡織行業“用工荒”的現象,嚴重限制了我國紡織企業的國際競爭優勢和生產能力。最后,隨著人民幣的不斷升值,我國紡織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優勢也被削弱。
針對于目前復雜的經濟形勢和不定的原材料成本價格,建議企業在以下幾個方面多多注意,規避風險:一是企業可采取靈活的接單方式,密切關注原材料價格變化,多接短單、小單,盡量避免中長期大單,避免在不可預期的一段時間里成本與收入的倒掛現象出現。二是提高產品附加值,緊隨市場主流和趨勢,增加產品在設計、創意等方面的價值,相應提高價格,消化部分生產成本。三是加強產品更新換代,在不影響產品質量和舒適度的情況下,增加替代性材料的使用。四是尋求政府、行業組織的幫助,解決企業購棉難的問題。
《中國商界》:2013年,在全球經濟仍不穩定、市場環境復雜的情況下,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內銷企業和外銷企業應當各自通過什么樣的定位和戰略布局,來有效的規避風險?
李建華:不論是大中小型企業,還是內外貿企業,高消耗的、污染大的、過于傳統模式化的發展思路已不再適應今天的市場競爭需求,企業需要保持高度的市場警覺性和自我認識、自我更新能力,保持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積極按照市場需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技術投入,提升產品研發能力;二,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產品競爭力;三,加速設備更新,提高勞動生產率;四,加強溝通與學習,開發多個市場。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44652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