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昇針紡侯振看:窺探"快時尚"趨勢
人物名片:侯振看,1974年出生,石獅市鑫昇針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石獅青商會副會長、石獅市布料同業公會常務副會長。
他,永遠有一顆不滿足的心,從電腦繡花到面料銷售再到一條集紡紗、織布、面料以及服裝為一體的“產業鏈”;他,崇尚像ZARA、H&M這樣的“快時尚”品牌,并致力于打造一個“快時尚”供應平臺,引領行業潮流;他,喜歡健身,即使再忙,也要抽空騎山地車、到健身房鍛煉,因為,健康的身體是做大事業的“本錢”。本期走近鑫昇針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百鑫(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侯振看。
以“新”求變
2012年12月,石獅市布料同業公會第五屆理事會就職慶典活動在石獅萬佳東方酒店舉行,侯振看當選常務副會長,在此之前,他還是石獅青商會的副會長并且成為“獅城十大青商”評選活動二十大候選人之一。或許,十多年前剛開始創業的他,從沒有想過自己會有這樣的社會地位。
高中畢業后,侯振看和當時很多的年輕人一樣,受到石獅這個經濟異常活躍的氛圍所影響,選擇了創業。他的第一站,是電腦繡花。
“那時條件很艱苦,但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鍛煉。”侯振看說,電腦繡花在鄉下,而客戶大多都在市區,答應了客戶的貨期,貨物就必須按時送到。天氣情況好,準時送貨沒問題,但碰上臺風天呢?一樣必須按時送到,在侯振看眼中,做事業事無巨細,必須付出努力和履行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客戶的信任和青睞,“那時都是我一個人送貨。”侯振看記得很清楚,有一次臺風天的晚上,風力差不多達到12級,他當晚必須把貨送到,當時路上也沒有路燈,很多樹都被吹倒了,騎了十幾公里路,“可謂是用生命在送貨啊。”侯振看說,即使如此,他依然牢記“兩個標準”,要按標準做人、做事。
電腦繡花當時紅火了一把,但市場終歸很小而且沒有什么創意性,無法吸引追求創意和個性的侯振看進一步深入產業,“沒有什么開發前景,整天像個機械人一樣”。那時,面料比較有市場,而且產品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之勢,可以讓侯振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2000年,他把店開到了石蚶路,“在那條街,我算是小年輕。”侯振看說,當時很多做面料生意的都是社會閱歷豐富的行業前輩,像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很少,看到有小年輕過來開店,也不時潑潑冷水,說說閑言閑語,“不管他們,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侯振看依靠品質和口碑做出了名氣,得到了上下游廠商的肯定,但因為資金有限,很多配合商不讓他拖欠貨款,如果要拖欠,必須找人擔保,“那種感覺真不好受。”但沒有辦法,侯振看只能寄人籬下,慢慢積累發展資金。
做生意,就是要搶個“先”,不是第一個吃螃蟹,就是第一個死在沙灘上,對于侯振看而言,他每次擇機都是經過慎重的考慮,“單純性面料貿易還是沒有發言權,必須生產。”于是,侯振看又涉足面料生產領域……
如今,侯振看已經實現了“工貿一體化”,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牢牢掌握著話語權,“做事業就需要有求‘新’的意識,不能墨守成規。”石獅布行有很多,但是真正能庫存大量布料、讓客戶看到實貨的布行屈指可數,鑫昇算其中一家。
窺探“快時尚”趨勢
對于石獅眾多布行而言,一年可以做到幾個億的銷售額就算成績很好的,但在廣州,有一些布行可以做到數十億甚至百億元。為什么?歸咎原因,就是其產品具有核心競爭力,單靠純貿易型,勢必無法適應市場的競爭,所以,他最終選擇了“工貿一體化”,只有強大的生產力及開拓創新,才能創造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我們從2008年、2009年就開始轉型了。”要想具有競爭力,必須改變傳統模式,借助自有生產力從傳統的產品演變為核心產品,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模式,實現“快時尚”的目標。
“看看ZARA、H&M這樣的品牌。”侯振看說,“非快時尚”品牌從設計研發到服裝進店銷售,至少需要1—3個月的周期,有的企業周期甚至更長,而ZARA實現整個流程不到15天的周期,這也是為什么ZARA品牌能夠戰勝眾多知名奢侈品牌的原因,“快產快銷”是服裝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如何做到快產快銷?侯振看認為,實現“快時尚”,必須有強大的生產產業鏈,從紡紗、織布、面料再到最終的服裝成品,缺一不可,這些環節需要緊密的銜接,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生產必須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于是,侯振看把目光掃向了外省,湖北黃梅是其第一站,2011年,該縣最大的紡織工業項目百鑫紡織正式啟動建設,之所以選擇黃梅,一是當地棉花種植面積廣,二是城鄉富余勞動力多。至今,侯振看的公司已延伸到20萬錠紡紗、后整理以及織布等配套領域。
“石獅企業現在最缺的,就是速度。”侯振看所說的速度主要是指供貨速度,提高供貨速度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ZARA、GAP、優衣庫等國際服裝巨頭都已經在國內市場上展開布局,這些企業的特點無一例外都是依靠快速反應。而就閩派服裝企業來看,很多企業也開始在如何提高快速反應能力上下功夫,下游服裝企業對快速反應的需求,必然要求上游面料供應商也需要具備快速反應能力。實現快速反應,就必須從企業生產前端就開始介入,實際上就是鑫昇實現快速反應能力的策略之一,一旦設計的面料獲得下游生產商認可,他們便可在下游生產商采購面料之前就開始組織生產,而不是等到他們下單之后。憑借這一點,鑫昇基本上可以和下游生產商形成同步。
這是在設計端的提前介入,而到了生產端的快速反應上,應該說廣東同行的一些做法是值得借鑒的。造成廣東布行和石獅布行有這種差別的原因,侯振看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廣東面料企業敢于大膽地屯積庫存,一旦下游企業有需要,就可以實現現貨交易,而不是先下單再組織生產,加快速度。
事業生活兩不誤
從ZARA等國際巨頭的經驗來看,快速反應的關鍵,就在于對產業鏈的掌控能力,而自2004年以來,為構筑堅強的生產后盾,侯振看就開始致力于產業鏈的垂直整合,這也為其實現快速反應能力提供了可能,而其長遠的目標,則指向服裝品牌運營商。
“其實早在2004年,我就意識到,單純的貿易公司的發展必然會經歷一個瓶頸,沒有堅強的生產后盾,單靠采購,質量和供貨速度都不會穩定,要想做強做大,就必須尋找一個實質性的支撐點。”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后,他就開始對上游資源進行整合,現在,除了鑫昇之外,旗下還有四家公司,從上游的織造做起,一直到銷售,可以說形成了一條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在這個鏈條里,信息傳遞速度是非常快的。
“運作一個服裝品牌一直是我的夢想,但從鑫昇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還沒有到達這個階段。”侯振看說,現在其目標還是專注在面料這塊。雖然現在鑫昇已經是石獅最大的針織面料生產企業之一,但說實話,這種地位并不保險,在生產領域,這個行業沒有什么秘密可言,同質化導致行業附加值極低,單純依靠數量競爭,鑫昇隨時有被人超越的可能,他現在的主要任務還是要在針織面料上鍛造出別人難以超越的核心競爭力。
做事業之余,侯振看最大的愛好就是運動。
“無論多忙都會去運動,對我來說,這是非常奢侈的享受”。他有一大幫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不是侯振看生意上的伙伴,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的利益沖突,他們都是因為熱愛生活而聚集到一起的。天氣好的時候,侯振看開車載著自行車出發了,他們特別愛去那些風景非常漂亮的地方,“我們每一次騎車的路線都不一樣,沿途欣賞周圍的景色和人文環境。”最近的一次是去湖北,他在那里投資了一個項目,那個地區有非常棒的風景,去山里面騎自行車。“我的裝備非常的專業,自行車是從香港帶來的日本品牌,性能非常好,騎上自行車的感覺有點像開一部蘭博堅尼”,侯振看說,太陽在頭頂照射著,風嗖嗖從臉龐刮過,重復做蹬踏運動,出一身大汗。有一次下了很大的雨,不能再騎車了,侯振看他們就去爬山,他們最終爬上了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可上面地面都結了冰,風雪交加,都是出其不意的驚險環境,“但對我來說那太興奮了,挑戰極限之后的酣暢淋漓啊!”然后再去游泳,那是名副其實的鐵人三項,把體力運用到極限了!征服自然讓侯振看有很強烈的自豪感,那是證明我的存在的一種方式。“我從事紡織品行業,事業上的理想是創造產業的價值,在事業上我覺得要勤奮,要積極面對挑戰,我喜歡挑戰,也喜歡把自己置身于一個‘戰爭’的環境里面,我從不懼怕困難。”
侯振看認為“幸福非常簡單”,閑暇時和家人在一起他就感覺非常幸福。在工作上創造到一些產業價值會有一種成就感,在生活中幫助一些貧困的人就感覺很快樂。同時,他還是善學習的人,每年都抽出時間參加各種如EMBA的課程,同時,他認為學習無處不在,把學習當做是一種營養品。他每年都會計劃到國外旅游,目的是了解更多的人文文化來增長自己的見識和思維,同時也可以為自己喜歡設計的事物創意做到更有品位更有文化。
“我的偶像是周少雄。”侯振看說,從周少雄的眼中,他可以解讀出儒雅、沉穩、專注,而這,是侯振看一直追尋的目標。他的人生勵志是創造、責任、感恩、奉獻!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