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絲綢企業主困惑:堅守為什么這么難
本次大會的東道主,《浙商》雜志社社長朱仁華說,這也映襯了當下制造業面臨的困境:利潤越來越薄,人工費用越來越高,矛盾越來越多。
這場分論壇的主持人是浙江經視名嘴舒中勝。每天晚上他節目的結束語是“時間不早了,大家洗洗睡吧!”凌蘭芳反問,做制造業這么累,我們怎么睡得著呢?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初,他曾代表眾多浙商發起過一份抱團取暖的倡議。這次浙商投融資大會發布的《打造浙商制造升級版》倡議書,他用心聽了,說寫得非常好,如果是他,寫都寫不出來。最讓他感同身受的是最后一段
“浙商是勇于自我超越的商人群體。新的歷史時期,浙商要從‘市場精神’過渡到‘創造精神’。浙商‘創造精神’的核心就是專業、執著、敬畏……”
“5月22日凌晨,我把絲綢珍藏版送到北京,幾個小時后就從北京送往酒泉發射基地封艙等候發射,繼去年神九攜我絲綢后今天神十再次搭載絲綢飛向太空!絲綢情,中國夢。”新浪微博上,這條微博的主人叫凌蘭芳,絲綢之路控股集團董事長,一名湖州絲綢商。
神舟十號飛船再次搭載他的絲綢飛天,本該是喜上眉梢。沒想到,他當眾說了一番話:“堅守制造業非常辛苦。現在還沒創業的先別創業。已經創業的千萬別去做紡織,已經做紡織的千萬不要做絲綢,已經做絲綢的千萬不要做品牌,那不是人干的活。我自己在這個行當里頭一腳踩進去,拔不出來。”
產業轉型升級
將有重大利好
論壇上,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占恒勉勵諸位企業家,“我想中國制造業也好,中國經濟也好,包括浙江制造也好,我們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至少有四個優勢可以浮出水面的。”
哪四個優勢?
“第一,市場優勢。確實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浙江過去是外貿、外需,更多地轉到內需內貿,浙江市場是很大的。
第二,我們有人才優勢。現在人口紅利在減弱,但是人力資本、人力資源的優勢漸漸浮出水面,現在我們的第二代也好,我們的新生代也好,都是受高等教育,甚至是海外留學教育,所以現在人才優勢從我們國家來說是非常明顯的,而且正在發揮積極的作用。人口紅利優勢減弱的同時,我們人才的紅利優勢逐漸形成。
第三,綜合成本競爭優勢。過去是低成本競爭,低價機制,這個競爭是削弱了,但是綜合成本增強了,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包括服務型的這些優勢,特別是產業配套優勢,浙江產業配套優勢可能在全國、全球都是非常明顯的。
第四,體制機制優勢。換句話說,我們的制度優勢,我們認為現在國家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階段,‘十八大’以后,新的領導集體正在研究下一步的紅利問題,包括全面深化改革的紅利,新一代中央領導已經開始研究了,今年下半年還要全面部署。我想在經濟發展、制造業的發展方面還有很多的政策會出臺,會對制造業的升級版、經濟的升級版創造非常好的體制和制度環境。包括我們看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講到創新驅動的話,目標也好,指標也好,包括28條相應的政策也好。而且還有一句話,要求各地各部門出臺配套政策,所以這些政策的出臺都是未來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利好。”
聲音
困惑二 遇到了史上最沉重的成本
制造業要生存必須要做品牌,要做品牌就要創新。做絲綢生意的凌蘭芳常去意大利。“意大利的絲綢企業,多是家族企業,去問問他們做了幾年,意大利人說什么幾年,我們是160多年了,我們曾祖父的曾祖父就開始做到現在了。中國從一脈相承做到現在一百年的,沒有。人家說老字號不是嗎?杭州孔鳳春。這不對,中間的脈絡已經割斷了。哪怕現在民營化了,它也不是傳承。一個企業從開始秉持一種理念,不斷地與時俱進做100多年,這是何等的艱苦?長期性,要堅持。現在我們做了幾年,做了20年、30年,就耐受不住了,中國的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是2.7年,我們浙江,最好一點,大約也只有7.9年。”
堅守制造業,除了長期性,還有艱巨性。凌蘭芳說,現在諸多的困難都多了,所有的紅利都已經吃盡,人口紅利、環境紅利、制度紅利、市場紅利、政策紅利都沒有了,所有的瓶頸都開始顯現,環境瓶頸、勞動力瓶頸、資源瓶頸、要素瓶頸都來了,“每天你都很糾結,這個艱苦,在座的各位心里都非常有感受”。
臺下響起共鳴的掌聲。
困惑三 想創新,卻搭錯了車
制造業的創新究竟難在哪里?
說到創新,人人都懂,卻是知易行難。凌蘭芳說,“你在創新過程當中,為了提高賣點必須投入。可是在創新的前期,或者說在做品牌的前期是怎么樣的?你為了要提高1塊錢的賣點,你可能要投入10塊錢都不止。這個階段是非常難受的。你的花樣要比別人創新一些,你要招好的人才來,好,年薪50萬元;你說要繡花,你去買一臺好一點的設備;你說要上數碼,好,你必須要改進你的工藝。牽一發而動全身,你投入了10塊錢、100塊錢,但是賣點只增加1塊錢。大家知道最近的電影《富春山居圖》,我們‘絲綢之路’是把《富春山居圖》按1∶1做出來,列入世博會館。我覺得這是一個商機,我們響應號召,給予、出資、贊助,這是一件好事情,可是你們看,(電影)差評如潮,‘絲綢之路’白出了。所以我不敢吭聲了。要跟文化結合,這也是響應號召,但是失敗了,什么都沒有了。”
記者事后發現,其實幾天前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就默默地吐槽過:“湖州對人類文明的最大貢獻是絲綢,世界上沒有一個城市比湖州與絲綢更相依為命。十年前,湖州絲綢遭受重創,現在雄風再起。按理,中國首部3G國際時尚大片應該求助于我們湖州絲綢,可是反過來卻是我們花巨資贊助它借力于它,心有不平。做品牌有多艱難,親們,你們真的不知道我的內心有多痛苦!”但這樣的公開場合吐露苦衷,實在是憋壞了。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