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下午,紹興縣環保局從局長到環保協管員共計140余人走進課堂,學習印染工藝流程、染整設備工作流程等印染方面的理論。接下去,他們還將在紹興縣職教中心教師馬振、王國棟等人的帶領下,到浙江通益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浙江怡創印染有限公司和浙江東方華強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等企業當一名普通工人,實習操作相關設備。
“學習印染工藝,并不是作秀。”紹興縣環保局紀委書記嚴玉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環保問題現在已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在紹興縣,尤以印染廢氣、廢水和污泥為甚。作為執法者,如果對印染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能不是很了解,肯定不利于執法。在日常監管中,企業有啥難題也往往幫不上忙。
一次素質測試充分反映了問題。今年4月,縣環保局組織開展業務技能提升月活動,對40周歲以下青年干部進行了綜合業務知識閉卷測試。結果,65名參加考試的人員中,平均分僅72.46分,有5人不及格,最低的50分。在70分以下的及格人群中,有5位干部均為近兩三年新招錄的大學生,足以說明少數年輕干部工作之余用于學習業務知識的時間還不夠多,鉆研業務學習知識的激情不夠足,認為進了機關就進了“保險箱”,捧到了“金飯碗”。
在課堂上,從福全趕到柯橋參加培訓的福全環保所所長李劍認真地記著筆記。他說,像這樣系統的理論學習以前從來沒有過。全所8個人,除了3個老干部外,兩人是剛畢業工作的大學生,3人為環保協管員(每個鎮抽調一個),業務技能都需要提高。目前,福全環保所管轄著福全、漓渚、蘭亭3個鎮,工作量很大。轄區內有污水排放的工業企業總共有70家,其中有48家印染企業,還有小的制革、皮塑、化工等企業。平均每個月接到的環保投訴達三四十起,其中涉及印染廢氣的最多。最近,漓渚鎮印染企業的138臺定型機都已“戴帽戴套”,完成了整治,福全和蘭亭也已有一半完成整治,預計10月后關于廢氣的投訴會大幅降下來。
熟悉印染工藝的好處顯而易見。李劍說,今年上半年,位于蘭亭的浙江綠洲印染有限公司因排污指標用完,已被關了排污閥門。可是3月29日晚上11點,環保執法人員巡查時發現,該廠雨水管道排出的水呈堿性,廢水流入了溪溝。由此推斷,該廠很可能在繼續偷排污水。進廠一查,果然發現貓膩。原來,該廠把生產后的廢水,通過槽車轉移出廠進行非法處置。事后,該廠被處以停產整頓3個月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