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美國賺錢歐洲看錢亞洲花錢
跟錢有關的事,無非三條。一是掙錢,二是看錢,三是花錢。
掙錢是美國人最有本事,美國在200年前GDP很低,屬貧困地區,當時中國的GDP占全球差不多三分之一,現在輪到美國占三分之一了。所以掙錢要去美國學。家族幾百年的錢叫老錢,全世界的老錢都在歐洲,老錢都是有氣味的,每個家族的味都不一樣。歐洲最早富起來,一代一代家族的傳承,變成了看錢的機器,想看好錢要去歐洲學。
歐洲現在靠看錢來掙錢,比如盧森堡、瑞士,替全世界看錢,看錢的技術發達到可以借此養活國家。美國是在流動狀態下看錢,掙錢中看錢風險大。歐洲是有一套保家族100年、200年穩定的財產的繼承體制安排的,這個體制非常科學,比如人死了,遺產想讓子女花又不想被揮霍掉,信托機構就把錢分幾堆,有的放到公益基金,有的放到投資基金,有的用來養活孩子,孩子每個月領生活費,而不是一次給完;餓不死但也富不了,要想富還要自己掙。奢侈消費、花錢都在亞洲。
亞洲有錢的歷史短,富起來的時間大概是100年。剛富起來的人一定是惡性消費,要過一把癮。在中國,再高雅的人,就是北大的教授,關了他5年,天天都饑餓狀態,放出來第一件事,是撲搶黑格爾的哲學論著看,還是撲到館子先吃一頓肉?我想一定是先吃肉—因為曾經太痛苦太貧窮,所以一開始消費都是先吃肉,肉吃完了喘口氣,弄套好房子、好車,接著談個戀愛,擴大消費范圍,旅游、健身什么的一頓折騰;等這些也滿足了,接下來該光宗耀祖了,給家里修個墳;高雅了之后玩個藝術品,搞個文化;等這些都弄完了,開始認真投資、做慈善。亞洲人基本都在修墳以前的階段,肉還沒吃上,墳還沒修,現在馬上做慈善,那是騙人的。亞洲造錢能力超強,私人家族要蓋豪宅,政府要蓋大樓,在亞洲炫耀和惡性消費很嚴重。
想掙錢多往美國跑跑,沒壞處;想看錢去歐洲;想花錢就在亞洲待著。
——選自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的著作《野蠻生長》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