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不被經濟學家騙?
2013-10-28
老張是我的老同學,他這些年來一直懊悔兩件事。第一件事是,他聽信某些“有良心的經濟學家”的話,認為房價很快就要崩盤了,所以他至今沒有買房,但是房價不僅不崩盤,還天天在漲,稍微有點下跌的苗頭,也是虛晃一槍,很快就漲回去了,而且漲得更高更快。
第二件事是,那些號稱中國經濟要完蛋的經濟學家,鼓吹人民幣要大幅貶值,所以他這些年來換了不少美元,只可惜美元兌人民幣幾乎就沒有真正漲過,換的綠票子都縮水了。
一邊是房價漲,他沒有買房,另一邊是美元貶值,他手里不少美元。正反兩個耳光,打得他很難受。于是老張問我:你多少也是個財經專家,你來說說看,我如何才能不被經濟學家所騙?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據說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瓊·羅賓遜夫人講過:“我學習經濟學是為了不受經濟學家們的騙!庇纱丝梢姡胍槐唤洕鷮W家忽悠,那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經濟學家大致上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嚴肅的學術化的經濟學家,另一類是通俗的到處走穴的經濟學家。這兩路人的共同點是:都在忽悠你。前者其實并不想騙你的,不過他們的工具太簡陋,而現實太復雜,所以他們經常是無意中騙你。后者其實也不想騙你,他只是喜歡說一些你樂意聽的話,同時你也樂意去捧他的場,僅此而已。
嚴肅的經濟學家不忽悠老百姓,他們忽悠的是政府高層,有個笑話是這么說的。話說金正恩和奧巴馬坐在一起閑聊,金正恩說:你知道嗎?我有一百個衛兵,但其中一個是叛徒,而我卻無法確認是誰。奧巴馬聽罷,說:你這不算什么。我苦惱的是,我有一百個經濟學家,但他們當中只有一個人講的是真話,可每一次都不是同一個人!
誰都知道美國的經濟學水平是世界第一的,幾乎所有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都是美國的經濟學教授。但是,就這么個經濟學如此牛X的國家,現在已經接近破產了,不久前政府還關門大吉。那么美國的經濟學家有沒有想出什么解決方案?似乎沒有,他們只有一個最簡單直接的方案——“殺光中國人(你可以百度一下這個典故)”?磥斫洕鷮W家把美國人忽悠的不輕。
《自然》雜志曾經發表了一篇關于經濟學的文章——《經濟學需要一場科學革命》,其作者是一位物理學家,文章提出了一個很嚴峻的問題,相對于物理學在最近數百年來的無數次成功而言,經濟學的成功數量少得可憐。經濟學家們提出了大量完美的數學模型來解釋世界,但問題是這些模型沒有一個能夠預言出大蕭條,更別提08年的金融海嘯和經濟危機了。經濟學家RobertNelson在其著作《作為宗教的經濟學》中指出,市場已經被人們神圣化了,變成了一個宗教信仰問題。經濟學還處于中世紀,支撐它的不是事實證據,而是信仰和各種教條。不同派別的經濟學家,互相將對方視作“異教徒”。
對于老百姓來說,他們并不關心這些學術化的經濟學,他們需要的是能夠指導自己生活的經濟學。滿嘴數學公式的經濟學家在老百姓中是沒有市場的。但是你知道嗎,這些通俗經濟學家的立身之本,就是忽悠人。
讓我們設想有這么兩個經濟學家。某甲告訴你,經濟出大問題了,馬上樓市就要崩盤,地方政府就要破產了!經濟危機一觸即發啦!某乙告訴你,經濟沒啥大問題,大家該干嘛干嘛,散了吧,早點回家洗洗睡吧。你覺得哪個經濟學家的出場費更高一些?毫無疑問是某甲,老百姓不會花錢讓你告訴他天下太平,他們覺得這個錢花了不值。如果你告訴老百姓馬上就要出事了,他們就會覺得這錢花的值,同時稱你為有良心的經濟學家。這就是人的心態。
著名的通俗經濟學家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贊他的人多,罵他的人更多。贊他的人會說此人是有良心的經濟學家,懂得為老百姓代言;而罵他的人則抓住此人連續的預測失敗記錄嘲諷他。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很簡單:多數人都是非常自我非常固執的動物,他們上網可不是為了接受你的教育,而只是為了給他固有的想法尋找支持。粉絲喜歡你,并不是因為你講的東西有道理,而是因為你的觀點恰好和他想的一致,所以經濟學家的名聲和水平之間毫無關系。出名的關鍵不是你的理論如何有道理,而是你能夠天天月月年年的重復一個觀點,且這個觀點本身就很有市場。
如果這個世界只有大忽悠才活得滋潤的話,那一定是傻子太多了,所以我告訴老同學,自己投資失誤了,就不能怪經濟學家騙了你。人家那么說,是因為底下的觀眾需要他這么說,否則觀眾就不給錢了。這本質上是上面的在演戲,下面的在看戲,所以你就不要入戲太深了,自己別真的去信呀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62382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