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創業從練攤起步
2013-10-30
在前不久舉行的高校畢業生公益性招聘會上,創業項目展區受到了很多大學生創業者的青睞。“陶妃”陶瓷首飾的展位前擠滿了人,創始人劉洋一邊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產品,一邊向有意者詳細解釋加盟方式。
劉洋是個白白凈凈、秀氣的小姑娘,乍一看很難讓人把她和艱苦創業聯系在一起,可是一說起自己的經歷和產品,她頭頭是道,儼然是一名小“企業家”。
劉洋是中國美術學院裝飾設計專業的畢業生。2008年畢業后,自己創業做起了陶瓷首飾,創立了“陶妃”品牌。如今,這個品牌已經小有名氣。
說起當初的創業經歷,劉洋至今記憶猶新。大學快畢業時的一次社會實踐,劉洋第一次接觸到陶瓷首飾,一直很喜歡首飾設計的她發現陶瓷首飾銷路不錯,便萌生了自己制作的念頭。“我們學的專業就業率不高,那年正好爆發金融危機,找工作比較困難。”劉洋說,既然工作不好找,不如自己創業。
在與劉洋的交談中,記者發現她家里條件不錯,“讓家里幫忙找個工作,不是很好嗎?”記者問道。“大學畢業了,我不能再依靠家里,拿父母的錢了。”劉洋的回答很直接,她從來沒想過大學畢業后還要靠父母。2008年7月,剛剛畢業的劉洋懷揣著自己積攢下來的3000多元錢,只身一人來到江西景德鎮,開始了她的創業之路。
“景德鎮制作瓷器的材料、設備都齊全,東西也便宜,這樣制作出來成本就低。”景德鎮可能是大多數從事陶藝制作的人都去過的地方。可萬事開頭難。雖然景德鎮資源豐富,但雜亂的市場,艱苦的生活條件,對劉洋這個從小生活在父母羽翼下、沒吃過苦的杭州小姑娘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
景德鎮材料、設備很多,卻全都分散在各個市場,需要自己一樣一樣去找。正值酷暑,劉洋每天頂著烈日跑市場,不一會就熱得汗流浹背,臉曬得通紅。更要命的是,為了省錢,她租了一間租金150元一個月的房間,房間里除了床,幾乎什么都沒有。白天太陽烘烤后,整個房間像個蒸籠,潑水、吹電扇都沒用,常常在半夜被熱醒。
半夜睡不著,劉洋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也曾想放棄。“可是,做陶瓷首飾是我的理想,已經來這里這么久了,眼看產品就要做出來了,不能在這個時候放棄。”劉洋咬了咬牙。兩個月后,她的第一批產品終于出爐了。“當你看到自己的產品時,真的,感覺一切辛苦都值得。”
帶著產品,劉洋回到杭州,怎么將這些產品推銷出去,是她接下來要直面的問題。在熱鬧的吳山夜市,劉洋向一個攤主租了10天的攤位。
有了攤位,卻不知怎么開口。“總感覺放不下面子,不好意思叫賣。”每天晚上,看著行人在攤位前來來往往,劉洋就是開不了口,只有顧客前來詢問時,她才會跟人家說話,基本上是一問一答。兩天下來,她的攤位一直很冷清。
“攤位只租了10天,這不是在浪費時間嗎?”劉洋明白,必須改變現狀。她默默地看著隔壁攤位的攤主,開始學著他們叫賣的方式,最后終于鼓足勇氣,喊了出來:“過來看看我們的陶瓷飾品,都是自己設計的,獨一無二。”這一喊,真的吸引了很多顧客,她還主動介紹起產品的樣式、制作工藝。劉洋的改變確實有了成效,顧客越來越多,10天下來,居然賣了3000多元。更令她欣喜的是,有客戶提出要向她進貨。
這次練攤,讓劉洋賺到了第一桶金,而對她來說,更重要的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之后,劉洋主動聯系大學生創業市集,在那里擺出了長期的攤位,后來還開起了店,注冊了公司,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年利潤可達幾十萬元。
“大學生創業,首先要選好項目,選一個自己了解和熱愛的事業。其次,不要怕吃苦,堅持很重要。”劉洋表示,保持好心態很重要,創業是艱苦的,一定會碰到很多挫折和難題,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和承受能力,遇見挫折就放棄,創業肯定難以成功。
-記者手記
這是記者第3次和劉洋接觸。對于很多大學生創業者來說,劉洋是比較幸運的,沒有走太多彎路。但這些都離不開她強烈的創業信念。盡管她的父母一開始反對,卻從來沒有動搖過她創業的決心。創業初期吃了很多苦,但她一直堅持著。
如今,對于很多80后、90后的大學畢業生來說,“吃不起苦”、“經不起挫折”好像成了一種通病,實際上,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大學畢業生應該明白,創業不可能一蹴而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多一份堅持,成功也許就在不遠處。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62525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