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敏:中國管理教父
所有的傳奇都要從1984年35歲的青島冰箱廠廠長張瑞敏的一項規定開始——不許隨地大小便。
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另一件事情是,一年后張廠長怒砸本廠冰箱:一位朋友從他的廠里勉強買走了一臺冰箱。朋友走后,經檢查,張瑞敏發現庫房里的400多臺冰箱中有76臺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在物資缺乏的年代,即便是次品依然有大量的需求,但張瑞敏說:“我要是允許把這76臺冰箱賣了,就等于允許你們明天再生產760臺這樣的冰箱。”
他宣布,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誰干的誰來砸,并掄起大錘親手砸了第一錘。
很多這樣的故事直接揭示了張瑞敏的思路——把管理做好。
事實上,海爾走到今天,很難說清最大優點是什么。但至少有一點,從來沒有人懷疑過——張瑞敏是中國最優秀的管理大師。
在管理實踐中,張瑞敏開創了海爾特色的管理模式——從“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個人都面向市場的市場鏈管理,到“人單合一”的發展模式,再到“卓越運營”的商業模式。
到目前為止,先后有美國的哈佛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法國的歐洲管理學院、日本神戶大學等商學院做了16個案例,涉及海爾的企業兼并、財務管理、企業文化等方面,特別是頗具權威的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為海爾做的“市場鏈”案例已被納入歐盟案例庫。
用一個例子就能充分說明張瑞敏對自己管理思想的自信:紅星電器廠原是生產洗衣機的工廠,被海爾兼并時凈資產只有一個億,但虧損為2.5億,兼并后海爾只派了三個人去,員工還是原來的員工,設備還是原來的設備,兼并當月虧損700萬,第二個月減虧,到第五個月即盈利100余萬。后來,這個案例便成了哈佛大學教授研究的對象,即“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案例。
類似的案例有很多,就像是張瑞敏的管理理論一樣多:“休克魚療法”、“斜坡理論”、“五星級服務”……
在進軍海外市場的過程中,張瑞敏的理論依然有著自己的特色。中國企業家通常是靠先走越南、印度這樣的第三世界國家起步,走“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革命式發展道路。張瑞敏卻直接把目光盯住美國市場。
他說:“非要爭論在美國設廠好不好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單憑爭論本身永遠不會出結果,不如我一定要把它做出一個結果。就像德魯克說的,管理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結果。你的邏輯對,我的結果對了,你的邏輯就沒有意義。”
在央視的經濟人物典禮上,他說:“我有一個愿望,如果我遇到韋爾奇,我會向他請教。”
可當韋爾奇真來中國和企業家交流時,他卻又缺席了。有人問他為什么,張瑞敏回答:“就是聽貝克漢姆講三天三夜,也解決不了中國足球上不去的難題。”
張是老三屆的知青,說出這樣的話一點都不奇怪,就像他的理論帶有濃濃的中國特色一樣,很多他這個時代的企業家都被打上了毛的烙印,即便是他們從來沒有覺察過。
有人問過張瑞敏,你的偶像是誰?他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松下幸之助。這位松下公司的創始人有著“經營之神”的美譽。
其實,張瑞敏今天的成功和30年前另一位偉人的一句話有關:1978年10月,鄧小平赴日本訪問,參觀松下電器展覽室時,講解員把一盤燒麥用微波爐加熱后,請鄧小平觀看。誰都沒有想到,鄧拿起一個燒麥看了一下放到嘴里,令人們大吃一驚。他邊吃邊說:味道不錯,微波爐很好。
隨后他說了那句影響中國企業家的話:“你講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就要比人家管理得更好。”
張瑞敏的成功證明了中國人也能做好管理。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