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展:中國面料“師夷長技”
面料展:欣賞對手,中國面料“師夷長技”
在2009年秋冬面料博覽會上,最讓中國企業難忘的恐怕是人聲鼎沸的國際展臺了,中國企業趕超了多年,自身的魅力依然難以盡情釋放。
“我們要學會欣賞對手,并勇于趕超對手。”浙江達利絲綢總經理林平在參觀后強調,“我們需要學習的太多了,國外展團更多是趨勢性的東西,而我們卻收獲著實實在在的訂單。”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面料博覽會的現實意義遠遠大于國外展商,但國外展商的設計理念以及趨勢構想卻是中國企業難以企及的。
推崇為了趕超
在意大利展館,許多公司的面料不論是在工藝技術上還是在創意理念上都堪稱完美。
意大利Oltolina公司專業生產80~200支的全棉襯衫面料,優良的面料質地加上顏色的多端變化,幻化出天藍、冰花色、雪花白、瑪瑙黑、星星藍等多種款式。該公司推出的新品系列采用最精細的羊毛和棉混紡,經過染色、清洗等步驟,使布料表面變得光亮、牢固、高雅,并且充滿現代感。
Successori Reda Spa公司是一家從事高級男裝羊毛面料的家族企業。據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面料新品一直本著對品質的關注和對自然的尊重原則。公司研究調查表明: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個體、環保和傳統,所以此次公司新品的發布融入了這些理念。就拿這次公司參展的新型羊毛與大豆混紡面料為例,該織物富有彈性、經久耐穿、舒適透氣,既保留了羊毛的熱隔絕性能,也保留了大豆纖維的吸濕、透氣、親膚等自然功能。這位負責人談到:“公司對環保一直有著堅定的立場,在面料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化學試劑的使用,最大程度上保證成品的自然特性,確保穿著的安全和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最小污染。”
而在韓國館,記者明顯感覺到化纖面料是其強項。“我們有一款蕾絲襯衫,用的就是韓國面料,手感、光澤,都不是國產面料能比得上的。”廣東蚨意紡織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承戰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在亞洲,日本的面料產業實力是最強的,但是價格太貴,他們的產品獨占高端市場,法國、意大利的就更貴了。韓國面料價格基本上是日本的1/3。質量好價格相對較低是很多國內企業選擇韓國面料的首要原因。”
在采訪中,許多企業負責人都告訴記者,產品的同質化是服裝企業不愿購買國產面料的原因。“大陸的面料重復率太高,隨便拿一款面料出來,十幾家公司都有。”林承戰這樣說。企業如果需要選用高檔的面料,大部分都會考慮進口,而韓國面料獨特的設計也使得國內企業很難效仿他們的產品。
在國外展區,記者碰到了多位面料大牌企業家,比如江蘇盛虹化纖公司董事長繆漢根、江蘇箭鹿毛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年、浙江耀光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躍江等,在他們看來,長三角、珠三角幾乎到處都是生產面料的廠家,做出口的也很多。由于生產能力、設備相差無幾,產品也差不多,要想多賣產品,就只能靠降價來吸引客戶,這樣使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難以有更多的資金用于技術設備更新和新產品的研制開發。另外,面料設計滯后是制約國內服裝業發展的瓶頸。有數據顯示,中國進出口服裝面料在貨值上大體相當。其中,51%的進口服裝面料屬于進料加工,45%屬于來料加工。如果單從數量看,國產服裝面料完全能夠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但在質量、手感及圖案設計等方面卻與進口面料尚有很大差距。
面對咄咄逼人的國外面料生產商,中國的面料生產企業卻因質量不高、科技含量低、花色品種缺乏創新而顯得底氣不足。
“正視差距才能有所提升,埋頭學習為了趕超對手。”在這些企業家看來,學習國外同行已經大于展示新品的意義。而實際上,許多面料企業在設備織造、技術研發等方面已經領先國際同行,并且取得不斐的業績。
從失衡到抗衡
林平在分析時一針見血地說:“歸根結底是我們消化吸收再創造的能力不強。”他舉例說,我國80%以上技術改造投資用來引進技術、引進設備,用于獲得專利使用許可、售后服務及咨詢方面的費用僅占9%、5%和3%。消化吸收再創造的比例是1∶0.08。即花1元錢引進設備,僅花8分錢進行消化吸收再創造,結果是相同的技術和設備重復引進,造成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的狀態。日本和韓國消化吸收再創造的比例是1∶5和1∶8,即花1元錢引進技術和設備,要花5元~8元進行再創造,引進設備僅限1臺。技術發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結果實現了跨越式騰飛。
這個道理,中國面料業界不是不懂,只是在前行的道路上摸索得太長。只有領軍面料企業才逐漸擺脫了失衡的狀態,形成與國際面料巨頭相抗衡的局面。比如陽光、三毛、如意等,在國際上的口碑也是擲地有聲。
今天,國內企業在面料展上推出的用羊毛延伸技術生產的面料,可以說正在逐漸擺脫盲目的跟從,走自主開發之路。如湖北美倉公司用羊毛延伸技術加工的纖維,其長度為原來羊毛的1.5倍,細度為原來的80%,手感接近羊絨。而這一加工技術不僅解決了原料問題,還使原有的加工技術和產品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批面料企業近幾年開發的高檔滌綸長絲仿真面料、棉抗皺免燙面料、高檔針織服裝面料、綠色環保面料等,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這標志著國產面料的技術含量和競爭能力在提高,同時也為服裝行業提高國產面料的使用率打下了基礎。
展會上,許多面料企業家在回首自己的面料拓展之路時,大都總結了三個階段:一是從盲目跟從到自主開發,二是從追隨時尚到貼近市場,三是從被動競爭到走出國門。這是探路者在前行道路上的心血結晶,也是激勵后來者的寶貴經驗。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暌違3年再啟航,上海時尚家居生活展與您相逢在金秋9月
...
秋季紡博會“數字紡博”系列活動圓滿收官,期待明年再見!
2022年11月18日下午,為期三天的2022第24屆中國紹興柯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秋季)成功落下帷幕。本次展會“專業、...
聚力向新 載譽滿滿 第四屆中國紡織新材料展圓滿閉幕
探訪纖維高地,打通產業對接,8月12日-14日,第四屆中國紡織新材料展在紹興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紡織上游新材料領域專業...
新型纖維搶先看,第四屆中國紡織新材料展開幕在即!
第四屆中國紡織新材料展將于8月9-11日在紹興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紡織上游新材料領域專業型展會,該展立足紹興柯橋紡織產...
云下南洋,2022柯橋布商云商展即將登陸印尼站
為助力紡織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拓展外貿空間,“絲路柯橋·直播全球”柯橋布商云商展將于7月26-28日登陸印度尼西亞。本次活...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