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藝絲綢遲樹發的“絲綢之路”
如今,不少絲綢企業處于生產經營的嚴冬,然而順藝絲綢卻是風景這邊獨好。遲樹發告訴記者,由于堅持科學管理,不斷開發新產品,積極調整市場結構,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市場萎縮的情況下,順藝絲綢出口額達到1500萬美元,比2007年增長了20%,企業年銷售額達3億元。
針刺無紡絲綿使100%蠶絲被不再高不可攀
即使在金融危機肆虐全球的時候,絲綢床上用品、特別是蠶絲被依然出現了大幅增長的態勢。今年1~2月,蠶絲被產量同比猛增了275.74%。但與此同時,市場上蠶絲被含量名不符實的反映也不絕于耳。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將蠶絲與其他纖維混紡作為填充物,但又標高蠶絲含量,令消費者無所適從,市場秩序亟待整頓。
針對消費者對絲綢制品的需求和目前的市場現狀,順藝絲綢加強科技開發力度,通過蠶絲針刺無紡布等自主創新的產品,既提高了蠶絲制品的品質,增強了其功能性,又有效降低了成本,極大滿足了用戶的需求。
據遲樹發介紹,用傳統工藝加工蠶絲產品,將有40%~50%的絲膠流失,蠶絲的原有特性也無法完整保存,而順藝絲綢研發的蠶絲針刺無紡布,將純天然蠶絲原料,用蠶絲新型精練技術和絲膠固化技術加工,形成了具有柔軟、透氣特性的平面結構新型纖維制品。這種新的蠶絲制品,絲膠基本不流失,保持了原有特性,有效達到了蠶絲制品不板結、不發黃、防蟲蛀、壽命長的特點。
再回到蠶絲被的話題。用這種工藝制成的針刺無紡絲綿作為蠶絲被的填充物,保證了蠶絲被純天然、蓬松柔軟、透氣保暖的特性,而且還打破了傳統蠶絲被不能用水洗的歷史。江蘇省纖維檢驗所最新檢測報告表明,這種100%桑蠶絲針刺無紡絲綿,透氣性相當于亞麻,保暖性相當于羽絨。
更重要的是,這使100%蠶絲被的成本降低了很多。據遲樹發介紹,針刺無紡絲綿成本價每噸僅為6萬元,用它作為填充物制成的空調被,在保證百分之百蠶絲基礎上,價格僅為同類傳統產品的一半。高貴而不貴,這使純絲綢制品真正成為普通市民可以消費得起的綠色產品。
積極調整創新順藝絲綢夯實核心競爭力
蠶絲針刺無紡布技術的研發促進了絲綢纖維材料的創新,大大提升了蠶絲的適用性,改變了蠶絲僅能用作服飾、家紡的單一用途,可以廣泛應用于美容護膚、衛生保健、飲用過濾、服裝、床上用品、醫用紡織品和嬰幼兒用品等多個領域,提高了絲綢產業科技水平和深加工水平。
江蘇順藝絲綢有限責任公司也正在借此拳頭產品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夯實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絲綢纖維材料創新大有可為。要做的事太多了,研發工藝技術、培育市場、做強品牌……擺在順藝眼前的是一個廣闊的未來,我們要努力走得更穩更遠。”
回首往事,從一個政府機關的普通司機,到一個擁有千名員工的企業家;從一個10人的虧損小公司,發展為國內絲綢業的知名企業,遲樹發和他的南京江寧順達實業公司(江蘇順藝絲綢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的“絲綢之路”具有頗多傳奇色彩。憑著不服輸的個性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遲樹發把一個由南京江寧繅絲總廠改制后的股份制企業帶上了正軌,成為一家集種桑養蠶、繭絲綢生產和出口貿易為一體的農工貿絲綢企業。董事長遲樹發也從一個外行變成一個十足的行內人,現任中國絲綢協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絲綢協會常務理事等職務。
“科學管理,新品開發,引進人才,是順藝絲綢的發展之路。”遲樹發的治企心經看似簡單,實際上道出了企業作為市場主體自強克難的樸素真理。去年,國內廠絲價格起伏較大,全球金融危機也給企業帶來一些新的挑戰。但遲樹發說,不管市場風云如何變幻,主動調整,積極創新,永遠是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要做好的事。在金融危機使傳統出口市場需求萎縮的情況下,順藝絲綢及時調整了出口結構,加大了內銷產品的比重,并將出口市場由歐美、日本向印度、巴基斯坦等國轉移。與此同時,堅持技術創新,在適銷對路的產品上下大力氣,正是順藝絲綢保持增長的核心競爭力。
抓住創意與文化絲綢企業謀求品質未來
通過不懈努力,目前順藝絲綢實力雄厚,擁有3萬多畝桑園基地,分布在江寧、南通、湖北等地;下屬南京繭絲經營公司、南京銅山繅絲廠、南京江寧捻線廠、如皋順達制絲有限公司、湖北英山順達制絲公司、重慶達馳絲綢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經營實體。公司生產經營桑蠶繭、白廠絲、捻線絲、絹絲、地毯絲、色絲、真絲面料、蠶絲無紡布、蠶絲被和真絲家紡系列產品,并且擁有了自己的“順藝”品牌。目前,順藝絲綢公司兩絲產品年生產達1000噸規模,在全國同行業中居領先地位。2008年,企業捻線絲產量居全國第4名。公司擁有固定資產2億多元,年銷售額3億多元,年出口創匯達1500萬美元。
在實力的基礎上,遲樹發把未來發展的目光落在創意與文化產業上。他現在胸中的企業發展藍圖,一是成立文化產業公司,從推廣絲綢文化的高度籌謀更大發展;二是搞桑蠶生態園,利用擁有的桑園基地,豐富綠色農工貿產業。遲樹發告訴記者,目前恰逢企業總部所在地南京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春風,順藝絲綢將掀起一個“萬人養蠶科普活動”,加大對絲綢這一傳統產業的宣傳力度,近而將絲綢文化這一中國民族的瑰寶普及給成千上萬個孩子和家庭。
胸中有溝壑,方能下筆誦千言。從遲樹發的所思所為看去,絲綢行業的品質未來已潛藏于一批先知先覺的絲綢企業家胸中。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