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個“布藝福” 喜中有愁
布貼畫,原名宮廷補繡,又叫布堆畫、布貼花、布摞花,還叫撥花,是一種以布料為原料,以剪刀代替畫筆粘貼而成的裝飾畫。它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質地、不同形狀的布塊,通過布縫和補花布飾工藝,創造出具有浮雕感的手工藝作品。
自小愛做手工的徐大姐,在下崗之后,將愛好發展為事業,成立了衢州城區第一家布藝畫廊。如今,手持多達30萬個“布藝福”訂單的她,想找一批志同道合的農村姐妹,一起創事業。
手工布藝尋找農村姐妹
在市區坊門街百歲苑77號,有一家名叫“七彩布藝畫廊”的小店。小店布置簡單,卻名副其實:三面墻被各色布貼畫擠得滿滿當當。古代仕女、民俗生活、動物、花卉和各種吉祥圖案的布貼畫,風格樸拙,色彩濃郁,散發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店主徐大姐每天坐在店內,認真地伏案作畫,客人進店隨意參觀,就像在畫廊賞畫。
徐大姐名叫徐琴仙,今年44歲,曾是一名紡織工人,多年前下崗。失業后的徐大姐多次再就業,但均未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卻對自己自小鐘愛的女紅上了癮。“用毛線編織洋娃娃,用布頭縫制小布偶,做這些事情我可以做到半夜三更,一點兒也不覺得累。”徐琴仙說,在愛好的牽引下,她接觸到了布貼畫,從此一發不可收,決心將愛好做成自己的事業。
兩個月前,徐琴仙找了店面,以店為家開起這間布藝畫廊。更讓她欣喜的是,不多久,她接到一個來自日本的訂單:加工制作30萬個布貼的“福”字。徐大姐又喜又愁:喜的是將愛好做成事業的夢想正一點點實現,愁的是要完成這批訂單的人手缺口比較大,一下子難以找到那么多人。
“以前都是農民朋友來求助,現在是我來向農民朋友尋求幫助。”5月4日,徐大姐打進本欄目熱線。
加工“福”字只是開始
鄉村呼喚變成城市需求,不變的是《城鄉對話》欄目服務三農,在城鄉間架起溝通的橋梁的宗旨。
5月7日,帶著徐大姐尋找伙伴、帶領農村賦閑姐妹共同創業的急切心情,記者找到了柯城區華墅鄉柴家村。“村里賦閑婦女很多,上半年做了一段時間來料加工,現在正處斷貨期。有的婦女都已經急得丟下小孩出門打工了。”村支書陳建英聽說這一情況后,覺得機會難得,當即要求去畫廊與徐琴仙面談。
徐琴仙拿出一個黃底紅字的布藝“福”樣品,向陳建英介紹訂單的基本情況:“先用紙板剪出筆劃,墊上棉花后用布片包好,然后拼貼成字。一般三五天就能學會。”徐琴仙說,按照質量標準加工完成一個“福”字,可以得到7元錢的加工費。做熟練的人一天能賺30多元。徐琴仙說,加工“福”字只是開始,她希望能找到一批喜愛女紅的農村姐妹,和她一起完成以后的訂單。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