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蜀繡藝術館振興產業

第二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召開期間,全球最大的蜀繡藝術館在蜀繡之鄉──郫縣安靖鎮正式開館,代表蜀繡技藝最高水平的鎮館之寶「雙面三異繡──文君.熊貓」也首次亮相。蜀繡傳承人表示,蜀繡的振興迫在眉睫。
蜀繡又稱川繡,始源于周、興于漢、盛于唐,是以郫縣安靖鎮為發源地,以成都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歷史上產于以郫縣為中心的周邊地區。在漢代,成都的織錦業就很發達,朝廷專門設置錦官管理,因此成都又稱「錦城」。歷史上,蜀繡與蘇繡、湘繡、粵繡一道被譽為「四大繡種」。
行業萎縮風光不在
郫縣相關負責人坦言,蜀繡經過多年的傳承和發展,卻始終無法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行業還呈現出逐漸萎縮之態,風光不再。而蘇繡卻一直風頭不減,湘繡也異軍突起,都走在了前面。
「就去年而言,郫縣蜀繡產業經濟效益較低,要做大這塊產業市場,必須在沿襲既有藝術珍藏品刺繡的同時,設計符合市場需求的家紡圖樣及產品、旅游產品。」郫縣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蜀繡最匱乏的,就是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技術的融合。
成都市科技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丁小斌分析,中國「四大名繡」中,蜀繡的針法最為豐富,多達12類130余種,但就目前而言,與其它三大名繡比較起來,蜀繡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尚處于空白。
四大名繡匯聚一館
郫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彭賦桂也認為,目前蜀繡技術標準及行業標準尚屬空白。「蜀繡面臨著各種制約發展的因素,振興蜀繡產業的發展,已經是迫在眉睫。」
為搶占蜀繡藝術的制高點,郫縣投資逾2000萬元,籌建了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四川天府蜀繡藝術館,全面展示從清朝以來蜀繡的歷史發展、蜀繡作品、蜀繡文物、制作工藝、產品創新、人文內涵和產業發展前景等。
目前館藏蜀繡作品1000多件,其中蜀繡精品就達200多件,很多藏品都是業內絕版,從未在公開場合展示過。
據悉,蜀繡藝術館內有一個特別的亮點:蜀繡、蘇繡、湘繡、粵繡「四大名繡」齊聚一堂,代表各個繡種的作品、文物、技藝,讓觀眾沉浸在中國絲繡的美輪美奐中。工作人員表示,這是為了全方位、多視角、立體的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大名繡」的歷史風采和產業發展前景。
戰略聯盟開班培訓
除籌建蜀繡藝術館外,成都市還通過成立蜀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產學研戰略聯盟,將瞄準蜀繡工藝技術、針法技術、產品創新設計等領域,以現代工程技術改造傳統蜀繡產業,讓傳統的巴蜀名繡汲取養分再發展。
彭賦桂說,「我們正在嘗試與高校合作,通過計算機技術,將部分成熟的蜀繡作品刺繡工藝轉化成數字處理技術,進行刺繡數字化開發,這在業界尚無先例可循。」
同時,隨著工程技術中心的成立,蜀繡助理設計師、蜀繡工藝技師、繡娘培訓計劃也同期啟動。由企業、科技服務中心聯合開設的繡娘技師培訓班已經開班,今后每年,當地政府將計劃培養技術人員15人、培訓熟練工人100名、繡女100名。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