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地毯博物館在和田開館
充滿歷史、人文色彩的地毯、各類工藝、織染材料匯聚一地,國內首家地毯博物館17日在新疆和田市浙江工業園開館并正式對外開放。
和田地毯博物館開館儀式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司馬義·艾買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胡偉為地毯博物館開館揭牌
地毯博物館總投資280萬元,建筑面積840平方米,布展面積460平方米,是地方專業性工藝品博物館,收藏地毯精品和古今和田地毯相關圖片、資料、實物展品80余件,全方位、多視角展示了和田地毯的歷史淵源、用途、類型特征、織造工藝和發展趨勢,向參觀者打開了一扇了解和田地毯歷史發展的科學之窗。
港澳游客爭相購買和田地毯
在展館中,很多人圍在一幅名為《中國現勢新地圖》的地毯前仔細辨別,地毯織出了當時中國各省區分布,底端標示此圖是時任皮山縣縣長劉學漢1949年所贈。另一面墻上展柜里市織染羊毛所用的礦物和植物染料,其中植物染料幾乎無所不包,有沙棗樹皮、石榴皮、玫瑰的花和籽、紅柳根等常見植物。
中國現勢新地圖
地毯博物館分為和田地毯的歷史地位和現實價值、編織工藝和種類、榮譽殿堂、富民之路四大板塊,陳列的均是各個時期的和田地毯精品。館內除了展示和田地毯的主要織造地區、織造方法外,還對和田地毯的9種圖案、內容進行了描述,包括阿娜古麗努斯卡(石榴花式)、夏姆努卡斯(蠟花式)、伊朗努卡斯(波斯式)、卡斯曼勒努卡斯(散點排列式)、艾迪努卡斯(藝術式)、加依乃瑪孜努卡斯(拜墊式)等。
和田地毯發展的形成階段
據了解,手工羊毛地毯在和田地區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在春秋戰國時期地毯織造已具雛形。目前地毯已成為和田支柱產業,2008年和田地區發展地毯業的鄉鎮達到28個,占鄉鎮總數的近1/3,從業人員5.8萬人,地毯年產量90.97萬平方米,年產值5億元。(高精雅)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