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紡織歷經風雨現彩虹
到河北保定高陽縣史家佐村采訪,記者發現,這個只有1600多人的紡織專業村是一派繁忙景象:該村今年新建、擴建12家企業,新增織機100多臺,其中有4臺為國內最先進織機,新增就業人員1300多名。周邊博野、清苑等地6300多人在這里就業。今年上半年該村紡織業總產值近億元。
史家佐村是高陽紡織產業的一個縮影。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紡織企業占到規模企業80%以上的高陽縣卻逆勢而上,發展勢頭迅猛。今年前10個月,該縣紡織業實現銷售收入134億元,紡織業增加值近28億元,出口創匯1.2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5%、21.6%和18.4%。
危中見機抓提升
高陽是“中國紡織基地縣”,該縣30.5萬人口中涉及紡織的從業人員達16萬人,年產毛線2.4萬噸、毛巾被35億條、毛毯3000萬條,分別占全國年產量38.8%、25%和26%,堪稱三個全國第一。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高陽縣有30%企業停產,一半企業開工不足。面對困境,高陽縣委、縣政府并沒有驚慌失措,而是辯證地加以分析:像高陽這樣自發成長起來的產業結構,落后產能不在少數,國際金融危機正好是一次有揚有棄的機遇,只有抓住機遇淘汰落后產能,推動企業升級改造,才能使高陽的傳統產業變成朝陽產業。
為此,高陽縣出臺了《實施二次創業加快中國北方紡織強縣建設的暫行規定》,規劃了高陽縣紡織產業技術升級路線圖,并選擇10—20家重點骨干企業,實施政策傾斜,從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勵其盡快成長壯大。為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困難,高陽縣政府采取銀企對接互助、政府擔保貸款、鼓勵上市融資或發行企業債券等策略,幫助20多家企業實現融資2億多元,為產業提升提供了資金保障。
節本增效抓集聚
產品競爭,說到底就是質量和價格的競爭。實現產業集聚,是有效提升質量、降低成本的關鍵環節。高陽縣委、縣政府把建設大園區、促進大發展、實現大突破作為整體突破的抓手,提出了“以產業支撐園區,依托園區擴張規模”的發展模式,設計了“一軸兩翼”大園區整體發展框架。
為了實現優勢資源的優化配置,高陽縣政府專門出資填平了該縣于堤村230畝廢棄瓦窯地,建起當地最大的輕紡園區,目前已經有四家規模企業在園區建廠并投入生產。產業園區的建設帶來了高陽紡織業規模集聚競爭力的提升。正是看中這個優勢,京棉集團480臺紡紗設備7萬錠紡紗能力轉移到高陽。僅此一項,就給高陽帶來了1500人的就業崗位和5億元的營業收入。
除促進產業集聚外,高陽還力促資源整合,實現規模發展。高陽瑞春公司長期受產量制約,發展較慢。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期間,該企業整合了500臺零散加工戶的織機,輸出生產原料和管理技術,讓其完成初級產品加工后再由公司統一染色、整理、包裝,產能大幅提升。這一做法得到了三利、萬格等一批紡織龍頭企業和零散加工戶的認同,行業規模擴大了,企業競爭力也得到了加強。
搶占市場抓品牌
高陽縣的紡織企業大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自己生產一件產品費力不少,但別人拿去把商標一貼,價錢立即翻番!
“高陽縣有幾千家毛巾企業,為別人貼牌加工者不在少數,知名度一直不高,如果讓這些企業聯合起來,創品牌走規模化發展之路,高陽紡織產業能走得更遠!”高陽紡織商貿城管委會主任臧哲輝說。
為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高陽成立了毛巾制品監督檢驗中心、紡織品研發管理中心、紡織品信息網絡中心、勞動力培訓中心、物流管理中心五大中心,40余家企業獲得了質量標準體系認證。此外,高陽縣在連續3年舉辦高陽家紡精品展示會的基礎上,還由政府補貼企業走出去參加國內外展會。今年,高陽縣政府又投資50萬元與中國家紡網共建中國毛巾網,70多家高陽毛巾企業已成為該網的會員。目前,高陽已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河北省著名商標11個,河北省優質產品、名牌產品18個,2家企業獲得使用國家“星級”產品標志。
“國際金融危機未見得都是壞事,對高陽紡織產業來說,恰巧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通過結構調整,我們不僅提升了產品檔次,品牌知名度也得到了有效擴展。”高陽縣委書記郭若定說。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