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紡織科技館備受矚目
日前,“武漢科技學院紡織科技館”正式開館。作為目前國內高校唯一以紡織科技為主題的展覽館,該館緊緊圍繞紡織產業鏈,全面展示了紡織工業發展的重點環節和關鍵技術,以及紡織技術和紡織品對其他相關行業的輻射作用,既是對我國紡織科技發展的回顧,也是一種前瞻和展望。
紡織科技館
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國際市場占有率連續十余年位居全球首位;全行業吸納就業人數超過2000萬人,惠及1億農民。武漢科技學院紡織科技館緊緊圍繞紡織產業鏈,從紡織原料、紡紗技術、技術紡織品、染整技術、服裝設計與工程、紡織裝備和紡織經濟與管理等7個方面,分七大展區全面展示了紡織產業發展的重點環節。其中,每一展區都以一個精心設計的主題櫥窗,對展示內容進行非常形象的概述,充分體現了紡織行業的高科技含量、廣闊的應用領域和巨大的發展前景。
“紡織原料”展區在簡要介紹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兩類紡織原料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我國在紡織原料研究方面的突出成果——2008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優質天然高分子材料超細粉體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以及在海藻酸系列功能纖維、聚苯硫醚纖維、構樹纖維等新原料領域的研究開發成果與應用情況。巨大的纖維輪顯示,紡織產品的應用范圍已經大大超越“衣被天下”的民生領域,擴大到航空、航天、水利、農業、交通、醫療等眾多領域,因此,紡織研究也在打破原有的學科和行業界限,相關學科的交叉研究是大勢所趨。正是基于此,武漢科技學院以紡織特色整合理、工、文(藝)、經、管、法、教育等各學科,形成了多學科交叉、相互支撐、相互協調、特色鮮明的6大學科群,即紡織工程與材料學科群、環境與化學化工學科群、機電信息學科群、理學基礎學科群、人文藝術學科群、管理學科群,各學科群呈現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
“紡紗技術”展區首先分析了環錠紡、自由端紡紗等常規紡紗技術及其不足,詳細介紹了武漢科技學院徐衛林教授主持研發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復合紡紗技術”及其四大創新、四大突破,并通過與環錠紡技術的對比,凸顯了嵌入紡技術的先進性。這項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杜鈺洲會長盛贊為“對傳統紡紗技術一次革命性突破”的技術,獲得了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此外,該展區還展示了武漢科技學院自主研發的柔潔紡技術、無PVA上漿技術等原創性紡紗、漿紗技術,彰顯出學校在該領域中突出的研究能力。
技術紡織品及功能紡織品方面的研究和產業化,是我國紡織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重點。武漢科技學院開發的花式紗線產品、納米纖維材料及納米功能紡織品、環境友好阻燃、免燙及衛生整理紡織品、單向導濕紡織面料、防水透濕織物、再生塑料基劍麻增強復合建筑模板、秸稈纖維、防血吸蟲病感染防護服、避蚊紡織品等多種功能性高附加值紡織新產品,分別具有保健醫療、防護、軍用、環保、服用等功能,為培育和擴大內需、鞏固和開拓國際市場做出了積極貢獻。此外,該校主持的“苧麻產業發展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究”項目,研究開發育種、栽培技術、收割、脫膠、紡織印染加工、產品開發及綜合利用一條龍產業核心技術與現代化裝備,構建生態產業鏈,以循環經濟模式提高苧麻產業整體技術水平;還牽頭組建了“中國苧麻產業發展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形成從農業到紡織業,從生產過程到生態環境保護,從研究到市場各個環節緊密銜接的現代苧麻產業技術體系。
在紡織產業鏈中,染整技術是對紡織品進行深度加工和精細加工的重要技術,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整個紡織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科學發展水平。同時,由于在加工過程中它需要大量使用化學助劑,所以它也是制污和排污大戶。簡明高效、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再生循環是印染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武漢科技學院在紡織印染清潔生產,紡織品染整加工新工藝、新助劑的研究開發,功能性紡織品助劑的研究與開發等領域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紡織印染廢水的處理及回用這個行業重大技術難題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曾慶福教授發明的“紡織印染廢水微波無極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質處理回用技術”獲得了2009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該技術以無形資產入股創立了項目產業化基地,并應用于棉印染、蠟染、針織、毛巾、苧麻、制線等20多家印染企業。
武漢科技學院連續10年穩居中國時裝院校專業排行榜第一名,被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授予中國“十大時裝名校”榮譽稱號。在“服裝設計與工程”展區,展示了學校在高級時裝設計、制服設計、舞臺服裝設計、染織纖維藝術、服裝數字化等幾個領域的重點成果。其中,用服裝CAD技術、三維立體測量等數字化技術對服裝進行處理,以及通過網絡瀏覽服裝試穿效果的三維服裝虛擬試穿系統等,都是多學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成果,將為電子商務和網絡購物提供巨大支持。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裝備消費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裝備制造國之一。紡織裝備是紡織工業的基礎。武漢科技學院在針織服裝機械、紡紗加捻機械、現代縫繡機械、紡織器材表面處理等方面開展重點研究攻關,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響的技術成果。在紡織經濟與管理領域,該校在產業層面研究紡織品貿易與品牌管理,致力于解決政府關注的紡織經濟問題;在企業層面研究紡織服裝企業戰略管理模式,為地域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泱泱華夏,紡織文明;楚織漢繡,技藝精湛;科技創新,任重道遠;紡織強國,使命在肩。”紡織科技館既是武漢科技學院堅持特色發展、堅持科技創新、堅持產學研結合、建設特色鮮明現代紡織大學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國以先進的技術推進紡織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彰顯了我國在紡織領域的創新技術、創新工藝、創新設計和創新理念。以自主創新、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優化布局為重點,推動紡織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鞏固和加強紡織工業就業惠農的支撐地位,推進我國紡織工業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是紡織科技人員肩負的重任。因此,紡織科技館不僅僅是我國紡織科技成果的展示館,更成為激勵和推動該校紡織及其他學科建設和科研的動力源泉。該館的建成,必將進一步凝聚、整合該校各學科力量,推動學校各學科“聚力”協調發展,對學校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紡織大學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中國經濟網)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