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重點發展石化家紡服裝加工業
合作社+服裝企業=就業孵化園,為產業集聚“添翼”,同時催生民間創業熱潮
成都市已確定彭州重點發展石化和家紡服裝加工業。在剛剛閉幕的彭州市人代會和政協會上,彭州已把“一重一輕”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輕”即家紡服裝加工業。作為彭州支持發展的重大產業,在招商引資方面,必將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
同時,與服裝產業園相輔相成的“家庭車間”,再為產業集聚“添翼”。
光余沖明文/圖
“嗒嗒嗒”,縫紉機快速轉動,針線流暢地沿著枕芯拉鏈壓過。在彭州市致和鎮護國小區名為“家庭車間”的服裝加工點內,護國社區農民陳碧玉熟練地操作縫紉機。“我現在每天已可為枕芯上拉鏈90條了,每個月收入有1000塊錢左右。”陳碧玉對在“家庭車間”上班十分滿意。
“家庭車間”的聚集之力節約之道
在彭州,以華茂服裝產業園、盛泰服裝產業園、萬貫服裝園區為代表的服裝產業在通過商會辦園區模式的帶動下,通過抓大聚小,初步形成“服裝磁場”。目前,僅華茂就入駐企業22家,簽約51家,萬貫入駐100余家,盛泰入駐20家。
通過家紡服裝生產企業的集聚,彭州將打造中國西部家紡服裝之都。其內部布局為“六園四中心”。即家紡產業園、童裝產業園、休閑服裝產業園、綜合服裝產業園、配套產業園和面輔料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商務會展中心、生活服務中心。通過“六園四中心”建設,將形成“以開發為平臺、以產業園為基地、以產業鏈為紐帶、以產業分工為手段、以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為目標”的家紡服裝產業高端。
已到護國“家庭車間”辦廠的成都藝純金剪刀服裝有限公司負責人沈發兵認為,彭州的“家庭車間”,依托巨大的服裝產業鏈,既有集聚效應,也有人才優勢。企業在服裝園區辦廠,用活“家庭車間”資源,既能解決廠房用地問題,又能解決人力資源之需,這樣就能達到投資小、見效快的效果,是企業快速滿足市場供貨要求的十分有效的途徑。金剪刀入駐護國“家庭車間”已半個多月,現在每天都有上百熟練工人在為企業加工手工穿珠,盡管在異地的企業處于拆遷之中,仍保證了產品供求。
金剪刀只是“少量”加工企業,而作為宜家、居比奴、東野,其加工規模堪稱“大批量”。據致和鎮黨委書記曹良富介紹,目前,僅手工穿珠的訂單已接近7萬件,家紡“要多少有多少”。“家庭車間”開業才1個多月,就已經完成12萬件家紡產品的加工。
“家庭車間”開啟彭州創業就業年
經過抗震救災,災后恢復重建,彭州在2010年將基本完成重建任務,災區受災群眾的創業就業成為彭州工作的重中之重,2010年,彭州確定為創業就業年。而護國“家庭車間”即為創業就業的示范。
為了打造“家庭車間”,致和鎮政府在護國社區免費提供了相對集中的實際操作場地供村民使用,免費期3個月。鎮政府目前已提供鋪面29間600余平方米,并計劃用3個月時間總共提供免費鋪面40余間1000余平方米;計劃免費提供100臺電動縫紉機供村民使用,免費期也為3個月。目前已提供70余臺,加上培訓期租用培訓學校的縫紉機,現在總共有138臺縫紉機供村民實際操作。而彭州服裝園區則為農民工源源不斷地提供原材料。政府與園區一道還負責對農民工進行管理和質量監督。這種模式的具體程序為“政府號召、商會培訓、企業認證下單、機器進家庭”。而這一切的管理與運行機構則為“致和國護農業資源經濟專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與四川宜家家紡等3家家紡服裝企業簽定服務外包合作協議。
據了解,護國小區“家庭車間”目前已開辦19個,擁有熟練工人近百人,“實習”工人180人。計劃再用3-6個月時間培訓熟練工人500-1000人,帶動“家庭車間”就業人員2000余人,并用一年時間覆蓋全致和鎮所有村(社區)。
不但如此,彭州計劃輻射周邊四個鄉鎮,在各村委成立“家庭車間”協會。具體內容為家紡協會或企業的專家對社區家庭進行集體培訓,通過園區企業的定單下達系統與社區家庭車間簽訂加工協議,然后,再通過企業的質檢部門進行合格驗收入庫。有關人士認為,這種新模式既為園區企業減負和擴大生產規模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將為推動失地農戶、災后重建土地規模經營后的剩余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就業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時對于工業集中發展后解決鎮域經濟發展出路尋找到一個有效途徑,實現真正的多贏局面。
平臺搭建,人力資源如何形成?答案是商會、培訓機構以及學校。目前,彭州成易培訓學校和彭州百翔培訓學校對護國社區有就業意愿的240余人進行“訂單式培訓”。學校、商會與宜家、居比奴、東野簽定產品加工合同以及人才培訓合同,經商會企業學校考核合格,具備學習合格證以及國家相應資質證書后即成為企業“家庭車間”的工人,從目前工人所從事的基礎加工來看,成為工人難度不大。大多經過15—20天的培訓,便可按照商會與企業的質量標準從事家紡服裝輔料加工。
家紡服裝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當前國內勞動力資源大量缺乏的背景下,彭州如何建立創業就業人才孵化園?
首先要“引”得來,要讓更廣大的群眾參與到“家庭車間”來。護國社區以保底計件的方式確保群眾收入來吸引群眾參與。因為是操作工,在工作之初,收入自然會受影響。專合組織就業以400元保底,工作任務按計件計算,未達到400元的,則保障發夠400元工資,超過400元的,按計件,應發多少就發多少。根據成易培訓學校的經驗,工人在兩個月后就完全可以超過400元,3個月后可達到800—1500元。有穩定收入,自然有吸引力,70多歲的鄭廷英已經堅持手工穿珠1個月了。其次就是“留”得下,讓更廣大的群眾能學會,而且擁有一技之長。靠培訓機構,可以解決短期人才缺乏的困境,但要建成人才資源體系,彭州則依托彭州技工校、彭州市職業中學以及四川大學、成都紡專等高校形成梯度教育機制,即從初級人才延伸到高級人才,按照崗位的不同,通過不同梯度的院校教育,形成各層次的人才體系。彭州職中將開設服裝專業,彭州技工校開通實訓基地,均接受全日制教學,四川大學建立長期的人才培養機制,為能夠“留”得下,更能為“走”得出去而進行中高端人才培養。
“家庭車間”將成為品牌洼地
就像提到浙江義烏小商品交易市場一樣,一提到護國社區,大家就會知道“家紡服裝”、“家庭車間”。通過“家庭車間”普及擴大,彭州將形成家紡服裝的品牌洼地。
彭州市委副書記譚學軍介紹,“家庭車間”要擴大化,必然要進入市場。據了解,彭州西部家紡服裝之都建成后,將匯聚5000家家紡服裝企業,將擁有30萬大軍的產業工人。這些產業工人一是來自各家紡企業自身,一是來自“家庭車間”。而該“家庭車間”有別于企業的標準化廠房,“家庭車間”可以承接企業的來料加工。這給“家庭車間”生存以及走出去既提供了機會,同時也增加了壓力。因此,進入市場是必然。“家庭車間”工人能適應市場,則有更多的企業選中“它”。因此,品牌洼地成為“家庭車間”追求的目標。
致和鎮鎮長段東華介紹,要成為人才資源品牌,首先要成為產業品牌。以產業品牌帶動人才資源品牌。國護專合組織目前十分重視加工質量,只有通過相應的質量標準,才擁有優質的家紡服裝產品。目前,國護專合組織已有多人被留在商會學習,成為質檢人員,成為企業在“家庭車間”的“質檢部主任”。同時,企業也派出質監人員到“家庭車間”進行抽檢,不合格,立即返工。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