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紡造就三星成蘇中百強鎮之首
09年,國內最大的家紡產業基地海門市三星鎮逆市飄紅,實現工業產值250億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2.5萬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1.5萬元。
不久前,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發布報告,素有“華夏繡品第一鎮”“中國家紡繡品名鎮”美譽的海門市三星鎮,在江蘇省百強鄉鎮排名中躍居蘇中地區榜首。
從“地攤市場”到家紡之都
鄉鎮經濟與產業規模緊密相連,鄉鎮發展需要培育優勢產業,優勢產業又將盤活鄉鎮經濟,三星鎮的跨越發展印證了這一點。
三星鎮是家紡產業聚集地,經過數十載的發展,該鎮境內的疊石橋家紡城已經從“地攤市場”成為聞名全國的家紡之都,成為繼美國紐約第五大道和德國法蘭克福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家紡中心。 9000多個固定攤位和門面,3000多家配套企業,創造了總生產規模超過500億元的產業群,在國內“三分天下有其一”,2009年市場總交易額超過300億元。
目前,三星鎮轄區內的家紡企業已有14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50多家,全區已基本實現企業集群化、生產專業化,從原料、紡織、后整理到成品制造已配套成龍,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家紡產業鏈。
正是擁有了如此完備的產業鏈,才使得疊石橋家紡在去年國際金融危機中依然穩定增長。此外,政府及時出手,努力營造優良的企業生態環境,成為家紡產業抵御“寒流”的重要力量。
有人形容,只要有家紡用品的地方,必有“疊石橋”的影子。疊石橋家紡不僅覆蓋全國各大中城市,而且漂洋過海,熱銷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焖俪砷L的家紡產業讓三星鎮擁有了一個省級開發區--海門工業園區,同時成為省民營經濟集群示范區和南通區域經濟核心板塊。
2009年,“疊石橋·中國家紡指數”的全面啟動和全國家紡標準制作市場成員單位的確定,標志著“疊石橋”已成為中國家紡產業創意研發的“風向標”和世界家紡產品市場行情的“晴雨表”。18日,占地606畝、建筑總面積70萬平方米、工程總投資35億元的疊石橋家紡市場三期工程開始對外招商,屆時將形成100平方米營業面積、500億銷售規模。這座全國最大的“家紡航母”,集群和輻射效應將更加明顯。
從“提籃小賣”到跨國經營
10萬人就業,20萬人參與,眼下的疊石橋家紡已經形成千軍萬馬、鋪天蓋地之勢。“個個做生意,人人是老板”,這是對三星人的寫照。 53歲的林西村村民蔡云松,目睹了三星從窮鄉僻壤到蘇中第一鎮的全過程。
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三星因地處海門西北角,交通不暢,加上人多地少,村民的日子過得很艱苦。蔡云松回憶,生活的窮困讓勤勞的村民想著法子找些活補貼家用,一些村民冒著被“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危險而敢于“提籃小賣”。慢慢地,做繡品的村民越來越多。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暖了中國大地,也給三星人帶來了最初的發展機遇。幾部縫紉機,一大堆布料,自己裁剪,自己設計,人手不夠時,再招些外來工幫忙,一年下來,收入開始成百上千的增長。讓蔡云松興奮的是,上世紀90年代初,疊石橋建起了3萬平方米的繡品城,終于告別有“市”無“場”的窘境,大多農戶買來機繡車,生產各種繡花品,同時,將自家生產的家紡產品、原輔材料擺到市場交易,擺脫了肩挑手提,走街串巷,兜售產品的局限。當地繡品市場接近飽和后,包括蔡云松在內的一些有闖勁、頭腦靈活的三星農民把目光盯上了大中城市。
1992年,鄧小平南巡談話解放了三星農民的思想,他們不再滿足于國內市場。1993年,林西村3組村民郁建祥第一個“吃螃蟹”,嘗試出國經營。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老鄉”走出國門。如今,村里九成以上的勞動力經營著家紡業的各類經濟實體,300多個農民加入到了跨國經營行列,在10多個國家辦起了200多家公司。隨著資本的積累,他們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經營領域也從單純的家紡產品貿易拓展到家用電器、瓷器、不銹鋼等商品銷售。這兩年,還陸續有人去嘗試餐飲、旅游等項目的開發。
進入新世紀,完成原始積累的三星人加快了產業規;⒃O備智能化、產品品牌化、營銷網絡化的進程。近年來,當地不斷涌現的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讓“疊石橋”已經成為國內集聚度、檔次最高,研發、創新能力最強的家紡集散基地。
富不忘善,貧不忘恩。勇于爭先、先富起來的一批人,不忘回饋父老,家鄉的教育、文體、扶貧等各項事業都受到過他們的資助。
從偏僻鄉鎮到摩登小城
蘇中第一鎮,是從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等方面對三星鎮作出的綜合評價體系,這是該鎮全力放大家紡產業優勢所取得的績效。而伴隨家紡產業成長的過程中,三星鎮城鎮化水平也已達到70%,實現了由一個鎮變成一座城、一個鄉鎮工業集中區變成省級開發區、農民變成市民的三大轉變。
已成為省新型示范小城鎮、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中心鎮的三星鎮,近年來興建了10萬平方米的三大社區、張謇紡都廣場和沈壽園,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公路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5公里,啟動建設了王個簃紀念館、3000畝葡萄主題公園和當地第一家五星級賓館,同時,啟動了風情步行街、景觀河道的建設。
在村居公共服務中心,他們按照“辦公區域最小化,服務區域最大化,社會效益最優化”的模式,規劃設計了黨政管理、便民服務、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等十大功能中心,積極把城市社區建設的理念引向農村。
目前,全新的12平方公里鎮區規劃業已完成。下一步,三星鎮將以市場建設為龍頭,以工業經濟為主線,城市建設為抓手,強鎮富民為目的,以環境和諧為目標,繼續實施工業化、外向化、城鎮化互動發展戰略,做強做優家紡產業。
海門市政協副主席、海門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三星鎮黨委書記郭輝激情滿懷地說,隨著“海門城市副中心”工程的深入推進,由“鎮”及“城”的進程進一步加快,三星必將更加優美、更加宜居宜商、更加充滿魅力。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