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達:500萬開發寶馬一塊“布”
2011-5-11
2011年,中國汽車內飾市場預期將達到3000億元的總規模,汽車內飾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記者在近期閉幕的2011上海首屆“中國汽車內飾件產業發展論壇”上了解到,多數與會專家認為,汽車內飾成為了競爭的新戰場,這些微小的細節已經成為考核汽車內飾質量的一個相當重要的指標。但是中國汽車內飾企業的現狀并不能盲目樂觀。倘若不盡快完成產品升級換代,大部分中國相關企業也許將在這場全球性的汽車內飾設計大戰中被淘汰。
三塊業務三個功能
據統計,去年中國市場賣出1800萬輛車,上海申達股份有限公司的車用紡織品占其中40%份額,為大海大眾、一汽大眾、上海通用、廣州本田等各大轎車企業生產配套產品。申達雖然已經是行業的“領頭羊”,但他們還希望開拓豪華車市場,把毛利率向上提一倍。據申達股份總經理安秀清介紹,去年申達參與墨西哥灣漏油治理,近期又被德國寶馬總部相中,成為寶馬在華唯一一家沒有外資背景的中國合作企業。
與豪華車企業寶馬合作之初,對方的要求是開發一塊尺寸為60厘米×40厘米的腳踏墊。為了研發這樣一塊“布”,去年一年申達投入近500萬元開發資金,還是沒有完全通過對方要求。為加快開發速度,申達專門在德國慕尼黑設立辦事處,了解對方需求,同時在國內進行各種技術攻關。今年申達開發出的產品終于令德國人刮目相看,寶馬公司全球總裁說:“中國產品與德國產品質量一樣!”一個嶄新的高端市場已經擺在申達股份面前。
“申達股份整整花了7年才徹底完成了傳統紡織業務的退出,現在我們本質上是紡織企業,但同時也是技術和資本密集的新興產業。”安秀清介紹,目前申達有三塊業務——紡織外貿、汽車紡織內飾和紡織新材料,三者都從紡織出發,如同金字塔形層層向上:位于底部的服務貿易體量最大;中間的汽車內飾現階段最賺錢;塔尖的紡織新材料前期投入巨大,但公司認為這塊業務未來成長性最好,潛力最大。越往上走,競爭對手越少,毛利率越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越強,這是申達在轉型中摸索出來的經驗。
2003年申達涉足紡織新材料研發領域,引進第一條生產線就花了8000萬元。這條生產線曾連續4年虧損,但從2007年開始,回報出現。該業務始終高速增長,毛利率是普通紡織外貿企業的4倍多。據公司相關人員介紹,重金引進的生產線,主要生產叫“膜結構”的新型紡織材料。最初申達將膜結構應用于燈箱廣告布、卡車篷布等市場,需求旺盛但毛利一般。去年企業果斷加大研發投入。當時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后,申達的新型膜結構被沒有對策的美國漏油處理部門看中,第一時間向其訂購200萬平方米的“聚氯乙烯圍油欄”,長度達1200公里,相當于企業3個月的產能。
以整車企業為龍頭帶動產業鏈
不少汽車消費者也認為汽車設計大戰的主戰場已經從外型設計轉入汽車內飾的比拼,更希望車內飾能夠更具美觀性、安全性、舒適性以及便利性。中國汽車內飾企業從“價格戰”向“價值戰”轉變,提升品牌內涵、樹立品類優勢顯得尤其重要。
有專家提出,不具備產品開發能力的零部件企業難以適應整車更新換代的要求。從內飾業的發展情況看,那些僅具備按圖紙生產能力的供應商,正在逐步失去市場競爭力。中國制造困擾于品牌影響力弱、技術研發水平低、營銷模式不合理等諸多因素。
汽車內飾通過多種材料和多種生產工藝達到不同的效果,內飾設計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質以及必要的裝飾件等方面既要符合使用功能的需要,又要使內飾風格整體協調,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
汽車內飾的色彩運用除了遵守色彩設計學中的配色平衡的原理之外,也有一些特定的原則和規律。現代汽車內飾設計已突破了原來只采用單一色彩的做法,開始越來越多地運用相近色系中的不同色彩,通過色彩的合理搭配營造汽車內飾豐富的層次感與和諧統一的空間氛圍。汽車內飾顏色對駕駛員的情緒也具有一定的影響,深色內飾能給人穩重、內斂的感覺。雖然選擇內飾顏色會因人而異,但很多車主都不喜歡淺色內飾,因為容易臟、陽光照在上面很晃眼等。深色內飾相對淺色內飾更好打理,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進口車中,標致407、保時捷911Carrera都是深色內飾的代表,而國產車中,一汽大眾高爾夫、一汽奧迪A6也都有深色內飾選擇。
在引進消化國外產品和技術的同時需要理解先進技術的開發理念,不能簡單模仿和應用,必須在掌握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國內擁有自主設計和制造能力的整車企業應該起到引導作用,將創新和滿足可持續發展的思路應用在產品設計和品牌形象的樹立上,形成自己的風格,并通過市場推廣和應用,達到整車企業、內飾件企業和相關產業用紡織品企業的協調發展。
三塊業務三個功能
據統計,去年中國市場賣出1800萬輛車,上海申達股份有限公司的車用紡織品占其中40%份額,為大海大眾、一汽大眾、上海通用、廣州本田等各大轎車企業生產配套產品。申達雖然已經是行業的“領頭羊”,但他們還希望開拓豪華車市場,把毛利率向上提一倍。據申達股份總經理安秀清介紹,去年申達參與墨西哥灣漏油治理,近期又被德國寶馬總部相中,成為寶馬在華唯一一家沒有外資背景的中國合作企業。
與豪華車企業寶馬合作之初,對方的要求是開發一塊尺寸為60厘米×40厘米的腳踏墊。為了研發這樣一塊“布”,去年一年申達投入近500萬元開發資金,還是沒有完全通過對方要求。為加快開發速度,申達專門在德國慕尼黑設立辦事處,了解對方需求,同時在國內進行各種技術攻關。今年申達開發出的產品終于令德國人刮目相看,寶馬公司全球總裁說:“中國產品與德國產品質量一樣!”一個嶄新的高端市場已經擺在申達股份面前。
“申達股份整整花了7年才徹底完成了傳統紡織業務的退出,現在我們本質上是紡織企業,但同時也是技術和資本密集的新興產業。”安秀清介紹,目前申達有三塊業務——紡織外貿、汽車紡織內飾和紡織新材料,三者都從紡織出發,如同金字塔形層層向上:位于底部的服務貿易體量最大;中間的汽車內飾現階段最賺錢;塔尖的紡織新材料前期投入巨大,但公司認為這塊業務未來成長性最好,潛力最大。越往上走,競爭對手越少,毛利率越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越強,這是申達在轉型中摸索出來的經驗。
2003年申達涉足紡織新材料研發領域,引進第一條生產線就花了8000萬元。這條生產線曾連續4年虧損,但從2007年開始,回報出現。該業務始終高速增長,毛利率是普通紡織外貿企業的4倍多。據公司相關人員介紹,重金引進的生產線,主要生產叫“膜結構”的新型紡織材料。最初申達將膜結構應用于燈箱廣告布、卡車篷布等市場,需求旺盛但毛利一般。去年企業果斷加大研發投入。當時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后,申達的新型膜結構被沒有對策的美國漏油處理部門看中,第一時間向其訂購200萬平方米的“聚氯乙烯圍油欄”,長度達1200公里,相當于企業3個月的產能。
以整車企業為龍頭帶動產業鏈
不少汽車消費者也認為汽車設計大戰的主戰場已經從外型設計轉入汽車內飾的比拼,更希望車內飾能夠更具美觀性、安全性、舒適性以及便利性。中國汽車內飾企業從“價格戰”向“價值戰”轉變,提升品牌內涵、樹立品類優勢顯得尤其重要。
有專家提出,不具備產品開發能力的零部件企業難以適應整車更新換代的要求。從內飾業的發展情況看,那些僅具備按圖紙生產能力的供應商,正在逐步失去市場競爭力。中國制造困擾于品牌影響力弱、技術研發水平低、營銷模式不合理等諸多因素。
汽車內飾通過多種材料和多種生產工藝達到不同的效果,內飾設計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質以及必要的裝飾件等方面既要符合使用功能的需要,又要使內飾風格整體協調,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
汽車內飾的色彩運用除了遵守色彩設計學中的配色平衡的原理之外,也有一些特定的原則和規律。現代汽車內飾設計已突破了原來只采用單一色彩的做法,開始越來越多地運用相近色系中的不同色彩,通過色彩的合理搭配營造汽車內飾豐富的層次感與和諧統一的空間氛圍。汽車內飾顏色對駕駛員的情緒也具有一定的影響,深色內飾能給人穩重、內斂的感覺。雖然選擇內飾顏色會因人而異,但很多車主都不喜歡淺色內飾,因為容易臟、陽光照在上面很晃眼等。深色內飾相對淺色內飾更好打理,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進口車中,標致407、保時捷911Carrera都是深色內飾的代表,而國產車中,一汽大眾高爾夫、一汽奧迪A6也都有深色內飾選擇。
在引進消化國外產品和技術的同時需要理解先進技術的開發理念,不能簡單模仿和應用,必須在掌握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國內擁有自主設計和制造能力的整車企業應該起到引導作用,將創新和滿足可持續發展的思路應用在產品設計和品牌形象的樹立上,形成自己的風格,并通過市場推廣和應用,達到整車企業、內飾件企業和相關產業用紡織品企業的協調發展。
回復 208880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