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資金鏈緊張下信用風險
由于今年銀行對大多數“借新還舊”卡殼,讓不少向高利貸舉債的中小企業老板掉進了利息“黑洞”。周德文說:“這段時間3個逃走的溫州企業老板,都是因為借了高利貸,最終出現資金鏈斷裂的。”
目前,許多中小企業到銀行貸款,除了按要求交納上浮利率和顧問費用之外,還要經過長時間的排隊等待。
5月12日晚間,很多企業老板都在傳遞著央行年內第五次上調儲備金率的消息。
苦盼貸款的北京一家園林公司總經理張華(化名),聽說這一消息后更加坐不住了:“苗圃等著這批種苗,那邊人家天天催著我簽合同,可是我拿著房產證作抵押,就是從銀行貸不出錢來。這生意沒法做了。”
做了十幾年苗圃生意的張華,為了這筆貸款操碎了心:“3月初我就遞交了貸款申請,隔兩天就要打電話問一次,一直到今天,銀行也沒給個準話。”“存款準備金率又提高了,我只能表示遺憾。”5月13日,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原來我還希望能放松一點的,現在又落空了。”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引起了工信部的關注。5月4日,工信部發出《關于開展中小企業融資情況調查的通知》,要求各省區市主管部門開展中小企業融資情況調查,并在本月15日前將調查報告報送到工信部。
銀行貸款:實際利率超過10%
“貸款現在都是‘吊起來賣’。”農行廣東省分行一位信貸經理告訴本報記者,“對客戶的要求有兩方面,一是利率要溢價,二是要收取財務顧問費。”所謂利率溢價,就是說在貸款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目前,廣東農行的貸款一般都會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0%,而很少按照基準利率執行,更不用說利率下浮。
銀行信貸經理很難給張華們一個“準話”,因為他們也被勒緊了“錢袋子”。
今年年初,民生銀行曾給北京莆田商會授信50億元,計劃用于向會員企業發放“商貸通”等中小企業貸款。但是,至今發放的貸款筆數寥寥。而就在去年,同樣是民生銀行給該商會的3億元授信額度,貸款在年底前早已被發放完畢。“現在貸款太難了。去年我從申請到拿到貸款,只用了一個多星期。今年是從1月份就開始申請,到現在還沒見到錢在哪里。”北京莆田商會一家會員企業負責人說。
他先后向民生銀行、北京銀行、華夏銀行等多家銀行提出申請,經過了幾輪銀行考察、談判,但至今仍沒有結果。“央行政策收緊后,我們總行對每個月的信貸額度管得很嚴。”民生銀行總行內部人士透露說:“從目前的政策來看,沒有任何松動的跡象。”
采訪多家商業銀行發現,目前信貸經理們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檢查信貸風險,先是自查,然后又被抽調到兄弟分、支行互查,特別是嚴查房地產貸款,根本沒有“把心思放在發放增量貸款上”。“貸款現在都是‘吊起來賣’。”農行廣東省分行一位信貸經理告訴本報記者,“對客戶的要求有兩方面,一是利率要溢價,二是要收取財務顧問費。”
所謂利率溢價,就是說在貸款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目前,廣東農行的貸款一般都會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0%,而很少按照基準利率執行,更不用說利率下浮。“貸款就算批了,也放不出去,需要排隊。不僅大額貸款要排隊,中小貸款包括個人貸款都要排隊。”他透露了其中的“潛規則”,“至于先放哪筆款,就要看哪家客戶的綜合收益率更高。”
對于銀行而言,財務顧問費、基金代理費等業務屬于中間業務,能夠有效拉動其綜合收益率。
農行廣東省分行的這位信貸經理介紹說:“如果是大客戶,可以從貸款上浮利率中劈出5%作為財務顧問費,如果是綜合收益率不高的中小客戶,除了貸款利率上浮10%外,我們還會要求加收10%的財務顧問費。”
中小企業貸款經常使用“借新還舊”形式,但今年在銀行一般都很難獲批。“除非是存量客戶,我們又判斷他們還可能翻身的,才會給他們‘借新還舊’的機會,否則一律不批。此外,以前‘借新還舊’的慣例是,上一年審批多少信貸額度,下一年就不用批了,但是現在每年都要求重新審批一次授信額度,很多中小企業的授信額度被降低了。”這位信貸經理說。
他進一步指出,這些中小企業“情況不好,尤其是做外貿的,很多是虧損的,不太可能翻身了。”
周德文介紹,目前銀行不僅放貸條件“極其苛刻”,而且實際利率偏高。
據中國第一紡織網報導,“比方說企業向銀行貸款1000萬元,銀行首先會要求把300萬元存在放款行,這部分資金企業要支付貸款利息的,卻根本不能使用。另外,銀行會搭售基金,并且收取管理費、咨詢費等等。”周德文說,“這樣里外里算下來,表面上6%—7%的貸款利率,實際上肯定會超過1分。”
拿不到錢的張華焦急萬分,拿到錢的北京一家食品公司負責人崔總也憂心忡忡。
“今年的貸款利率不再執行基準利率,而是上浮30%到50%,最高年利率近10%。我們企業內部挖潛已經接近極限,而銷售利潤率只有1%,扣除費用后,賺的錢比貸款利息少多了,我們只能壓縮生產規模。即使能貸到款,也貸不起了。”崔總說。
民間借貸利率創歷史新高
根據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提供的數據,目前溫州民間借貸利率,1個月內的短期融資一般在5分到6分,3個月以上的中長期融資也達到了3到4分。另外,去年溫州民間借貸規模在800億元左右,到現在就已經突破1000億元。”
從銀行貸不出錢來的中小企業,只得把目光投向民間借貸。
“如果從銀行這邊實在貸不出來,我就找民間貸款擔保公司了,可是這些公司的利息很高,能用起用不起還不好說呢。”張華說。
實際上,張華已經通過朋友聯系了幾家貸款公司:“有一家公司要求我們先交利息,假如貸款100萬元,我們實際只能拿到60萬元。這樣算下來,我們的實際貸款利率已經高達67%。”
另外一家貸款公司開出的條件,利息還不是貸款的全部成本,“除了每個月12%的高息之外,他們還給我算上2%—3%的擔保費、1%—2%的財務顧問監管費和1%—2%的資信評估費等,這樣算下來我們的貸款月息就在16%—19%。”
張華聯系的最后一家貸款公司則對張華抵押貸款的房產問得很詳細,“房產有沒有按揭?按揭是否全數還清?因為月息將以此區別對待。”張華說。
這家公司的最終條件是,如果所擁有房產按揭未全數付清,月息將高達10%左右;按揭全付清,月息則為8%。
對于張華驚嘆月息太高的嘆息,這家公司負責人說,如果數額大月息可以再少量下浮,并告知目前10萬元到20萬元左右的貸款,月息為7%到8%。
據中國第一紡織網報導,“現在貸款月息8%以下的根本就沒有,如果有低于8%的,有多少我就貸多少,現在貸到10%就算不錯了,而且還得看貸款額度是多少。以后月息還得漲,考慮好了給我電話吧。”這位負責人說完便掛斷了電話。
這些轉向民間借貸的企業,戲稱自己是在“走鋼絲”。
人行溫州中心支行統計,今年1—3月份,溫州民間借貸平均月利率環比分別提高0.649、0.253、0.306個千分點。3月份比年初高出1.208個千分點,達到15.381‰(相當于年利率18.46%),再創溫州實行民間借貸利率監測以來的歷史新高。
但周德文認為,官方的監測統計應該低于實際民間借貸利率水平,畢竟他們監測的對象自身很可能也是“高利貸”的供給者,對于自己的不正規經營行為,透露給官方的還是會有所保留。
根據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提供的數據,目前溫州民間借貸利率,1個月內的短期融資一般在5分到6分,3個月以上的中長期融資也達到了3到4分。另外,去年溫州民間借貸規模在800億元左右,到現在就已經突破1000億元。
“銀行貸款‘借新還舊’,中間一般有個10—20天的間隙,短期民間借貸很多就是用于這一期間的周轉。”周德文分析。
不過,由于今年銀行對大多數“借新還舊”卡殼,讓不少向高利貸舉債的中小企業老板掉進了利息“黑洞”。周德文說:“這段時間三個逃走的溫州企業老板,都是因為借了高利貸,最終出現資金鏈斷裂的。”
資金鏈緊張下的信用風險
上述廣東農行信貸經理透露,隨行就市的銀行承兌匯票貼現利率,在2008年以前僅為2%多一點,各家銀行還搶著做。到2010年底,貼現利率已經漲到了5%—6%,而他最近經手的貼現業務,低于8%都不做了。
據中國第一紡織網報導,在官方、民間借貸利率飆升的同時,另一股傷及企業元氣的暗流開始涌動。
5月10日,溫州江南皮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南皮革”)大門緊鎖,門口貼著一張《通知》:江南皮革老板黃鶴潛逃,政府將成立清算組,解決相關問題。
目前,至少已有95個供應商和個人到溫州市機場大道999號外貿大樓4層登記,向政府組成的清算組登記債務總計1.3289億元,其中牽涉到3個個人債務5000萬元,其余為原材料、設備供應商以及工程款,最大的供應商涉及2000多萬元資金。
黃鶴的潛逃,也給上市公司福建南紡(600483)帶來利空消息。福建南紡發布公告稱,江南皮革有限公司欠公司貨款853萬元,公司已計提壞賬準備15萬元。如上述公司無法全額還清貨款,預計最多將影響公司利潤838萬元。
江南皮革被清算,只是信用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后集中爆發的案例。實際上,更多的企業正在欠款與壞賬中艱難求生。
商務部研究院信用管理部主任韓家平表示,到今年3月末,我國規模企業的應收賬款超過6萬億元,與2009年相比漲幅為24.6%。2010年國內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數量,粗略統計上升了26%。
中小企業面臨的信用風險更高。
據中國第一紡織網報導,周德文認為,在國際金融危機后,有些歐美國家的企業已出現破產、倒閉的現象,外國人的契約觀念開始松動。
“本來,外國人是比較注重信用的,現在開始賴賬了。他們也不執行合同,因為他們的企業也遭遇了危機,有的企業不行了,倒閉了,合同違約率直線上升,達到15%左右。”周德文表示,“據不完全統計,溫州被拖欠貨款已經達到約230億元。按70%的溫州外貿企業算,有多少企業受到了沖擊?”
如果打官司,國際官司打起來也麻煩,成本高,手續繁瑣。周德文介紹,購買保險的企業經商業賠償,已經有70億元左右,而且很多企業沒有購買商業保險。
北京天工奇創模型技術公司總經理孫軍介紹:“去年做了一筆南美的業務,尾款到現在還收不回來。現在除非是老客戶,我們已經不太敢接國外的業務了,費時、費力,價格比國內高不了多少,尾款追收更是麻煩。”
“我們的客戶是中國移動這樣的央企,業務是做了,但是很難回款。根據經驗,半年能收回貨款就算不錯了,拖個一兩年也屬于正常。”中關村一家科技型企業董事長訴苦說,“現在銀行貸款利率那么高,欠款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資金壓力。”
據中國第一紡織網報導,如今,即便是買家開出了銀行承兌匯票,賣家發貨也不再“爽快”,因為貼現利率已經水漲船高。
上述廣東農行信貸經理透露,隨行就市的銀行承兌匯票貼現利率,在2008年以前僅為2%多一點,各家銀行還搶著做。到2010年底,貼現利率已經漲到了5%—6%,而他最近經手的貼現業務,低于8%都不做了。
張家港市三泰機械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很多中小企業都存在應收款難于回籠的情況,小企業應拒收承兌匯票,養成款到發貨的好習慣,哪怕少做幾筆生意,你也不會那么被動地去找銀行貸款。”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