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耗資百億資金推進產業升級
一組數據新鮮出爐:南充用兩年時間,組織實施120余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通過科技成果的轉化,新產品銷售收入達到75.6億元,新增稅利11.9億元。
一條路徑清晰可見:圍繞科學發展主題,抓住轉變發展方式主線,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全市已培育和發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3戶,省級創新型企業15戶,汽車汽配、絲紡服裝、農產品加工被確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一個樣本
校企合作 自主創新
依格爾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明樹最近很忙:特寬幅高經密大提花綢緞二期工程馬上開工建設,“記憶絹”原料和半成品已經試制成功,爭取年內批量生產。
汪明樹最近也很“煩”:國際市場對特寬幅高經密大提花綢緞的年需求量約為10000萬米以上,而依格爾的年產量不足300萬米。
據了解,該綢緞作為高端真絲家紡面料,每米可賣300元左右,是傳統白坯綢緞價格的10倍左右。“目前,僅這一個產品系列的銷售額,就占公司總銷售收入的85%以上。”汪明樹說,“該產品國際領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曾獲得四川省的創新產品獎。”
作為南充市絲紡服裝龍頭企業的依格爾紡織有限公司,積極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路子,與蘇州大學緊密合作“借腦發展”。
“‘記憶絹’是與蘇州大學聯姻的結晶,解決了傳統絲綢面料易皺和縮水兩大世界性難題,在保持絲綢原有的特性外,回彈率、蓬松度和保暖性相對于普通絲綢大大提高。”汪明樹信心滿滿。“預計到2015年,‘記憶絹’的產值超過30億元,是公司立于不敗之地的另一‘殺手锏’。”
目前,依格爾紡織品公司特寬幅高經密大提花真絲綢和床上用品等,熱銷美國、加拿大、瑞士、德國、意大利、日本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一套機制
政策支撐 成果轉化
技術就是經濟,成為南充市委、市政府的共識。
思路清,然后方向明。該市先后出臺了 《關于加強自主創新走創新型發展道路的意見》、《關于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意見》等規范性文件,從財政投入、稅收優惠、金融支持、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對推進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政策支撐。
——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引導企業逐步成為技術開發投入的主體。去年,南充市本級財政新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全市財政科技專項投入達到了900多萬元,引導企業投入研發資金7500多萬元。
——搭建創新服務平臺,促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蘇州大學現代絲綢國家實驗室,是我國唯一的絲綢行業國家級工程實驗室,經過爭取,“蘇州大學現代絲綢國家工程實驗室南充研究中心”花落南充。此外,該市還爭取到了“川東北科技培訓中心”、“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中心川東北分中心”的掛牌。
——南充與四川大學、蘇州大學、西南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9所高校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建立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系,31戶重點企業與高校、研究所簽訂了32項項目合作協議,項目實施總投資超過5億元。
目前,南充絲紡服裝、汽車汽配、輕工食品、農產品加工等傳統支柱產業,以及石油天然氣化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依托科技和創新兩大法寶,逐漸形成了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的良好發展態勢。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