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紡織企業的“抗壓健身操”
2011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增加、行業結構轉型升級、融資成本加大等多座壓力大山再次重壓在出口企業身上。東莞市大朗鎮的龍頭企業穎祺實業行政總裁曾天仁慨嘆:“今年的針織服裝行業,面臨的出口形勢可能是近30年來最嚴峻的一年。”業內人士預料,今年針織服裝業可能會倒掉一批工廠。五六月是服裝企業傳統的旺季,以往染色廠開足馬力加班都無法滿足訂單的需求,今年卻有部分染廠已經停產。
行業人士分析指出,出口壓力在短期內很難改變,并可能伴隨著中國整個十二五期間,呼吁企業提早做出產業升級應對變化,根據自己的情況從OEM向ODM或OBM積極轉變。
在應對出口壓力和產業升級方面,穎祺實業未雨綢繆,多年前已經開始做起“抗壓健身操”,退出多項措施“增強體質”,目前漸漸發揮出了“舒緩壓力”的優勢。為了減少勞動力、提高利潤率,該廠不遺余力引進先進電腦設備,近年來斥資4億多元引進了1000臺數控織機,增加了產品的產量和款式,成本降幅高達25%。同時,穎祺實業加大在內陸的投資力度,在廣西、貴州、四川等省開出近10家分廠,提高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此外,穎祺實業相當重視自主品牌的創建,每年投入3000多萬元進行研發設計。
不僅是穎祺實業這類企業在為產業升級積極應對,作為中國羊毛衫名鎮的大朗鎮,也在整體上調整著自身的轉型。為實現成為“世界毛織之都”、“世界毛織服裝流行趨勢風向標”的目標,近年來,大朗鎮推進毛織業兩大轉變發展戰略,幫助企業推進自主品牌的創建和發展。
大朗龍頭毛織企業的“抗壓健身操”
最嚴峻的出口形勢
跨進穎祺實業的大門,兩邊的生產車間燈火通明,工人正在忙碌地工作著。往前走50來米,來到辦公大樓,大堂里面堆滿了毛衣,儼然成了成品倉庫的一部分。
“現在表面看起來很忙碌,可現實卻是熱鬧不中看,辛苦不賺錢。”穎祺實業行政總裁曾天仁表示。
生產暢旺但盈利不佳的窘境,源自服裝行業受到的三大壓力。“首先是匯率的問題,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已經跌破6.5,而我們出口都是直接用美元結算的,每年就要損失1500萬元的利潤。第二是原材料大幅漲價,今年1到3月份,我們所使用的原材料,單是毛料化纖,就漲價35%以上,純棉的價格更是翻了一倍還要多。第三,勞動力成本不斷增長,今年的漲幅在18%-20%之間。”
在2011年的第一次管理人員會議上,曾天仁就為穎祺實業算了一筆賬,“假設穎祺實業的年產量是1000萬件,一件的成本按4.5美元算,成本的增加就要達到6000萬元。”成本增加帶來的直接后果是漲價的壓力,但他們又怕市場不接受,擔心會帶來連鎖的訂單萎縮,最終只是在歐美市場進行了小幅的提價。
“今年的針織服裝行業,面臨的出口形勢可能是近30年來最嚴峻的一年。”曾天仁表示。2011年,穎祺實業的主要目標并不是盈利,“老板給我們的策略是可以略微虧本,為了穩定,都要做。”
作為香港茂榮集團設在內地的總部,穎祺實業是東莞最大的毛紡織企業之一,擁有設在廣西、貴州、四川等省份的近10家分廠。全世界前五名的服裝采購供應商,其中3家在穎祺實業采購,代工生產的最高峰產值高達16-20億元,工人多達數萬人。
曾天仁說,人民幣升值給出口企業帶來的困難都一樣,并不是大企業就會好一些,現在很多企業都不敢接訂單。曾天仁預料今年可能會倒掉一批工廠。五六月是服裝企業傳統的旺季。在以往,周邊的染(色)廠開足馬力加班都無法滿足訂單的需求,但是今年卻有部分染廠已經停產。“以前是我們求染廠幫我們多染一些,現在是他們來求我們分些訂單給他們。”
豪斥4億購置數控設備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今年5月的公司高層會議上,曾天仁用這一句古詩來與同事共勉。
為了緩解出口形勢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穎祺實業近年來陸續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多年前開始做起“抗壓健身操”,推出多項措施“增強體質”,目前漸漸發揮出了“舒緩壓力”的優勢。這些對策總結起來有三招:首先是引進了大批先進的電腦機器,其次是加大了研發力度,第三是把不能用先進設備帶動半自動化生產的部分轉移到內陸地區。
近年來,穎祺實業花了4億多元,引進了1000臺數控織機,提高了產品的產量和款式。曾天仁為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一個員工可以使用8臺到10臺的電腦數控織機,以一臺電腦時空織機一天八個小時的產量計算,可以是現在手工的橫拉針織機的2.5倍,生產效率得到大大提高,成本降低的幅度高達25%,一臺針織機可以代替以往28個工人。”
投入上億元引進先進設備,致力技術改造,是穎祺實業自2007年以來就開始實施的產業升級戰略,并帶動了行業整體的發展。自穎祺實業首家引入電腦設備,大幅減少勞動力和大幅提高生產利潤后,大朗鎮其他毛織企業也開始陸續跟進。目前大朗鎮已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數控織機集散地。大朗鎮毛織行業管理辦公室的數據顯示,長約1.3公里的“數控織機一條街”目前已聚集了數控織機銷售服務企業92家,比去年9月份的59家增加了33家,增長了56%,其中包括數控織機銷售企業79家、配件銷售企業10家、獨立維護服務企業2家、技術支持企業1家。
為了推進這一紡織機以新代舊的進程,大朗鎮還專門撥出1000萬元,對購買國內外品牌數控織機的毛紡織企業給予獎勵。大朗鎮毛織行業管理辦公室的資料顯示,該鎮將力爭今年內全鎮毛織企業使用數據織機的總數達到2萬臺。
不少企業眼見引入數控織機等電腦設備所帶來的眾多好處后,也競相買入,以提高競爭力。但事實上,數控織機并不適合所有企業。業內人士提醒,企業在做技術升級的決策時需要謹慎,因為引入機器,意味著必須將流動資金部分投資在機器設備上,對資金并不充裕的企業來說就意味著流動資金減少,一旦訂單減少,帶來的資金壓力可能是企業無法承受的。
為了在大朗越來越多的數控織機企業中進一步提升競爭力,曾天仁表示,穎祺實業今年還有新動作,“今年將進行結構性調整,再增加100臺粗針電腦設備,因為這種設備不僅可以產生更高的利潤,而且也是全球正在流行的趨勢。”
內陸設廠降低成本
隨著廣東省“雙轉移”的推進,不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快把工廠轉移到生產力成本更低廉的內陸地區,穎祺實業是其中的先行者,其策略部署可追溯到2003年。
目前,穎祺實業在大朗鎮的員工有2500多人,其余員工分布在廣西、貴州、四川等省份的近10家分廠。繼續擴充分廠的生產能力,提高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是穎祺實業未來的戰略目標。而這一戰略目標的確定,穎祺實業也經歷了一番摸索。
“我們曾經在孟加拉設工廠,穎祺實業的投資比例達51%,當時中國還沒加入WTO,我們是為了利用當地的貿易優勢而設立工廠。”中國入世后,穎祺實業就結束了位于孟加拉國的工廠。
如今,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逐漸提高,穎祺實業也有了重啟海外投資的想法。不過,去年在柬埔寨的考察之旅,讓曾天仁打消了該考慮,因為柬埔寨的勞動者習慣給考察人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他們賺夠吃飯的錢,這星期領了工資,就出去玩到差不多花光了再回來。你會擔心在當地設立工廠后,拿到訂單卻找不到員工來干活。”
在曾天仁看來,中國在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國際上仍然有一定的優勢,因為中國的勞動者素質相對較高。目前,穎祺實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廣西工廠的建立。穎祺實業在廣西桂平市購買了100畝地,將把桂平作為重要的生產基地進行建設。
“桂平做針織行業的人數超過25萬,我們招工將有優勢。”曾天仁表示。除了桂平市,穎祺實業在廣西的貴港市、岑溪市、平南縣均設有工廠。
珠三角廉價勞動力的優勢目前已經不復存在,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出路,是將生產環節逐漸轉移至廣東及內陸的一些偏遠地區。為了吸引更高素質的勞動技工轉移到穎祺實業的工廠,曾天仁推出了具有誘惑力的轉廠獎勵,每個從其他工廠轉移過來的工人,都可獲得高達2500元的獎勵。
創建自主品牌尋找突圍
生產加工型企業處于制造業價值鏈的底端,要突破,就必須從加工貿易這一環節突圍。雖然通過引入電腦設備,以及擴充分廠的生產能力等多種手段提高了產能,穎祺實業并未放緩轉型的步伐。穎祺實業在東莞本部重點保留研發設計、品質監管和營銷管理等后續工序,構筑起勞動密集型供需外包外產、公司總部統籌協調的生產體系。
曾天仁表示,穎祺實業未來將不再追求生產能力的擴張,而是追求品牌的建設。
記者在該公司辦公大樓的二樓,見到不少辦公室正在裝修。據曾天仁介紹,這些辦公室將裝修成為產品研發設計室及陳列室等。為了進一步提高品牌的檔次,該廠在深圳投資3000萬元建立專門的辦公室,致力于未來品牌的建設。
穎祺實業的自主品牌“W&K穎和祺”,早已注冊商標,不過一直以來沒有在內地開店推廣。
“我們先讓市場檢驗我們的設計理念。”曾天仁表示。幾年前,穎祺實業開始了ODM之路,由穎祺實業提供設計樣品,國外的合作方如果看中樣品,則拿著樣品照葫蘆畫瓢生產,從而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經過一系列的嘗試設計后,他們的樣品逐漸為國內一些大品牌所采用。
為了提高設計能力,穎祺實業還把集團研發設計中心從香港轉移至大朗穎祺公司本部。經過幾年的市場檢驗后,曾天仁認為穎祺實業的自我設計能力已經能夠自主走向市場。W&K的自主品牌也迎來了好消息,在2008年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品牌。
“現在花血本也要做自己的品牌,除去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外,自主品牌每年都投入3000多萬進行研發設計。”曾天仁預計,在今年下半年,西安、重慶、貴陽等幾大城市將建立W&K品牌店。“這個行業沒有大的利潤,但是,一定是不會凋謝的產業。”
大朗轉型邁向“世界毛織之都”
壓力將持續存在
東莞市大朗鎮是首批中國羊毛衫名鎮,以大朗為中心的產業集群,有近萬家毛織企業,僅大朗就有3000多家,整個產業集群的毛衣年銷售量超過12億件,在大朗集散的有8億件。
2010年,大朗規模以上毛織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51%,2010年1-11月,以毛織品為主的一般貿易出口同比增長41%。
但2011年是一個拐點。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增加、行業結構轉型升級、融資成本加大等多座壓力大山,再次重壓在中小企業身上。
歷來有民間資本“風向標”之稱的浙江溫州,近日傳出有三家知名中小民企相繼倒閉或是企業主出逃。廣州知名商圈上下九路出現1元一件的衣服,業內人士稱這是服裝工廠倒閉或者產能過剩而需要處理的尾貨。
對此,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謝泓表示,并未觀察到廣東中小企業有出現大規模倒閉的跡象。但連穎祺實業這樣的知名企業也在擔心“今年的出口形勢可能是近30年最嚴峻的一年”,可見毛織企業遇到的經營壓力并不容忽視。
探其原因,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表示,原材料價格上漲是一個重要因素,近兩年,國內棉花價格的年度漲幅分別是40%和86%,化纖等替代品的價格也是一路飆升。從2011年一季度的出口單價分析,紗線平均出口價格上漲了27%,面料上漲了20%多;其次,勞動力成本上漲。今年出現用工荒現象,為了保證企業生產線正常運作,企業只能通過提高工人福利待遇來吸引勞動力;再次,匯率風險也是一個因素。人民幣升值壓力大,對出口企業造成較大沖擊;此外,美國經濟顯示滯脹跡象,其市場出現萎縮,這直接連累中國外貿出口服裝業的生產;最后,中國宏觀政策導致銀根緊縮,企業獲得融資難度也加大了。
熊曉坤認為,在短期內,該種形勢很難改變并將持續。這是因為上述原因中很多來源于外在的經濟環境影響,從成本上來看,中國原材料資源相對短缺,以棉花為例,有1/4的棉花來源于國外進口,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預期不減,原材料的成本壓力難以避免,而人力成本也無法減弱,預計今年工資上漲幅度將達10%-15%;從宏觀經濟政策看,我國為抑制通脹將繼續維持偏緊的調控政策,企業融資難度依舊。
正略鈞策管理顧問公司合伙人王海文則認為,相信這些壓力因素將會伴隨著中國整個十二五期間,他呼吁企業提早做出產業升級應對變化。“面臨這些情況,如何企業沒有改變,形勢只會一年比一年困難,明年將會碰到更難的頂峰,最終過不了這個關口就做不下去了。”
大朗鎮謀求整體轉型
不僅是穎祺實業這樣的企業在為產業升級積極應對,作為中國羊毛衫名鎮的大朗鎮,也在整體上調整著自身的轉型。鎮政府通過的《大朗鎮毛織產業集群建設工作方案》(2009年—2020年)就明確提出:到2020年,將大朗建設成集高檔毛織品生產基地、毛織服裝研發設計中心、毛織服裝銷售中心、毛織服裝品牌集散地、數控織機制造和銷售基地于一體的“世界毛織之都”,成為世界毛織服裝流行趨勢風向標,持續提升大朗區域國際品牌在海內外的影響力。
為實現這個目標,近年來,大朗鎮推進毛織業兩大轉變發展戰略,加強扶持引導,實施品牌經營,推進毛織業兩化融合,著力完善研發設計、質量檢測、人才培訓、信息咨詢、展銷物流、融資服務等六大公共服務平臺,推進企業自主品牌的創建和發展。
在此推動下,穎琪實業、東晟羊絨等鎮內一大批知名毛織企業相繼打造出自己的自主品牌。截至目前,全鎮700多家毛織企業擁有自己的品牌,大朗毛織業發展步入一個新時代。以東莞市東晟羊絨制品有限公司為例,其作為大朗較早實施自主品牌戰略的企業,旗下的“印象草原”是中國首個羊絨衫定制品牌,致力打造中國羊絨衫“量體定制”專家,目前該企業的業務量每年都翻倍增長。上月剛結束的2011年秋冬產品訂貨會,也受到不少采購商的追捧。
不過,大朗以及當地企業的轉型升級,仍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熊曉坤表示,產業轉移重點是要關注兩方面問題,一個是產業結構的問題,一個是當地勞動力發展的問題,產業轉移要注意產業布局與產業結構優化選擇,注意產業間的關聯度,而勞動力轉移要注意勞動力能力與崗位的適應性問題,完善勞動力培訓機制。目前,服裝產業在轉移中應注意加大技術、設備的更新,提高產品附加值,并著力打造自主品牌,形成競爭優勢。
熊曉坤認為,大朗在產業升級以創新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靈魂,具有前瞻性,而其對于人才的引進制度也頗具吸引力,這使大朗產業升級處于穩步發展之中,但在產業承接方面有待加強,建立現代化商務圈能夠將設計、生產、銷售、推廣等環節有效連接,通過逐步整合完善,將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結構,進一步加快大朗產業的升級步伐。
王海文表示,國內市場總的來說是有潛力,服裝產業進行產業升級有一些事項需要注意。第一是要根據自己的資源對細分市場進行切入,不要一跳就跳進競爭激烈的火海;第二是對行業有耐性,有持續的投入;第三是對企業的戰略目標要有清晰的認識,例如對產品的認識,開發的能力,渠道的處理,品牌的推廣等事項。
時尚產業經濟研究專家李凱洛也提醒企業應走出轉型誤區。目前,不少中國的企業對轉型存在一定的誤區,企業必須意識到產品不等于商品,生產能力不等于市場能力,企業文化不等于品牌文化,工廠品牌化不等于品牌工廠化。李凱洛建議大朗毛針織企業從容應對目前的困境,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從OEM向ODM或OBM積極轉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