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高風險 紡織企業如何贏利
近期棉花價格下跌備受行業關注,記者也在第一時間聯系企業詢問情況。其實就在幾個月前,剛與他們聊過因棉價上漲引發的困境。短時間內棉價大起大落,企業坦言當前的日子并不太過好。
盡管如此,在溝通中企業也樂觀地表示,棉價問題屬于外部大環境因素,有風險也有機會,關鍵是看企業能不能把握住。除了密切觀望棉價走勢,憑借多年的從業經驗找準時機之外,企業的贏利點還來自其長期打下的基礎,正如廣東新塘致誠織布廠經理楊斌所言:“無論是金融危機、棉價上漲,還是當前的棉價下跌,企業與其他品牌建立起的戰略聯盟,優勢已經得到了充分展現。”值得一提的是,企業也在嘗試將省成本理念下的新產品推介給消費者,并使其逐步形成市場上的一大賣點。
避免時間差帶來利潤差
記者在與企業聊到棉價走勢時,多數企業均表示棉價仍有下跌空間,但價格已經逐步趨于穩定了。盡管基于多年的從業經驗,企業對棉價走勢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但是當面對短期內行業大環境的突變時,他們通常會采取比較保守的做法,用福建眾和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風雨的話來說,就是“避免時間差體現在訂單上”。
不過他也表示,這種做法只適合用在內單上。“企業現階段接內單的時候,可以做到依據當天棉紗的價格來定價,并且棉紗基本上不存貨,以訂單量來訂紗是比較穩妥的。”陳風雨談到,“企業在接內單的時候,早就與棉紗廠聯系好了,價格最終是以客戶交付訂金當天的棉紗價格來定。”
也就是說,之后無論價格漲與跌,企業的利潤是可以得到保證的。但陳風雨表示,外單的操作模式無法類同,因為內單的周期一般在45天~60天左右,而外單通常在幾個月前甚至半年前就已經將價格敲定了,因為流動資金的問題,多數企業并不會一次性地將棉紗備齊,因此在這個時間差內,面料企業會承擔一定的原料價格風險。
面對短時間內原料價格的大幅波動,多數企業采取的這種保守做法看似比較被動,但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對風險操控能力的體現,而且企業還樂觀地看到了市場機會,從多年經驗出發來判斷市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企業也能從各個渠道迅速捕捉到原料的大致走勢。“就目前企業感受到的市場情況而言,棉紗廠害怕價格繼續下跌不敢存貨,基本上是要多少棉紗就有多少棉紗可以供應,而企業的下游客戶卻沒有大批量下單。”陳風雨談到,“其實不僅是面料企業,紡織產業鏈條上所有環節的企業對原料價格都非常敏感,正因為大家的觀望情緒并沒有出現松動,因此,企業只有選擇少庫存、接短單來規避風險,但同時也繃緊神經希望在困境中抓住機遇。”
低成本轉化為流行產品賣點
消費者對棉類織物的認同感是根深蒂固的,盡管服裝品牌會出于成本考慮,部分選用T/C布來代替純棉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價格,但這種做法往往保住了成本,但很難保證市場的銷售額。“棉滌混紡或是其他新型纖維與棉混紡的牛仔面料,多次洗水后的尺寸穩定性及手感上都不及全棉面料。”廣東新塘致誠織布廠經理楊斌介紹說,“就目前而言,天絲與棉的混紡效果是最為理想的,但成本偏高,多數服裝品牌選用的可能性不大。”
盡管有些服裝品牌出于成本的考慮,不得以選用棉滌混紡牛仔布,但在楊斌看來,其實企業有更為巧妙的做法,當前也有一些品牌在實踐,那就是將低成本的產品轉化為市場賣點,而從企業近幾年感受到的來看,牛仔面料的風格走勢確實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即使作為普通的消費者也能感受到,與前幾年流行很硬、很板的牛仔面料不同,近兩年,市場上的牛仔面料多以柔軟的、輕薄的為主,牛仔面料的后整理也做得比較少,例如說絲光處理、成衣套色等深加工做法幾乎已經不見了。“這就是服裝品牌在轉變消費者的觀念,現階段牛仔產品主打舒適、復古、生態的概念。”楊斌談到,“不同于改變原材料來降低成本的做法,灌輸消費者不一樣的產品風格概念,巧妙地將低成本轉化為市場賣點。”
其實早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時候,國外的牛仔面料就已經呈現出這個趨勢了。楊斌介紹說,當時國內牛仔面料還是流行光澤感強、質地厚實的風格,但從去年開始,由于棉紗價格的大幅上漲,國內牛仔面料開始跟上國際潮流了,簡潔、柔軟、輕薄的牛仔面料已經逐步被國內消費者所接受。
長期戰略聯盟互扛利潤風險
“5月份的時候,企業確實感覺到很難,目前來看,情況稍微好一些。”楊斌談到,“企業面料價格每米大概降了2元錢左右,但客戶秋冬季的訂單還是遲遲不肯下來。”
盡管如此,楊斌還是看到了企業的利潤增長點,那就是與下游品牌客戶的合作。在他看來,今年面料行業整體出口態勢疲軟,內銷增長也比較乏力,唯有與服裝品牌的合作可以明顯看到利潤的增長。“因為服裝品牌要保證上貨價、保證產品品質,企業與他們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盡管當前大家都在觀望,但最終的訂單還是不會少,只是價格多與少的問題。”
棉紗價格高的時候,下游客戶幫忙消化一部分成本,相反棉紗價格走低的時候,面料企業也讓出一部分利潤,這在楊斌看來,這些都是長期戰略聯盟共進退、共扛市場風險的表現。
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聯盟關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已經讓企業嘗到了不少“甜頭”。“面對金融危機、棉價上漲,還有當前的棉價下跌,戰略聯盟的優勢得到了充分展現。”楊斌分析說,“現階段有很多中小企業都堅持不下去了,究其原因,除了產品價格低這個優勢之外,這些企業沒有其他的立身之本,不能承受原料價格的大幅波動。”
楊斌談到,接下來企業要加深與國內外客戶的合作,也就是繼續完善企業的“一站式采購”模式。“目前我們正在給客戶做2012年產品開發,遵循的是延伸、深層次的開發理念。”楊斌解釋到,“也就是說,我們承接的是客戶某一季的開發項目。在準確了解客戶需求的前提下,為客戶提供的是一個趨勢性的原料及洗水后整理等方面的完整方案。”這就是與品牌客戶建立穩固的戰略聯盟,當然也是企業最大的競爭優勢。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