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跌宕尾聲 紡企為何仍艱難
目前,棉價趨穩,然而紡織企業仍然舉步維艱,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庫存消化成包袱。
“為保持正常的生產運作,紡織企業一般會保持兩個月左右的庫存量,各企業普遍采用打折、促銷、直降等多種手段盡力削減棉紗庫存,以回籠資金。”熊曉坤說。“但是,去年棉價上漲使企業以高價購買棉花用于庫存,而今年棉價大幅下跌使前期存儲的棉花成為包袱。”
據統計,截至2011年5月底,國內棉花商業庫存總量為219萬噸(包括外棉和進入流通環節的棉花,不包括國儲棉),較4月減少了37萬噸。雖然6月初棉花價格略有企穩,但紡織廠銷售困難導致采購棉花積極性依然不高。調查顯示,61%的企業減少棉花庫存,8%的企業增加棉花庫存。棉花已進入紡織企業倉庫的庫存量為101.83萬噸,較4月減少11.95萬噸。
劉成表示,目前多數紡企原料庫存維持較低水平,但紗線庫存持續增加。為緩解資金壓力,紡企紛紛降價促銷,但由于目前中間商不看好市場,采購方式出現變化,沒有囤貨沖動,導致生產企業成品庫存消化緩慢。加之7月份將進入紡織市場消費淡季,紗線“去庫存”恐有難度。一旦庫存問題不能順利消化,棉價或將跌破震蕩區間。
其次,紡企虧損停產過半。
匯豐(HSBC)近日公布了6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的預覽指數,其報告顯示,6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PMI預覽指數為50.1,明顯低于5月份51.6的終值。該指數降至11個月來最低水平,中國制造業增長前景堪憂。
劉成說:“今年以來,中小企業數量龐大的長三角地區、珠三角等地區出現大量紡織企業停工、半停工局面,部分企業嚴重虧損甚至倒閉。”
業內相關人士稱,棉紗生產利潤已由每噸盈利169元變成每噸虧損286元。據悉,江浙地區的織布廠、印染廠及一些小型服裝企業有60%~70%停產,紡織企業產量直接壓縮了40%~60%。
棉紡織行業重鎮山東德州目前有近六成以上紡紗企業停產、限產,而在夏津地區這一比例則達到八成以上。紡織服裝行業的情況不容樂觀,停產、限產情況普遍存在。
棉花價格一路下挫,企業庫存注定虧本銷售。今年整個紡織行業出口訂單減少1/3,而且出于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不少客戶在觀望中謹慎下單。
武漢某紡織企業負責人說,去年棉價大漲時,他以每噸高達3萬多元的價格一口氣吃下幾百噸棉花,現在棉價跌了30%,他已賠了一百多萬。
業內人士稱,多數企業庫存皮棉購入價都在每噸2.8萬元以上,而目前的行情已落至2.3萬,來不及出手的囤棉者,賬面虧損達上千萬元。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