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紡企如何應對國際質檢
對于外貿企業來說,遭到進口國和地區的預警或召回通報,不僅會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在預警或召回通報過程中,涉及到的其他相關費用,如違約費、對進口商處罰的補償費用等,也要由出口企業“埋單”。
不僅是金錢方面的損失,更嚴重的是對外貿企業形象的負面影響。因為在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的安全預警報告和召回通報中,會詳細列明進口來源地、產品品牌、安全預警或召回的原因及處罰方式等信息。這將極大打擊國外消費者的購買熱情,甚至最終導致該產品退出進口國市場。
如何應對進口國的各種檢測標準和不斷出臺的新法規,成了我國出口紡織服裝企業亟待破解的難題。
對此,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檢測中心副主任楊萍給出的建議是——最重要的還是企業要嚴把質量關,同時深入了解和熟悉進口國的法律法規。
在質量把關方面,毋須多言,因為這是任何一個企業自身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條件。
而在了解和熟悉進口國法律法規方面,我國的外貿出口企業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也有很多環節需要學習和掌握。
首先,企業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一些外貿企業常常抱怨很難及時、準確地獲取進口國相關法律法規信息和檢測標準的最新變更。其實,“只要企業有相關的外語人才,就可以到國外網站上直接檢索檢測標準的最新信息,比如美國的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官方網站、歐盟聯合會官方網站等,這些對口網站的信息是及時更新的,且都是免費的。”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檢測中心副主任楊萍的一席話,不知是否給那些正陷入苦惱的外貿企業提了醒。
這里,還有一個例證。羅清蒙是石獅南洋路一家服裝貿易公司的老板,他在歐盟“戰場”上已摸爬滾打了十多年,公司80%的貨單來源于歐盟客戶,每年業務量達百萬元之多。對于前不久剛實施的歐盟REACH法規新規定,羅清蒙說,他們已經把新規的每一條具體內容都爛熟于心,并且按照規定嚴格進行檢測。“如果還想在歐洲市場繼續站穩腳跟,就必須根據規定去申報,否則已經出口到歐盟市場的產品,如果違規就要接受處罰,還沒有出口的產品以后就不能出口了。”只有像羅清蒙這樣對這進口國的新規定、新法規時刻保持高度注意和清醒認識的外貿企業,才能一直活躍在進口國的市場上。
除了外貿企業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之外,提升外部因素的推動作用似乎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端、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被企業強烈呼喚著。很多外貿企業由于本地沒有高端第三方檢測機構,而不得不按照客戶的要求將產品送到一線城市的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這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時間成本,并且,一旦企業生產周期沒有安排好,還非常容易出現延誤交貨期等風險。雖然,像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檢測中心等機構已經在一些產業集群地設了分實驗室,以方便當地的企業及時進行檢測,還有像TUV南意志集團第三方檢測機構等“國外身份”的高端檢測機構與一些地方產業集群達成合作,使出口產品可以實現省內送檢,但還是有一些外貿企業由于地理位置、資金實力等原因所限,不能享受到這一利好。
還有一點,也是最為關鍵的: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一個專門服務于外貿出口紡織服裝企業了解和掌握進口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變更等信息的部門。外貿企業沒有有效的渠道去及時了解相關的國外檢測標準。他們應該去哪兒了解,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現在只有國家質檢總局官方網站上有一些相關的國外檢測標準等信息,其實應該有一個專門的政府部門來負責此方面信息的整理和公布,以便外貿企業能及時、準確、系統地了解想要知道的信息和檢測標準變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檢測中心副主任楊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一語擊中問題核心所在。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