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西安紡織城”7年大走樣
記者從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政府獲悉,該區近期已出臺《荷城街道紡織印染企業整治提升工作方案》(下稱《方案》),荷城街道轄區內的印染紡織企業將按扶持壯大、限期治理和轉移淘汰三大類納入全面整治。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是,《方案》規定,所有純印染企業必須上馬紡織服裝項目,否則限期搬遷。且企業增資擴產項目投資強度須達到350萬元/畝以上,每畝稅收須達到15萬元以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前純印染企業平均每畝納稅額僅為1.71萬元。
消息傳來,紡企響應和擔憂并存:淘汰落后工藝和落后產能是政府和企業的共同追求,但企業同時擔心大舉投入改造資金后又逢政策變化,導致成本打水漂。
而作為此次整治重點對象的西安紡織城,其后期發展較之前期規劃大為走樣,目前整個紡織城的紡織企業數量竟只占企業總數的32%。其走樣的背后,著實對該區新上馬的新興產業園具有借鑒意義。
兩成六企業排放九成六污水
據了解,荷城街道現有29家紡織印染企業,其中15家集中在西安紡織城。西安紡織城2003年由高明區規劃建立,開發總面積5.37平方公里,紡織產業用地1.73平方公里,該區原計劃把當時位于沿江工業區的紡織印染企業和區內的同類企業搬遷至劃定的紡織城區域內,進行統一規劃發展,并建成全國最大的產業基地之一。
然而,不僅西安紡織城在發展過程中大為走樣,全荷城街道紡織印染業也普遍存在結構偏、污染大、效益低等問題,這成為《方案》出臺的一大背景。
據悉,當前29家企業中,只有溢達等3家企業有針織和成衣工序,其余26家均為純印染企業,主要從事外來加工,結構單一。這種產業結構不合理現象在西安紡織城表現得尤為突出,目前紡織城內已進駐企業46家,其中從事紡織服裝印染類的企業僅15家,印染類企業就占了12家。
而荷城大量印染類企業的存在,也帶來了龐大的污水排放壓力。12家印染類企業只占企業總數的26%,去年的污水排放量就多達271萬噸,占整個紡織城的96%。與此同時,其稅收貢獻卻只有16%,平均每畝納稅額僅為1.71萬元。
更為重要的是,由于目前中心城區三污處理廠尚未能完全對紡織城內企業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因此污水的流入也直接對滄江河構成威脅。
限期治理和轉移淘汰相結合
根據《方案》,此次調整提升中,荷城街道將紡織印染企業分三類進行治理,分別是扶持壯大、限期治理和轉移淘汰。
具體而言,位于“三舊”改造區域外(包括西安紡織城),產值高、納稅高,有較為完整的紡織(針織)—染整—成衣產業鏈的企業,納入扶持壯大類。其整治方式是,深化各環節的污染治理,進一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達到清潔生產的要求,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扶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革新。
位于“三舊”改造區域外(包括西安紡織城),產值低、污染大、納稅少、從事純印染加工的企業被納入限期治理類。其整治方式是,按規定時限進行全面整治,經整治符合要求的則納入扶持壯大類企業,經整治未能達到要求的,則納入轉移淘汰類企業,須在治理期內就地關停或向區外搬遷。
位于“三舊”改造區域的企業(包括位于沿江路以東和三洲片區的紡織印染企業)納入轉移淘汰類,其整治方式是按“三舊”改造政策進行改造或向區外搬遷。
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是,《方案》規定,所有純印染企業必須上馬紡織服裝項目,否則限期搬遷。且企業增資擴產項目投資強度須達到350萬元/畝以上,每畝稅收須達到15萬元以上。
據悉,《方案》同時確定了整治提升推進時間表,要求在2012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在此之前未達到整治工作要求的企業,將落實關停或搬遷措施,全部工作將在2013年3月31日前完成。而截至10月底,納入整治的29家企業中已有27家按要求完成在線監控設備安裝。
三問紡織城整改
據不完全統計,荷城街道紡織產業約占全區總產值的三成多,對其全面進行整治,會否削弱高明紡織產業的支柱地位?而西安紡織城混雜了較多其他企業,紡織企業數量只占總數的32%,從規劃到實際發展緣何步步走樣?高明當前提出發展五大新興產業載體,走樣的西安紡織城對其有何借鑒意義?在記者的采訪當中,部門和專家各自表達了看法。
會否削弱紡織產業支柱地位?
經整治支柱地位將加強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0年底,高明區有紡織服裝企業148家,規模以上企業數量50家,工業總產值194.48億元。其中,荷城街道約占全區總產值的三成多,約64億元。這不由令人擔心,此輪整治會否削弱該區紡織產業的支柱地位?
對此,荷城街道經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整治非但不會削弱該街道紡織產業規模,相反會做大做強。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該街道轄區范圍內29家紡織印染企業共納稅3.95億元,除溢達、匯益、榮昌等3家企業外,其余26家紡織印染企業占地面積共計1184.72畝,納稅額共計2029.41萬元,平均每畝納稅額僅為1.71萬元/畝。
按照《方案》,該街道鼓勵現有印染企業在符合環保規定的排污總量要求及能耗規模的前提下,進行增資擴產或收購重組,發展上下游產業,打造完備的紡織—印染—服裝產業鏈。該負責人表示,在這一過程中,該街道將對企業增資擴產項目嚴格把關,項目投資強度須達到350萬元/畝以上,稅收須達到15萬元/畝以上。
西安紡織城緣何一步步走樣?
產業發展引導把關不嚴
經過過去7年的發展,目前進駐西安紡織城的46家企業中,紡織印染類企業只有15家,只占企業總數的32%,紡織城已經大為走樣。對此,荷城街道有關負責人此前坦承,“因前期產業發展引導把關不嚴,紡織城混雜了較多其他行業企業”。
佛山市委黨校科研處主任趙起超認為,產業園區原始規劃與實際發展出現偏差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因為在現有體制下,不管是來自園區三通一平的成本壓力,還是政績考核壓力,都不允許園區空地閑置太久,如果較長時間沒有合乎標準的企業入駐,地方只能降低標準。他同時指出,這是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在發展中解決。
佛山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蒙蔭莉則認為,企業入不入園、什么企業入園歸根結底是市場行為,如果一個專門性產業園按照原先定位遲遲招不到商,或者無法保證招商的檔次,那么就應該思考是否在規劃定位上過于一廂情愿。
紡織城走樣對新興產業園有何借鑒?
寧可慢點,也要為優質項目預留空間
本月初召開的高明區“兩會”提出,該區未來要發展五大新興產業載體,分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裝備制造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西江新城創新園與滄江工業園主體區。那么西安紡織城的發展歷程對其有何借鑒意義?
蒙蔭莉認為,建立新興產業園的目的在于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因此其規劃上馬不能憑空想象,而是必須有一個或多個帶動性強的龍頭項目作為基礎,與此同時要注意與周邊地區實現差異化,避免同質競爭。
但他同時表示,與傳統產業集聚在各地已經分出勝負不同,佛山各區在新興產業發展方面一定程度上處于同一起跑線,誰做得好誰就可能成為區域中心。高明應力爭在一個或多個領域成為中心,即便一時達不到也要參與到當中的高端環節。而在這一過程中,高明新興產業園發展速度寧可慢一點,也要為優質項目進入預留出空間。
反響
企業響應和擔憂并存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包括高明區紡織行業協會和受訪紡織印染企業在內,均已獲知《方案》的具體內容。他們一方面表態支持,一方面也希望政府給出確定的政策,“企業愿意嚴格按照政府要求做好提升工作,但提升總要投入,而投入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收回來的,希望政府同時明確還可以做多少年。”高明區紡織協會相關負責人說。
“在高明做不起來,搬到哪里都難做”
即便《方案》提出了相當“苛刻”的條件,比如,未能上馬紡織服裝項目的純印染企業必須限期搬遷,企業增資擴產項目平均每畝納稅額要達到15萬元以上等,受訪企業依然表態愿意配合提升。
高明潤文紡織染整有限公司去年正式投產,目前主要從事染整業務。該公司總經理鐘潤文表示,已經接獲《方案》,目前正籌劃上服裝項目,“政府已經出臺政策,不上不行,除非不想在這里做了。”他說,當初選擇到高明投資,主要是看準了這里的產業集聚和外部環境,現在依然看好,所以不會輕言搬遷。
高明宏峻印染有限公司同樣是一家染整企業,該公司總經理楊后寶也表示,“不提升沒有出路”。在他看來,紡織服裝業作為高明傳統支柱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中上游產業鏈,加之產品和原材料集散地就在珠三角地區,“如果企業在高明都做不起來,搬到哪里都難做”。據介紹,正是基于這種危機感,該公司早前就已進行過設備改造提升,生產一噸布的用水量從20噸降至10噸,再降至目前的4噸。與此同時,通過鍋爐余熱回收,用煤、用氣比改造前減少20%,相當于減少了20%的蒸汽排放。他表示,接下來還會按照《方案》做好進一步整治提升工作。
呼吁增強政策確定性
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召開的一次滄江河截污工作會議上,高明區就明確提出要對荷城紡織企業尤其是印染類企業進行限制。消息傳開后,引起業界擔憂:印染業在整個紡織服裝行業中起著承上啟下作用,對其進行限制,必然會影響到整個行業。
而隨著《方案》出臺,標志著對紡織印染企業采取何種整治方式一錘定音,之前的種種猜測戛然而止。對此,高明區紡織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方案》采取整治提升的方法,而不是趕走或關閉,體現了政府的務實態度,希望在實施中切實按照《方案》執行。
“企業要想發展和獲得效益,就必須淘汰落后工藝和產能,這點同政府是一致的。但這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投入,而投入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收回來的,所以希望政府有個明確的預期,還可以做多少年,不然誰都不敢大舉投入。”上述負責人說。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