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蛻變:創新的擔子有多重
如果將恒天集團比喻成一艘大船,那么,現在的它正在新的海域、以新的方式高速行駛著:收購重組國際知名紡機企業,開拓服裝品牌國際化之路,涉足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恒天加速多元發展和壯大規模,快步向現代企業和跨國公司方向蛻變。外部發展空間的開拓固然令人心潮澎湃,其內部承載的壓力也可想而知。
這艘大船如何在速度與激情中平穩航行?帶著疑問,本報記者專訪了公司總經理劉海濤。
速度多快 擔子多重
主動認知四大創新要點
記者:在從傳統國企向現代企業和跨國公司加速蛻變的過程中,恒天一直強調企業運行方式的全面創新。請問企業遇到過哪些實際問題?包括哪些層面?
劉海濤:企業蛻變的速度有多快,創新的擔子就有多重。恒天集團是傳統國有企業,與國際強企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內部板塊的整合和管理也面臨著諸多新的目標和課題。
記得在一次企業家沙龍上,我談到恒天內部亟待創新的四個層面。
第一,新目標、新角色亟待對位。恒天集團致力于成為紡織業的最強者,以全球跨國集團的姿態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取得更大發展。但企業當前的管理和運作模式尚不能適應新目標,我們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二,人才資源亟待充實。近段時間,很多企業家仿佛不約而同地面對同一個問題——企業原有的人才怎么不夠用了?面對新的形勢和要求,原來熟悉的領域變得不熟悉了,企業需要更強的人才適應當前發展的需要。這是企業在未來五年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傳統體制亟待突破。恒天經歷了從工廠到公司、從公司到集團、從集團向國際化跨國集團轉變的歷程;體制上從純國有轉變為各層級的股份制,集團管理方式從傳統直線型轉為市場化、集約化、專業化方式。在發展過程中,諸如海外經理人制度、人才資源管理等基礎薄弱和管理體制的深層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體制創新勢在必行。
第四,產業結構亟待優化。當前紡織產業結構面臨調整和優化,以及怎么改變粗放式發展方式、怎么從數量增長轉變為質量增長的一系列問題。對恒天來說也是如此,如何用好產業和金融兩個資本?如何利用好國內和國際兩種資源?如何把握好主業和副業的結構關系?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
沒有最好 只有最適合
全面啟動管理提升活動
記者:要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恒天的管理體制要進行哪些層面的創新?其難點和重點是什么?
劉海濤:管理創新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管理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這就是我對“管理”的理解。
隨著業務的不斷拓展和規模的快速壯大,集團公司原有的管理體制已經難以適應當前和今后的發展要求。如何對股權多元化企業以及境外企業進行管理,如何促進各業務單元快速健康發展,如何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協同、集約能力,已成為集團公司亟須突破的管理難點。
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我們強調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快推進管理創新:一是以董事會試點工作為契機,建立和完善所屬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形成科學決策、高效執行、有效監督的體制機制。二是進一步調整優化職權配置,完善事業部專業化管理模式,發揮業務單元的整體作用,提升業務協同能力和競爭優勢。三是加快推動集團“投資中心、利潤中心、成本中心”三級管理體系構建,建立扁平化組織體系,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四是深化企業管理,實現縱向指導、重點把握與日常管理相結合;依法管理與合規管理相結合;業務管理與系統管理相結合;股權管理與運營管控相結合,不斷提高企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管理水平。五是提高集團三年滾動規劃和各專項“十二五”規劃的執行力,確保規劃的細化落實和貫徹實施。六是加快信息化建設與各項管理工作的融合,為提高集團整體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益提供有力支撐。
為實現這一中期目標,今年恒天全面啟動了管理提升活動,主要內容包括:一是要努力實現管理短板和瓶頸問題的重點突破,集中力量解決制約發展的關鍵問題,實現短板消缺和瓶頸突破;二是要狠抓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積極拓展贏利空間,努力實現效益“保增長”目標;三是要切實加強和改善基礎管理,切實加強基層建設、基礎工作和基本功訓練,將強化基礎管理工作做細做實;四是要以專項提升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要結合企業管理提升的方向和重點,向管理要效益、要質量、要增長;五是要固化成果,構建持續推進管理提升的長效機制,強化成果的推廣與應用,使之成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
既要引進 也要培養
機制開明打造人才高地
記者:近年來,人才問題成為困擾紡織行業的普遍難題。恒天在加快轉型的過程中,人才發展速度與質量能否適應?能否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相匹配?
劉海濤:人才問題在企業發展中是第一大問題。解決好這一問題,從宏觀上講是要以人為本,微觀上講是要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培養和用好人才團隊。
隨著集團公司結構調整力度加大和進入新的業務領域,我們在人才儲備、人才使用、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問題日益突出,高級管理人才、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明顯短缺。
對于企業來講,自有人才的培養和作用發揮是主導力量,但是隨著企業不斷的發展你會發現,我們自身的人才不夠,需要大量引進,這就要求在企業人才制度設計方面、在人才的引進和使用方面科學有效。只有筑巢引鳳,才能有鳳來儀。
這幾年,我們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考核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尤其是在企業管理人才的考核評價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在加快集團國際化業務單元等方面,人力資源管理水平還不高,特別是在集團產業拓展迅速、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發展節奏不斷加快的大背景下,按照市場化、國際化、年輕化原則,加強和規范人才的引進、培養、交流等工作的力度還不夠大,可探討和改進的空間還很大。
記者:恒天曾提出,要通過培養100名專業技術帶頭人,以及10名在相關行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專業技術引領者,構筑恒天的人才高地優勢。要實現這一目標,具體途徑是什么?
劉海濤:這幾年,我們首先在引進人才、尤其是引進高端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首先,隨著并購企業的增多,集團聚集了很多其他方面的人才;其次,通過市場化招聘吸納了一些人才;最后,打破傳統思維,以高待遇、高專業平臺引進了部分高水平的海外人才,并聘請了日本、美國、德國的專家。
此外,我們在人才培養和內部機制方面加緊建設。近幾年,集團對于適用的復合型人才需求較大。為此,我們一方面積極設立各種各樣的海外培訓班,積極培養選拔內部人才;另一方面積極在社會上尋求好的高端人才,與恒天達成長期合作。我們還積極尋求合作機構,委托其幫助我們進行人才選擇和合作。
記者:內外人才、新老員工匯集在一起,其待遇和體系的不同會不會造成管理上的困難?恒天如何理順這些關系?
劉海濤:我認為,在人才問題上,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一方面強化現有人才的培養、選拔和使用,另一方面加大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人才招聘和選用,更要在建立和規范激勵、約束機制,理順分配關系上不斷創新;在人才選拔程序、用人體制機制上不斷完善;在加強集團總部各部門、總部與企業、各企業之間干部、人才交流和培養更多的人才上不斷創新。
從整個人才機制來講,恒天本著開放的心態廣納人才,比如為了更好地踐行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公司各部門的副職全部為全集團甚至是全社會公開競聘上崗。員工考評是常年機制,希望激勵大家保持上進心,以此獲得更好的福利待遇,發展得更好。外部人才強化競爭機制,你是人才就有更好的空間。對于員工的進出,我們采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集團領導班子的共識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站在企業長遠發展的高度,當好伯樂。
強調協同 鼓勵個性
重視企業文化的“生”與“長”
記者:恒天短時間內并購管理了多家企業,包括地方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海外企業。這些企業擁有不同的管理文化和機制,恒天將如何實現文化的融合及管理的順暢、增強集團協同力?
劉海濤:個體間要志同道合,文化的認同是基本。企業的成長如同樹木的生長,企業文化是企業的DNA,它的質量決定了企業的健康狀況。我認為,恒天集團要進一步健康發展,必須明確提出文化管理的理念,靠統一的文化理念來凝聚團隊、凝聚人心、規范行動,促進戰略落實。
這幾年,集團公司黨政對企業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基礎性和創造性的工作,提煉了集團價值理念、明確了企業和員工行為規范,統一了集團新的標識,基本構建和形成了既有鮮明時代特征、又體現恒天發展內涵的企業文化體系。我們提出的“惠悅于民、恒達天下”的企業口號,“業績、規則、誠信”的核心價值觀,“協同、創新、卓越”的企業精神符合恒天集團的實際,也體現了黨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要求。
企業文化建設也有一個“生”和“長”的過程,我們提出明確的價值觀、構建完整的價值觀體系,這是“生”,而將價值觀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成為大家的習慣和行為是“長”。對于企業,“長”和“生”同樣重要。
在文化建設方面,我們當前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結合重組并購地方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海外企業的實際,按照集團發展戰略的要求,加強企業文化融合與創新,注重融合不同類型企業的優秀文化元素和先進理念,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形成兼容并蓄的企業文化,通過文化建設提升集團的凝聚力和核心競爭力。
具體而言,面對集團旗下不同類型的企業,我們積極強調協同,也注重鼓勵個性,給并購企業一個寬松的環境,也給大家加強協同的空間,倡導大家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相互學習,在學習的基礎上相互協同發揮合力。
加強企業的文化管理不是一句空話,必須有實際的抓手付諸實踐。今年我們將在品牌建設方面加強工作,在發展主導品牌的基礎上,扶持推出眾多子品牌,形成“群星伴月”的品牌模式共同發展。在即將舉行的ITMA ASIA+ CITME 2012上,恒天包下一個展館,把旗下所有相關企業匯集在一起,通過統一的LOGO、對外文化宣傳以及基本風格,向人們展示恒天的整體形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