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或迎來政策“友好期”
2012-9-18
海關總署近日公布8月份外貿情況。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增長0.2%,其中,出口增長2.7%,進口下降2.6%。
專家表示,8月份外貿數據是重要的觀察節點,決定著未來外貿走勢是否反彈以及政策是否加碼。從目前情況來看,全年“保十”壓力增大,但外貿結構也在發生良性變化。
外貿失速全年“保十”壓力增大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為3292.9億美元,增長0.2%。其中,出口1779.8億美元,增長2.7%;進口1513.1億美元,下降2.6%;貿易順差266.7億美元。
前8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4976.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2%。其中,出口13091.1億美元,增長7.1%;進口11885.1億美元,增長5.1%;貿易順差1206億美元,擴大31.8%。
此前多家機構對外貿的預測也比較悲觀。從對比情況來看,出口超預期實現增長,而進口下降較為明顯。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預測8月份出口增速同比下降1%,進口增長2%。天相投顧也預計8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3%;進口同比下降0.9%。
對于全年“保十”的目標,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比較懸”。湘財證券研究所宏觀策略部副總經理羅文波認為,因為海外需求,尤其是歐洲方面的需求疲軟,短期內難以復蘇。
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也認為,出口的下滑短期難以扭轉,或將是一個持續的趨勢,同時國際經濟大環境疲弱,也形成不利制約。
但也有一些專家比較樂觀。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高凌云認為,中國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從過去的外圍附屬已經走到了中心,中國宏觀政策的調整通過進口的方式將影響到外部經濟的增長。
高凌云認為,目前國家確定要穩定和引導大宗商品進口,適度擴大消費品進口。未來隨著進口發力,將帶來其他國家收入上升,進而對產品的需求增加,這將進一步對中國的出口產生有利拉動。
此外,隨著企業去庫存階段的結束以及傳統消費旺季的到來,經濟有望轉好。因此,全年外貿“保十”雖然面臨壓力,但仍然可以期待。
低速倒逼外貿結構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貿形勢變化的過程中,中國的外貿結構也在發生悄然變化。海關總署統計也顯示,目前一般貿易平穩增長,傳統的加工貿易增長乏力。而在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出口穩定增長,紡織、服裝出口下降。
高凌云認為,在這個貿易利潤逐漸下降的時代,企業出于生產成本考慮,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其一是尋找原來沒有滲透進去的新市場,其二是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新產品。
羅文波表示,從外貿結構來看,新興產品的需求波動很大。海外需求包括成熟市場的需求回落,但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出口還維持在一個比較好的水平。因此可以看出,資本性需求的彈性較大,而生活必需品需求相對平穩。
一些分析人士注意到,隨著外部需求萎縮,部分訂單也開始出現轉移,目前也出現了一些外資撤離的情況。
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趙慶明認為,事實上,在一些傳統訂單轉移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同時,一些新增的訂單也在出現。這實際上是一個梯度的變化,發達國家向我們轉移,我們將不再有競爭力的訂單轉移出去,這是中國在國際分工中地位提高的表現。如果一些企業沒有趕上形勢的變化,不對產品進行升級更新,就可能在這輪轉移中被淘汰。
趙慶明同時提出,奧巴馬在競職演說中也提到再工業化,這是今后中國需要特別注意的。雖然當前中國在全球貿易中增速超過其他國家,但需要注意對外貿結構以及整個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尤其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不少專家表示,在外貿增速回落的同時,貿易摩擦也在增多。出于規避貿易“地雷”的考慮,中國也需要對貿易結構進行調整。除了企業自發調整外,國家政策也要在調整貿易結構上加碼,譬如在提高出口退稅上就要與產業機構調整密切配合。
各地穩外貿新政呼之欲出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單月進出口數據波動較大,5、6月份曾出現反彈,但7月重回歷史低點,因此8月份的數據成為研判全年外貿走勢的一個重要窗口,同時也是觀察政策加碼的重要節點。李彥認為,8月的外貿數據將成為重要參考,成為由低走高的轉折點的可能性存在。
一些專家表示,包括調高出口退稅、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等政策可能很快落地。
今年以來,除了海外需求低迷,匯率風險也讓不少企業在接訂單時非常謹慎,訂單“短期化”趨勢愈加明顯。廣東省外經貿廳副廳長鄭建榮表示,傳統海外市場需求低迷和風險普遍升高是出口企業面臨的現實發展難題,需要發揮信貸資金的逆周期調節功能,擴大信用保險規模為企業“保駕護航”。
專家表示,中國穩外貿的政策“彈藥”還很足,外貿企業或在今年四季度迎來政策“友好期”。高凌云認為,影響出口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需、競爭力、內需、宏觀經濟規模四個方面,目前我們比較側重外需和競爭力,包括提高通關便利的舉措也是為了提升出口競爭力,事實上政策空間還很大。
高凌云認為,在各項政策中,提高出口退稅的效率并不是很高,相反,幫助有條件的企業提高融資效率將是一個更可靠的途徑。
對于后期外貿走勢,羅文波認為,在歐洲經濟持續下行的情況下,中國第四季度外貿能否出現轉機,關鍵要看美國的經濟復蘇狀況。目前美國經濟整體出現上升態勢,但是美國現在對進口控制較嚴,想實現制造業“內轉”,導致其經濟增長對進口產品的彈性下降。
專家表示,8月份外貿數據是重要的觀察節點,決定著未來外貿走勢是否反彈以及政策是否加碼。從目前情況來看,全年“保十”壓力增大,但外貿結構也在發生良性變化。
外貿失速全年“保十”壓力增大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為3292.9億美元,增長0.2%。其中,出口1779.8億美元,增長2.7%;進口1513.1億美元,下降2.6%;貿易順差266.7億美元。
前8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4976.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2%。其中,出口13091.1億美元,增長7.1%;進口11885.1億美元,增長5.1%;貿易順差1206億美元,擴大31.8%。
此前多家機構對外貿的預測也比較悲觀。從對比情況來看,出口超預期實現增長,而進口下降較為明顯。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預測8月份出口增速同比下降1%,進口增長2%。天相投顧也預計8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3%;進口同比下降0.9%。
對于全年“保十”的目標,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比較懸”。湘財證券研究所宏觀策略部副總經理羅文波認為,因為海外需求,尤其是歐洲方面的需求疲軟,短期內難以復蘇。
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也認為,出口的下滑短期難以扭轉,或將是一個持續的趨勢,同時國際經濟大環境疲弱,也形成不利制約。
但也有一些專家比較樂觀。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高凌云認為,中國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從過去的外圍附屬已經走到了中心,中國宏觀政策的調整通過進口的方式將影響到外部經濟的增長。
高凌云認為,目前國家確定要穩定和引導大宗商品進口,適度擴大消費品進口。未來隨著進口發力,將帶來其他國家收入上升,進而對產品的需求增加,這將進一步對中國的出口產生有利拉動。
此外,隨著企業去庫存階段的結束以及傳統消費旺季的到來,經濟有望轉好。因此,全年外貿“保十”雖然面臨壓力,但仍然可以期待。
低速倒逼外貿結構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貿形勢變化的過程中,中國的外貿結構也在發生悄然變化。海關總署統計也顯示,目前一般貿易平穩增長,傳統的加工貿易增長乏力。而在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出口穩定增長,紡織、服裝出口下降。
高凌云認為,在這個貿易利潤逐漸下降的時代,企業出于生產成本考慮,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其一是尋找原來沒有滲透進去的新市場,其二是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新產品。
羅文波表示,從外貿結構來看,新興產品的需求波動很大。海外需求包括成熟市場的需求回落,但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出口還維持在一個比較好的水平。因此可以看出,資本性需求的彈性較大,而生活必需品需求相對平穩。
一些分析人士注意到,隨著外部需求萎縮,部分訂單也開始出現轉移,目前也出現了一些外資撤離的情況。
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趙慶明認為,事實上,在一些傳統訂單轉移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同時,一些新增的訂單也在出現。這實際上是一個梯度的變化,發達國家向我們轉移,我們將不再有競爭力的訂單轉移出去,這是中國在國際分工中地位提高的表現。如果一些企業沒有趕上形勢的變化,不對產品進行升級更新,就可能在這輪轉移中被淘汰。
趙慶明同時提出,奧巴馬在競職演說中也提到再工業化,這是今后中國需要特別注意的。雖然當前中國在全球貿易中增速超過其他國家,但需要注意對外貿結構以及整個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尤其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不少專家表示,在外貿增速回落的同時,貿易摩擦也在增多。出于規避貿易“地雷”的考慮,中國也需要對貿易結構進行調整。除了企業自發調整外,國家政策也要在調整貿易結構上加碼,譬如在提高出口退稅上就要與產業機構調整密切配合。
各地穩外貿新政呼之欲出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單月進出口數據波動較大,5、6月份曾出現反彈,但7月重回歷史低點,因此8月份的數據成為研判全年外貿走勢的一個重要窗口,同時也是觀察政策加碼的重要節點。李彥認為,8月的外貿數據將成為重要參考,成為由低走高的轉折點的可能性存在。
一些專家表示,包括調高出口退稅、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等政策可能很快落地。
今年以來,除了海外需求低迷,匯率風險也讓不少企業在接訂單時非常謹慎,訂單“短期化”趨勢愈加明顯。廣東省外經貿廳副廳長鄭建榮表示,傳統海外市場需求低迷和風險普遍升高是出口企業面臨的現實發展難題,需要發揮信貸資金的逆周期調節功能,擴大信用保險規模為企業“保駕護航”。
專家表示,中國穩外貿的政策“彈藥”還很足,外貿企業或在今年四季度迎來政策“友好期”。高凌云認為,影響出口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需、競爭力、內需、宏觀經濟規模四個方面,目前我們比較側重外需和競爭力,包括提高通關便利的舉措也是為了提升出口競爭力,事實上政策空間還很大。
高凌云認為,在各項政策中,提高出口退稅的效率并不是很高,相反,幫助有條件的企業提高融資效率將是一個更可靠的途徑。
對于后期外貿走勢,羅文波認為,在歐洲經濟持續下行的情況下,中國第四季度外貿能否出現轉機,關鍵要看美國的經濟復蘇狀況。目前美國經濟整體出現上升態勢,但是美國現在對進口控制較嚴,想實現制造業“內轉”,導致其經濟增長對進口產品的彈性下降。
回復 229744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