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升降之中跨越高成本障礙
2012-10-9
原料起伏不定,工資漲個不停,傳統紡織企業進入了高成本時代,不少毛巾企業因此深受重創。然而,坐落在江蘇如東縣的南通大東有限公司卻在今年一季度出現各項經營指標創下新高的景象,實現銷售收入10460萬元,同比增長80%,贏利同比翻一番,員工工資也增加了一成。
“跨越高成本這道坎,我們的秘訣是升級、創新和降本。”大東公司總經理高軍如是說。
先機而動,取機解圍
去年以來棉紗持續暴漲讓很多人瞠目結舌。大東公司財務總監張海嶺是名老財務,他說:“去年年初,生產毛巾使用的20支棉紗每噸才17000元,后來瘋漲到了41000元,漲幅達到了141%。”
當很多同行以減產甚至停產應對前所未有的高成本沖擊時,大東卻泰然若之。屈指算來,這已經是大東經歷的第三次嚴重危機。
大東是如東縣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曾經以143天回收投資成本的速度聞名,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時,產品全部出口日本的大東最先成為受害者,但幸運的是由于提前調整了產品結構,企業躲過一劫,甚至還實現了新的發展。
“經歷了這次嚴重的危機,我們在日子好過的時候,也不忘思考危機出現的那一天應該如何應對。”總經理高軍經常給大東人上“危機課”:“一時疏忽,將永久失去客戶。”他經常拿著國外最高檔的毛巾產品向員工示范:“將來我們的毛巾要做成這個水平。”與此同時,企業的升級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過去,大東的銷售市場以日本為主,近幾年來,他們審時度勢,下決心告別單一市場作戰,作出國內市場爭份額、歐美市場奪訂單、日本市場銷量保增長的決策。目前,大東在國內的銷售份額占到了40%,起步較晚的歐美市場也達到了15%。三足鼎立夯實了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此外,大東把低檔毛巾生產轉移到原料豐富、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的山東內地去,在企業退城進區的同時,實施產品大換血、裝備大更新,投資1.43億元,將新廠區武裝成為生產高檔毛巾及其制品的基地。
大東的先機而動,使其順利走過了2010年以來持續增長的成本高地。
創新是一場長跑
去年年底,俄羅斯客戶在廣交會上看到大東的一個樣品,當場就下了單,僅憑這筆單子,大東今年每月的交貨額達到了300多萬元。
大東從單一的來樣加工變成自主設計,這一飛躍克服了企業20多年來的設計軟肋,使品牌與世界精品毛巾制造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如果生產普通素色毛巾,每噸只能賣3.7萬元,比棉紗成本還要低3000多元,但我們自主研發的毛巾一般售價都在每噸七八萬元,最高能賣到40多萬元。”在大東樣品展示廳,副總經理康擁軍拿著一款25厘米見方的小手帕向記者介紹。只見這種小手帕上繡花、刺繡而成的童話圖案栩栩如生,使用和欣賞功能兼備。記者還了解到,日本兒童消費者將這些小手帕當成收藏品,收集整套做成連環畫。
“自主創新就像長跑,我們10年如一日都在堅持一個勁兒地往前沖。”高軍說,“從培養引進設計人才、推進綠色生產到市場開拓都圍繞“人無我有”做加法,通過創新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大東在國內率先全面采用綠色原料、實施綠色生產工藝,相繼引進近10種特色原料,開發了牛奶纖維、木纖維、竹纖維等特種毛巾,毛巾品種發展到臥室配套型、舒適休閑型、抗菌保健型、兒童樂趣型、體育運動型等4000多個規格,獲得40多項國家專利。最近,他們研發的由蟹殼提煉生產的殼聚糖纖維毛巾,一經推出就引起國內外客戶的極大興趣。
目前,大東高附加值的深加工毛巾制品已經超過總量的六成,成為全球毛巾質量最好、價格最高的生產企業之一。
堅持降本攻堅戰
在紡織企業進入高成本、微利潤的時代背景下,大東堅持不懈地攻堅“降本”難題。漂染工藝流程中翻缸采用除氧酸處理,減少了水洗過程,每噸水節約100元,全年省下18萬元水費。坯布退漿等4項工藝革新,使企業全年減少100萬元支出。大東用OE紗替代環錠紡紗,應用“高毛、粗緯、低密”工藝,一年“摳”出300萬元。
此外,他們還設立技術革新獎、合理化建議獎、單項工藝創新獎,激勵員工隨時隨地增產節約,發揚創業初期“洋廠土辦”的傳統,大東人說:“西瓜要抱,但芝麻也不能丟。”
企業曾花200萬元進口一臺一倉烘干機,但是烘干的毛巾柔軟度不夠,機修工人集思廣益,自己動手加工,只花了70萬元,就生產出一臺三倉烘干機,不僅滿足了客戶要求,還能節電15%。
“跨越高成本這道坎,我們的秘訣是升級、創新和降本。”大東公司總經理高軍如是說。
先機而動,取機解圍
去年以來棉紗持續暴漲讓很多人瞠目結舌。大東公司財務總監張海嶺是名老財務,他說:“去年年初,生產毛巾使用的20支棉紗每噸才17000元,后來瘋漲到了41000元,漲幅達到了141%。”
當很多同行以減產甚至停產應對前所未有的高成本沖擊時,大東卻泰然若之。屈指算來,這已經是大東經歷的第三次嚴重危機。
大東是如東縣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曾經以143天回收投資成本的速度聞名,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時,產品全部出口日本的大東最先成為受害者,但幸運的是由于提前調整了產品結構,企業躲過一劫,甚至還實現了新的發展。
“經歷了這次嚴重的危機,我們在日子好過的時候,也不忘思考危機出現的那一天應該如何應對。”總經理高軍經常給大東人上“危機課”:“一時疏忽,將永久失去客戶。”他經常拿著國外最高檔的毛巾產品向員工示范:“將來我們的毛巾要做成這個水平。”與此同時,企業的升級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過去,大東的銷售市場以日本為主,近幾年來,他們審時度勢,下決心告別單一市場作戰,作出國內市場爭份額、歐美市場奪訂單、日本市場銷量保增長的決策。目前,大東在國內的銷售份額占到了40%,起步較晚的歐美市場也達到了15%。三足鼎立夯實了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此外,大東把低檔毛巾生產轉移到原料豐富、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的山東內地去,在企業退城進區的同時,實施產品大換血、裝備大更新,投資1.43億元,將新廠區武裝成為生產高檔毛巾及其制品的基地。
大東的先機而動,使其順利走過了2010年以來持續增長的成本高地。
創新是一場長跑
去年年底,俄羅斯客戶在廣交會上看到大東的一個樣品,當場就下了單,僅憑這筆單子,大東今年每月的交貨額達到了300多萬元。
大東從單一的來樣加工變成自主設計,這一飛躍克服了企業20多年來的設計軟肋,使品牌與世界精品毛巾制造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如果生產普通素色毛巾,每噸只能賣3.7萬元,比棉紗成本還要低3000多元,但我們自主研發的毛巾一般售價都在每噸七八萬元,最高能賣到40多萬元。”在大東樣品展示廳,副總經理康擁軍拿著一款25厘米見方的小手帕向記者介紹。只見這種小手帕上繡花、刺繡而成的童話圖案栩栩如生,使用和欣賞功能兼備。記者還了解到,日本兒童消費者將這些小手帕當成收藏品,收集整套做成連環畫。
“自主創新就像長跑,我們10年如一日都在堅持一個勁兒地往前沖。”高軍說,“從培養引進設計人才、推進綠色生產到市場開拓都圍繞“人無我有”做加法,通過創新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大東在國內率先全面采用綠色原料、實施綠色生產工藝,相繼引進近10種特色原料,開發了牛奶纖維、木纖維、竹纖維等特種毛巾,毛巾品種發展到臥室配套型、舒適休閑型、抗菌保健型、兒童樂趣型、體育運動型等4000多個規格,獲得40多項國家專利。最近,他們研發的由蟹殼提煉生產的殼聚糖纖維毛巾,一經推出就引起國內外客戶的極大興趣。
目前,大東高附加值的深加工毛巾制品已經超過總量的六成,成為全球毛巾質量最好、價格最高的生產企業之一。
堅持降本攻堅戰
在紡織企業進入高成本、微利潤的時代背景下,大東堅持不懈地攻堅“降本”難題。漂染工藝流程中翻缸采用除氧酸處理,減少了水洗過程,每噸水節約100元,全年省下18萬元水費。坯布退漿等4項工藝革新,使企業全年減少100萬元支出。大東用OE紗替代環錠紡紗,應用“高毛、粗緯、低密”工藝,一年“摳”出300萬元。
此外,他們還設立技術革新獎、合理化建議獎、單項工藝創新獎,激勵員工隨時隨地增產節約,發揚創業初期“洋廠土辦”的傳統,大東人說:“西瓜要抱,但芝麻也不能丟。”
企業曾花200萬元進口一臺一倉烘干機,但是烘干的毛巾柔軟度不夠,機修工人集思廣益,自己動手加工,只花了70萬元,就生產出一臺三倉烘干機,不僅滿足了客戶要求,還能節電15%。
回復 230825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