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的出路在于苦練內功
專訪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
民營經濟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十年,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前景如何?
《第一財經日報》日前專訪了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雖然他對于未來兩年,民營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并不看好,但他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仍抱有信心,并認為十八大以后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一定會加快,建議中小企業苦練內功。
中小企業需要苦練內功
第一財經日報:你如何看待目前中小企業的內外生存環境,以及未來預期?
李子彬:目前國際形勢嚴峻,復雜性不確定性很突出。世界經濟格局面臨新調整,這些方面給中國經濟外貿出口提出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
以我們協會定期公布的中小企業指數為例,數值最高的是2010年第三季度,為108,此后逐季下降,上個月到了90.3,第三季度也超不過這個數,這和中國企業困難狀況相適應,預計四季度稍微有點好轉,但仍然比100低很多。
我個人認為,經濟好轉,大概得明年、后年兩年,加上今年三年。因為外貿市場低迷,不是一兩年就能好轉的。
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形勢,中小企業的出路就是苦練內功,實現跨越發展。
苦練內功包括幾個方面,首先是加強科技投入力度,加強創新,提高企業產品的質量效益。小企業切忌小而全,一定要小而精,用科技手段打造核心競爭力,這樣企業才能做強做大。
第二,加強企業管理,向管理要質量、要效益,企業要多采用現代化的管理軟件,包括財務管理、物流管理、營銷管理、人事管理。
第三,要加強全員培訓,從老板到員工都要培訓,把打工仔培養成技工,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來沖抵勞動力價格的上升。有一個數據是,2000年~2010年中國社會勞動力生產率平均每年增加9.34%,這期間勞動力成本上升年均10%,所以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可以抵消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因素。另外,加快發展轉型,從過去追求數量到提高質量,增加附加值來轉型。
我剛才說的都是困難的一面,積極變化還很多,我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我下去調研,廣東清遠有一個小企業給我印象很深。雖然它現在不掙錢,但人員也沒解散,建立了一個研究中心,里面有七八個博士,40多個碩士,不掙錢了,就加大創新。
第二個辦法,去國際市場收購那些有品牌、有技術的中小企業,這對雙方都有好處。
日報:對于民營經濟以及中小企業普遍遭遇的借貸難,你如何看?
李子彬:中小企業借貸難由兩方面決定:一方面,相當一部分企業管理透明度不夠,抵押資產不夠。另一方面和中國當前金融體系有關。中國的商業銀行都是計劃經濟時代面向大企業大項目打造的一個審貸流程審貸標準。按照那個標準,中小企業多數都不符合條件。這幾年,銀行在加大改革力度,各個銀行都在建設一個中小企業貸款的服務平臺,中小企業貸款環境比過去有了許多改善,但是仍然不能完全解決融資難問題。
此外,在中國融資渠道中,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相當狹窄,只有一個主通道就是銀行貸款,發行債券、上市、各種適用股權基金等直接融資渠道在中國發展比較晚,市場規模比較小,很多企業也不熟悉。所以,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也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一個途徑,這方面要繼續努力。
對中小企業扶持應落到實處
日報:你如何看待“新36條”目前的落實情況,以及未來的走向?
李子彬:“新36條”發布將近3年時間,含金量高,但過去沒有實施細則,沒法實施,因此,國務院加大了力度,出臺了42個貫徹36條的實施意見,應該說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有很大支持,比如加大財稅支持、減少企業不合理的收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扶持等。
但這個政策還沒有落到企業實處,我們協會收回的2500份企業問卷,問中央發出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措施,你們感受到了沒有?80%的企業回答沒有感覺到。
所以還有一些政策力度不夠,首先是企業免稅。免稅政策中小企業基本沒有享受到。又比如,加大中小企業財政專項支持力度,去年127億,今年140億,10年以前才2.7億,確實增長很多,但是這個補助,各地政府差不多都給了本地高科技企業。我想支持中小企業最重要的還是差異化的稅收政策。
第二是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銀監會最近發布報告,說現在的商業貸款大企業的覆蓋率100%,中型企業覆蓋80%,小型企業覆蓋面20%,微型企業覆蓋面沒有。銀監會的數據定性上肯定是對的,但中國的銀行,還需要改善,特別要發展小銀行,村鎮銀行、縣級銀行,他們才能真正面向小企業。我感覺最重要的是加快發展小銀行,包括小額貸款公司。南方有一些互助銀行,也能解決小企業的融資困難,比用地下的資金好多了,也相對規范。
日報:未來該如何打破壟斷,給中小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李子彬:這也得從兩方面說,一個是像石油、天然氣、電力、電信、鐵路這樣的壟斷部門,中小企業實力不夠。
第二,最近幾年,面對中小企業困難,很多國有企業兼并中小企業。要解決這個問題,雙方體制上都要改進,加強對壟斷行業的改革,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優化國有企業的戰略布局,另外也要引導民間資本集中起來做大事,進入壟斷行業。
日報:你怎么看十八大后民營經濟的走向和整體社會角色的轉變?
李子彬:我堅信十八大后經濟體制改革會加快。現在加快改革已經成為社會從上到下,從企業到研究機構,到各類專家,從一般老百姓到官員的普遍共識。
如果壟斷企業不加強改革,市場競爭環境不公平,民營經濟當然就不能平等地和國有企業競爭,也不會得到發展。我覺得還是按照中央精神說的,兩個堅持毫不動搖,加快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總體來說,指導思想一定是多種所有制經濟在一個公平競爭環境下共同發展。長遠看,最終的結局也一定是這樣的。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