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話未來
2012-11-15
王偉這個在中國再普通不過的名字,在江蘇江陰當地算得上是個小小的名人。
1993年,17歲的王偉初中才畢業,就以江陰狀元的成績直接上了大學,學習外貿專業,開始了與外貿的緣分。“10年前正是我們公司籌建的時候,那時的我沒有啟動資金,空懷著一份做外貿的理想。”其實2002年的王偉已經有所積累,他已經在幾家外貿企業打拼了5年,有了一定的人脈關系。更重要的是,那時的王偉便已經為自己的江陰嘉祥外貿有限公司設定好經營目標做小眾、高端的服裝外貿生意。
“當時國內的服裝外貿企業正在急速發展,但服裝產品同質化的趨向嚴重。國企改制的大型服裝貿易企業規模很大,它們不害怕同質化,但我們不行,走規模這條路肯定是行不通的。”
2003年的“非典”給正苦于沒有啟動資金的王偉帶來了機會。
受“非典”的影響,每年很多固定來中國的采購商取消了他們的采購行程,訂貨更多通過熟人下單。“一家澳大利亞客戶找到了我,他是之前我在外貿公司時認識的。他過去對我比較信任,聽說我出來自己做,就很爽快地決定和我合作,并一次性預付了5萬美元的訂金。”
江陰嘉祥就從那5萬美元起步,到2006年已經做到了400萬~500萬美元的資本積累。“初期的積累是艱難的,在大型企業中尋找自己的生意并不是很容易。但從2006年開始,公司發現,質變的時機到來了。”
王偉回憶,2006年,國內服裝企業的產品同質化遇到了瓶頸,中小客戶的利潤受到中間商的擠壓而苦不堪言。
王偉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他要為全球小眾優質客戶提供個性化的、一站式的服裝服務。此時的江陰嘉祥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他們積累了生產、技術、客戶溝通、產品開發等各個環節上的人才和經驗。于是,公司的業務開始了“井噴”。
從2008年到現在,在整體外貿形勢不斷波動的大環境中,王偉的公司的利潤保持著每年翻一番的成長速度,凈利潤率維持在10%~15%之間。
這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實在是件了不起的事。僅人工成本一項的上漲,就拖了不少服裝外貿企業的后腿。但在王偉看來,人力資源本應是當下中國服裝(000902,股吧)的優勢:“我們的服裝外貿發展了這么多年,尤其是最近10年,我們培養了大量的高級產業工人,這不應該是我們的負擔,而是我們的財富。那些低成本市場做不來的訂單才應是我們的核心訂單。”
王偉拿出一件高級女裝說:“別家類似的產品賣20~40美元,我們公司則賣到299美元甚至499美元。重要原因在于我們的工人平均年齡在40~45歲之間,他們相當于客戶的私人裁縫,產品的附加值可想而知。”
展望了企業和產業的未來,王偉表示:“未來服裝外貿的趨勢是D2C(Designer-to-Customer,即設計師對客戶),盡量取消中間環節,這樣才能將企業的利潤最大化。”
1993年,17歲的王偉初中才畢業,就以江陰狀元的成績直接上了大學,學習外貿專業,開始了與外貿的緣分。“10年前正是我們公司籌建的時候,那時的我沒有啟動資金,空懷著一份做外貿的理想。”其實2002年的王偉已經有所積累,他已經在幾家外貿企業打拼了5年,有了一定的人脈關系。更重要的是,那時的王偉便已經為自己的江陰嘉祥外貿有限公司設定好經營目標做小眾、高端的服裝外貿生意。
“當時國內的服裝外貿企業正在急速發展,但服裝產品同質化的趨向嚴重。國企改制的大型服裝貿易企業規模很大,它們不害怕同質化,但我們不行,走規模這條路肯定是行不通的。”
2003年的“非典”給正苦于沒有啟動資金的王偉帶來了機會。
受“非典”的影響,每年很多固定來中國的采購商取消了他們的采購行程,訂貨更多通過熟人下單。“一家澳大利亞客戶找到了我,他是之前我在外貿公司時認識的。他過去對我比較信任,聽說我出來自己做,就很爽快地決定和我合作,并一次性預付了5萬美元的訂金。”
江陰嘉祥就從那5萬美元起步,到2006年已經做到了400萬~500萬美元的資本積累。“初期的積累是艱難的,在大型企業中尋找自己的生意并不是很容易。但從2006年開始,公司發現,質變的時機到來了。”
王偉回憶,2006年,國內服裝企業的產品同質化遇到了瓶頸,中小客戶的利潤受到中間商的擠壓而苦不堪言。
王偉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他要為全球小眾優質客戶提供個性化的、一站式的服裝服務。此時的江陰嘉祥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他們積累了生產、技術、客戶溝通、產品開發等各個環節上的人才和經驗。于是,公司的業務開始了“井噴”。
從2008年到現在,在整體外貿形勢不斷波動的大環境中,王偉的公司的利潤保持著每年翻一番的成長速度,凈利潤率維持在10%~15%之間。
這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實在是件了不起的事。僅人工成本一項的上漲,就拖了不少服裝外貿企業的后腿。但在王偉看來,人力資源本應是當下中國服裝(000902,股吧)的優勢:“我們的服裝外貿發展了這么多年,尤其是最近10年,我們培養了大量的高級產業工人,這不應該是我們的負擔,而是我們的財富。那些低成本市場做不來的訂單才應是我們的核心訂單。”
王偉拿出一件高級女裝說:“別家類似的產品賣20~40美元,我們公司則賣到299美元甚至499美元。重要原因在于我們的工人平均年齡在40~45歲之間,他們相當于客戶的私人裁縫,產品的附加值可想而知。”
展望了企業和產業的未來,王偉表示:“未來服裝外貿的趨勢是D2C(Designer-to-Customer,即設計師對客戶),盡量取消中間環節,這樣才能將企業的利潤最大化。”
回復 233414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