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輕紡城:近280批次面料100%達標
2013-2-6
五年前,輕紡城市場的面料質量抽檢合格率僅為40%,產品質量不盡如人意。最近,中國輕紡城連續兩次共抽檢了280個批次的面料樣品,檢測結果顯示合格率均達到了100%。五年里,輕紡城面料質量為何提升得如此迅速呢?日前,紹興縣工商局中國輕紡城分局有關人士認為,五年前,紹興縣提出了建設“綠色輕紡城”的概念,在市場形勢倒逼之下,經營戶理念不斷更新,市場流通產品質量水平正逐年提高。
280批次面料質量全部合格
日前,紹興縣工商局中國輕紡城分局對市場內兩個批次的面料進行了抽檢。兩批面料分別取樣自北市場家紡面料和精品廣場呢料,共有280個樣品,其中家紡面料202個,呢料78個。最終根據《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8401—2010),280個批次面料樣品檢測結果顯示,抽檢合格率為100%。
紹興縣工商局中國輕紡城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GB8401—2010是國家一項強制性行業標準,在我國境內生產、銷售的服用、裝飾用和家用紡織產品均應符合該項標準,出口產品可依據合同的約定執行。他告訴記者,這是自2008年以來,在工商部門20次抽檢中,首次連續兩次抽檢合格率達100%。這說明,經過五年的努力,“綠色輕紡城”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輕紡城產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
記者了解,根據《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紡織品不允許出現還原條件下染料中分解出的4-氨基偶氮苯等24種芳香胺,致癌芳香胺的限量值必須小于24mg/KG。根據產品的不同用途,把紡織品按嬰幼兒紡織產品、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和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分成ABC三類,不同分類的產品PH值、色牢度、甲醛含量都必須達到相應的標準。
2008年,中國輕紡城工商部門曾對市場內流通的面料進行了抽檢,抽檢結果卻讓許多人感到意外。當年,工商部門共抽檢了50個批次的面料,結果發現其中符合相應國家標準的只有20個批次,合格率僅為40%。本地加工的產品合格率更低。50個批次中本地加工的11個批次面料,僅有4個批次合格,合格率僅為36%。
但是,五年之后,輕紡城面料質量抽檢合格率已經翻了一番。2012年,紹興縣工商局中國輕紡城分局共抽檢了504個批次的面料,合格樣品為464個批次,合格率達92%。據介紹,這已經是輕紡城連續兩年合格率超過90%了。該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去年的檢測情況來,幾乎沒有發現甲醛、致癌芳香胺、偶氮等致癌物質的情況。導致部分抽樣面料不合格的原因,還是因為PH值和色牢度不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
紹興縣用心建設“綠色輕紡城”
五年前,才四成的面料抽檢合格率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紹興縣意識到,輕紡城作為一個全球紡織品貿易中心,要保持住這一行業內“老大哥”的地位,產品質量首先必須過硬。隨后,紹興縣政府部門出臺了多項政策,提出了建設“綠色輕紡城”的口號,開始從各方面著手提高市場流通產品質量,綠色生態的產品在輕紡城內逐漸成為主流。
2008年,紹興縣政府辦出臺了《關于加強中國輕紡城市場紡織品質量管理的幾點意見》。紹興縣工商局結合《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辦法》,協同縣質監部門成立了中國輕紡城紡織品質量檢驗站,制訂了《中國輕紡城紡織品檢測不合格案件處罰執導標準》,并專門建立了紡織品質量監測隊伍,對輕紡城面料實行抽檢,對銷售不合格的紡織品行為進行處罰。
胡女士是輕紡城的一家經營戶。2010年4月,她在紹興縣某染廠加工了3000米人造棉產品。加工完成后,她以7.8元/米的價格對外銷售了1000米,仍有2000米庫存面料。5月份,紹興縣工商局中國輕紡城分局對其剩余的2000米面料進行了抽樣檢測。結果,因為PH值不符合《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B類標準,胡女士被處以了1.5萬元的罰款,同時胡女士庫存的2000米面料也被沒收。
與此同時,輕紡城市場加強源頭治理,對不合格紡織產品的加工印染單位、供貨單位,由質量檢測部門直接對其發出不合格紡織品的檢測報告,至今共發放檢測報告153份。除此之外,工商部門還積極編印《中國輕紡城紡織面料抽樣監測專報》,發放給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和市場舉辦單位以及商戶,及時曝光監測信息。
五年來,紹興縣工商局累計抽檢紡織品1380批,立案查處紡織品質量檢測不合格案件67起,發出行政告誡書58份,輕紡城紡織品合格率逐漸上升。
經營戶產品質量意識提升
伴隨著輕紡城面料抽檢合格率的提高,市場經營戶的產品質量意識也在提高,產品質量意識漸漸深入人心。許多商戶變被動接受抽檢為主動開展質量檢測,以提高產品質量。
2006年,國家紡織品各類標準開始陸續實施,但當時記者行走在輕紡城里,很多布商對紡織品還有國家標準毫不知情。當時,有布商告訴記者,在輕紡城賣面料只要客戶看中了他們就賣,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面料還有甲醛、偶氮、PH值等標準。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布商會有意識地控制這些指標。
翟先生是紹興縣蘇飾紡織品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在工商部門最近的一次抽檢中該公司有兩個批次的面料被抽中。后經過檢測,兩個面料樣品經檢測均達到了合格標準。翟先生說,早在2005年,他第一次接觸到了紡織品質量檢測,那時都是客戶主動要求廠方提供產品報告的。經過這么多年的積累,公司現在也對產品質量把關愈發重視。
“其實對產品質量的管控不只是政府一廂情愿,市場也在倒逼經營戶轉變策略。”翟先生認為,現在的紡織品市場競爭激烈,如果依然像過去那樣一味跑量,將很難在市場上生存,只有在品質上更勝一籌才能在競爭中勝出。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他也會向供應商提出要求,寧可成本高一點。如別人的坯布都是用40×40規格的坯布,而他更喜歡用60×40規格的品質更好的坯布。
同樣,位于輕紡城老市場的羅美芙家紡有限公司也曾被工商部門抽樣檢測過。不過,與翟先生一樣,該公司同樣對自己的產品充滿自信。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司加大了對產品質量的控制,面料品質越來越好,很多都是根據國家標準加工生產的。所以,當時接到工商部門抽檢通知時,他相信這次所抽檢的印花布質量不會有問題。檢測結果顯示,他的幾個樣品都符合了紡織產品強制性國家標準。
浙江省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紡織品檢測中心是柯橋一家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該中心副主任張芳告訴記者,近年來,無論是外貿公司還是品牌服裝企業,對產品檢測的工作越來越重視。2012年,中心接收的紡織品檢測業務就比上年增加了35%左右。她說,這兩年來,柯橋第三方檢測機構不斷增多,該中心的業務量也都是連年攀升。
做好產品
只需再提高一點點
近兩年來,輕紡城市場上面料質量提升迅速,但是檢測中仍時有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面料出現。如最近兩年,紹興縣工商局中國輕紡城分局雖然檢測的產品質量合格率都在90%以上,但去年全年的合格率還是比前年低了兩個百分點。該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不合格的指標來看,還是集中在PH值和色牢度不達標等上。
浙江省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紡織品檢測中心副主任張芳告訴記者,其實,GB18401雖然說是一項國家標準,但是從檢測要求上來說是也是一項最基本的要求,一般產品都能夠達標。但是,紡織品如果不符合這一項標準,企業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從該中心檢測的結果來看,現在環保染料越來越多,被檢測出偶氮這樣禁止性的產品盡管偶有發現,但已十分少見了。目前,產品不符合國家標準也主要集中在PH值、耐濕耐汗色牢度等指標上。
“除非是像錦滌這樣的特殊面料,后處理工藝確實有技術難度,但普通的滌棉類產品要提高PH值和色牢度達標率,其實還是很容易的。”張芳說,實際中,很多PH值和色牢度不達標的產品,經過染廠維修后還是能夠達到標準的。所以說,如果染廠在生產時就按規范的程序操作,PH值和色牢度就很容易達標,產品質量也不會有問題,而且也不會增加特別大的加工成本。但是,一些染廠在加工產品時還是態度有問題,容易出現疏忽,或者生產的工藝也不夠規范,從而導致PH值和色牢度達不到標準。
另外,盡管國家紡織品標準已經實施多年,但是輕紡城里也有布商對這一規范還不了解。即使有所了解,但面對強大的染廠,柯橋不少經營戶甚至外貿公司在加工產品時,也不懂得用怎么樣的手段,來保證產品盡可能達到標準,維護自己的權益。經常有外貿公司拿到成品后,外商突然提出要檢測報告時,外貿公司才知道產品不合格,可這時已無處尋求解決辦法。
對此,張芳表示,無論是外貿公司還是布商,大家在接下訂單時一定要問清楚客戶的具體要求,并要和染廠等加工企業簽訂明確的產品加工合同,在合同中寫明產品必須達到的標準。有了這份合同,大家遇到產品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客戶要求時也就多了一份保證,屆時可以向客戶或者染廠主張自己的權利。
280批次面料質量全部合格
日前,紹興縣工商局中國輕紡城分局對市場內兩個批次的面料進行了抽檢。兩批面料分別取樣自北市場家紡面料和精品廣場呢料,共有280個樣品,其中家紡面料202個,呢料78個。最終根據《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8401—2010),280個批次面料樣品檢測結果顯示,抽檢合格率為100%。
紹興縣工商局中國輕紡城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GB8401—2010是國家一項強制性行業標準,在我國境內生產、銷售的服用、裝飾用和家用紡織產品均應符合該項標準,出口產品可依據合同的約定執行。他告訴記者,這是自2008年以來,在工商部門20次抽檢中,首次連續兩次抽檢合格率達100%。這說明,經過五年的努力,“綠色輕紡城”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輕紡城產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
記者了解,根據《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紡織品不允許出現還原條件下染料中分解出的4-氨基偶氮苯等24種芳香胺,致癌芳香胺的限量值必須小于24mg/KG。根據產品的不同用途,把紡織品按嬰幼兒紡織產品、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和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分成ABC三類,不同分類的產品PH值、色牢度、甲醛含量都必須達到相應的標準。
2008年,中國輕紡城工商部門曾對市場內流通的面料進行了抽檢,抽檢結果卻讓許多人感到意外。當年,工商部門共抽檢了50個批次的面料,結果發現其中符合相應國家標準的只有20個批次,合格率僅為40%。本地加工的產品合格率更低。50個批次中本地加工的11個批次面料,僅有4個批次合格,合格率僅為36%。
但是,五年之后,輕紡城面料質量抽檢合格率已經翻了一番。2012年,紹興縣工商局中國輕紡城分局共抽檢了504個批次的面料,合格樣品為464個批次,合格率達92%。據介紹,這已經是輕紡城連續兩年合格率超過90%了。該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去年的檢測情況來,幾乎沒有發現甲醛、致癌芳香胺、偶氮等致癌物質的情況。導致部分抽樣面料不合格的原因,還是因為PH值和色牢度不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
紹興縣用心建設“綠色輕紡城”
五年前,才四成的面料抽檢合格率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紹興縣意識到,輕紡城作為一個全球紡織品貿易中心,要保持住這一行業內“老大哥”的地位,產品質量首先必須過硬。隨后,紹興縣政府部門出臺了多項政策,提出了建設“綠色輕紡城”的口號,開始從各方面著手提高市場流通產品質量,綠色生態的產品在輕紡城內逐漸成為主流。
2008年,紹興縣政府辦出臺了《關于加強中國輕紡城市場紡織品質量管理的幾點意見》。紹興縣工商局結合《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辦法》,協同縣質監部門成立了中國輕紡城紡織品質量檢驗站,制訂了《中國輕紡城紡織品檢測不合格案件處罰執導標準》,并專門建立了紡織品質量監測隊伍,對輕紡城面料實行抽檢,對銷售不合格的紡織品行為進行處罰。
胡女士是輕紡城的一家經營戶。2010年4月,她在紹興縣某染廠加工了3000米人造棉產品。加工完成后,她以7.8元/米的價格對外銷售了1000米,仍有2000米庫存面料。5月份,紹興縣工商局中國輕紡城分局對其剩余的2000米面料進行了抽樣檢測。結果,因為PH值不符合《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B類標準,胡女士被處以了1.5萬元的罰款,同時胡女士庫存的2000米面料也被沒收。
與此同時,輕紡城市場加強源頭治理,對不合格紡織產品的加工印染單位、供貨單位,由質量檢測部門直接對其發出不合格紡織品的檢測報告,至今共發放檢測報告153份。除此之外,工商部門還積極編印《中國輕紡城紡織面料抽樣監測專報》,發放給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和市場舉辦單位以及商戶,及時曝光監測信息。
五年來,紹興縣工商局累計抽檢紡織品1380批,立案查處紡織品質量檢測不合格案件67起,發出行政告誡書58份,輕紡城紡織品合格率逐漸上升。
經營戶產品質量意識提升
伴隨著輕紡城面料抽檢合格率的提高,市場經營戶的產品質量意識也在提高,產品質量意識漸漸深入人心。許多商戶變被動接受抽檢為主動開展質量檢測,以提高產品質量。
2006年,國家紡織品各類標準開始陸續實施,但當時記者行走在輕紡城里,很多布商對紡織品還有國家標準毫不知情。當時,有布商告訴記者,在輕紡城賣面料只要客戶看中了他們就賣,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面料還有甲醛、偶氮、PH值等標準。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布商會有意識地控制這些指標。
翟先生是紹興縣蘇飾紡織品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在工商部門最近的一次抽檢中該公司有兩個批次的面料被抽中。后經過檢測,兩個面料樣品經檢測均達到了合格標準。翟先生說,早在2005年,他第一次接觸到了紡織品質量檢測,那時都是客戶主動要求廠方提供產品報告的。經過這么多年的積累,公司現在也對產品質量把關愈發重視。
“其實對產品質量的管控不只是政府一廂情愿,市場也在倒逼經營戶轉變策略。”翟先生認為,現在的紡織品市場競爭激烈,如果依然像過去那樣一味跑量,將很難在市場上生存,只有在品質上更勝一籌才能在競爭中勝出。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他也會向供應商提出要求,寧可成本高一點。如別人的坯布都是用40×40規格的坯布,而他更喜歡用60×40規格的品質更好的坯布。
同樣,位于輕紡城老市場的羅美芙家紡有限公司也曾被工商部門抽樣檢測過。不過,與翟先生一樣,該公司同樣對自己的產品充滿自信。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司加大了對產品質量的控制,面料品質越來越好,很多都是根據國家標準加工生產的。所以,當時接到工商部門抽檢通知時,他相信這次所抽檢的印花布質量不會有問題。檢測結果顯示,他的幾個樣品都符合了紡織產品強制性國家標準。
浙江省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紡織品檢測中心是柯橋一家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該中心副主任張芳告訴記者,近年來,無論是外貿公司還是品牌服裝企業,對產品檢測的工作越來越重視。2012年,中心接收的紡織品檢測業務就比上年增加了35%左右。她說,這兩年來,柯橋第三方檢測機構不斷增多,該中心的業務量也都是連年攀升。
做好產品
只需再提高一點點
近兩年來,輕紡城市場上面料質量提升迅速,但是檢測中仍時有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面料出現。如最近兩年,紹興縣工商局中國輕紡城分局雖然檢測的產品質量合格率都在90%以上,但去年全年的合格率還是比前年低了兩個百分點。該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不合格的指標來看,還是集中在PH值和色牢度不達標等上。
浙江省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紡織品檢測中心副主任張芳告訴記者,其實,GB18401雖然說是一項國家標準,但是從檢測要求上來說是也是一項最基本的要求,一般產品都能夠達標。但是,紡織品如果不符合這一項標準,企業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從該中心檢測的結果來看,現在環保染料越來越多,被檢測出偶氮這樣禁止性的產品盡管偶有發現,但已十分少見了。目前,產品不符合國家標準也主要集中在PH值、耐濕耐汗色牢度等指標上。
“除非是像錦滌這樣的特殊面料,后處理工藝確實有技術難度,但普通的滌棉類產品要提高PH值和色牢度達標率,其實還是很容易的。”張芳說,實際中,很多PH值和色牢度不達標的產品,經過染廠維修后還是能夠達到標準的。所以說,如果染廠在生產時就按規范的程序操作,PH值和色牢度就很容易達標,產品質量也不會有問題,而且也不會增加特別大的加工成本。但是,一些染廠在加工產品時還是態度有問題,容易出現疏忽,或者生產的工藝也不夠規范,從而導致PH值和色牢度達不到標準。
另外,盡管國家紡織品標準已經實施多年,但是輕紡城里也有布商對這一規范還不了解。即使有所了解,但面對強大的染廠,柯橋不少經營戶甚至外貿公司在加工產品時,也不懂得用怎么樣的手段,來保證產品盡可能達到標準,維護自己的權益。經常有外貿公司拿到成品后,外商突然提出要檢測報告時,外貿公司才知道產品不合格,可這時已無處尋求解決辦法。
對此,張芳表示,無論是外貿公司還是布商,大家在接下訂單時一定要問清楚客戶的具體要求,并要和染廠等加工企業簽訂明確的產品加工合同,在合同中寫明產品必須達到的標準。有了這份合同,大家遇到產品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客戶要求時也就多了一份保證,屆時可以向客戶或者染廠主張自己的權利。
回復 241877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精品鵝絨被》標準出臺,快看看你買的被子達標了沒?
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發起的《精品鵝絨被》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詳情附文...
三千多元買四床廉價柞蠶絲被
11日上午,泰安市質監局“纖檢進社區”活動走進農大社區,為市民免費講解鑒別絮棉制品、蠶絲制品的知識,并現場幫市民做鑒定。...
黃島檢疫局現場檢疫入境棉花
8月8日,山東黃島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對一批入境棉花進行口岸現場檢疫黃島口岸是全國第一大棉花進口口岸,黃島局采取多項措施,...
上海集中銷毀不合格進口服裝
12月12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集中銷毀了近期查獲的不合格進口服裝和仿真飾品,共計銷毀110批次、16710件商品,貨...
明超舉辦賀新年大型活動
為了慶祝明超家紡2011年銷售業績實現了突破性增長、全面促進2012品牌升級,趁跨年迎新之際,公司總部整合旗下夢天姿、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