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天和上千塊錢 為羊毛衫含量“喊冤”
2013-2-27
今年1月4號,彭先生在大渡口一家大型商場購物時,在導購小姐推薦下,買了一件羊毛衫。
根據導購小姐的介紹,這一品牌來自浙江,品牌目標是“打造80后第一休閑時尚商務男裝”。彭先生生于1986年,正是這一品牌的目標消費者。
“騙人”的羊毛衫合格證
羊毛衫的合格證上,標注成分為羊毛79%,其余還含有11.3%的聚酯纖維、腈綸等。
當天商場搞促銷,原價998元的羊毛衫,彭先生花了199就買到了。
朋友覺得199元的羊毛衫太便宜了,“會不會有假?”于是,彭先生上網查了查真假羊毛衫的辨別方法,馬上回家做了實驗!叭绻钦娴难蛎,用火燒就會聞到蛋白質的味道!迸硐壬f,這個味道就跟燒頭發的味道一樣,但是如果是化纖成分,只會燒成硬硬的一團,沒有蛋白質的味道。
從新買的羊毛衫上抽下幾根材料后,彭先生用打火機點燃,結果“一點燒頭發的味都沒有。”
為了得到更加權威的證據,買回羊毛衫第三天,也就是1月6號,彭先生將羊毛衫送到重慶市纖維檢驗局進行檢驗。
為羊毛含量較真打官司
四天后,彭先生拿到市纖維檢驗局的檢驗報告實際羊毛含量竟然只有0.4%,與羊毛衫合格證上標注的含量79%相差近200倍!
昨天,我們看到了這份由重慶市纖維檢驗局出具的檢驗報告。在這份2頁紙的報告中,檢測結果顯示彭先生送檢的羊毛衫羊毛含量為0.4%,另外還有32.5%的粘纖、38.1%的聚酯纖維、27.2%的腈綸和2.6%的錦綸。
彭先生一紙訴狀,將商場告上大渡口法院,索賠檢驗費、車旅費等共計9000余元。
2月19號,大渡口法院將彭先生和商場負責人約到法院,對這起“產品銷售責任糾紛”案進行了調解。
調解中,商場負責人承認該品牌羊毛衫確實存在問題,并表示已經將這一服飾品牌從商場內撤除。
昨天,我們從大渡口法院了解到,經過法官調解,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由商場賠償彭先生4500元,同時彭先生放棄其他訴訟請求。
為件羊毛衫含量“喊冤”
維權成本到底要多少?
維權成本:
1200元的檢驗費+4天檢驗時間
+199元羊毛衫+N天訴訟+車旅費……
檢測風險:
完全由消費者承擔
我們算了一下,1200元的檢驗費,檢驗時間大約要4天,這樣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不是每一個消費者都愿意承受的。因為實驗有破壞性,羊毛衫一旦送到實驗室檢測,就沒法再穿了。
而且檢測的風險完全由消費者承擔,一旦檢測的結果與產品標簽上相差不大,檢測耗費的時間和金錢,消費者得不到補償。
所以,對大多數花一兩百塊到幾百塊錢買一件羊絨衫的消費者來說,即便對產品成分有懷疑,也很少花費時間、金錢去做檢測。這無疑是給那些不良商家鉆空子的機會。
合格證怎么來的?
服裝生產廠家自己標注添加?
“服裝生產出來之后,都要送檢。”在江北經營服裝生意多年的李先生告訴記者說,廠家送檢的服裝如果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比如甲醛含量、PH值(酸堿度)、色牢度、異味等,廠家就會拿到相應的檢驗報告。
“如果檢驗不合格,那就是禁止銷售的!崩钕壬f,廠家在拿到檢驗合格報告后,就可以自己制作合格證,標注服裝的貨號、顏色、等級、成分、價格、編碼號等進行出售。
李先生告訴我們,一些大型商場都會要求服裝廠家提供檢驗合格報告,然后才允許銷售。至于彭先生遇到的這種情況,李先生分析,不排除這家服裝廠在同一批次服裝中,只有送檢的服裝才是合格的,“只要拿到檢驗報告,就可以蒙騙過商場!
此外,一些小型服裝作坊在生產服裝后并不送檢,“經銷商自己買來合格證掛上去,馬上就可以銷售了。”
我們了解到,根據《國家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的相關規定,服裝的合格證應標注貨號、顏色、等級、成分、價格、編碼號、洗滌說明、廠址、郵編等,但是我們從彭先生那里看到那份羊毛衫合格證,只標注了品牌、貨號、成分、價格等,并沒有標注廠家廠址和郵編,“這說明這個合格證本身制作也并不規范!
“工商等行政部門也會對市場上出售的各類服裝進行抽查檢驗!崩钕壬f,但是抽檢的畢竟是少數,“服裝廠家的生產全靠自我監督,這肯定是不夠的!
同是羊毛衫
“純”和“100%”差別很大
在現有規則內,羊毛衫、羊絨衫的標簽就成為鑒定品質的關鍵。
按照國家標準,每件羊毛衫應有產品說明標簽及合格證,包括產品名稱、商標、規格、纖維成分、洗滌方法、產品等級、生產日期、生產企業、企業地址及電話等,其中規格、纖維成分、洗滌方法必須使用永久性標簽。但即便看清楚了標簽,消費者也有可能被一些細微之差的概念“忽悠”。比如,“純羊毛衫”和“100%羊毛衫”看似屬于同一類產品,但其實差別較大。
根據相關規定,凡毛纖維含量為100%的羊毛衫,無論精紡或粗紡,都可稱為“純羊毛衫”。但實際上為了改善紡紗性能,提高耐用程度,精紡成品允許含有不超過5%的非毛纖維(如錦綸、滌綸等)。粗紡成品允許含有不超過7%的非毛纖維。
而純羊毛衫若加入了標準中允許加入的非毛纖維,則不論精紡或粗紡產品,都只能標以“純羊毛”,而不能標以“100%羊毛”,只有含毛量確為100%的成品,才能在縫入商標或吊牌上標以“100%羊毛”。
律師說法
“這完全是欺詐行為!”上海和華利盛(重慶)律師事務所律師袁能貴介紹說,在《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中規定,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就可以認定為對消費者的欺詐。
而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四十九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根據導購小姐的介紹,這一品牌來自浙江,品牌目標是“打造80后第一休閑時尚商務男裝”。彭先生生于1986年,正是這一品牌的目標消費者。
“騙人”的羊毛衫合格證
羊毛衫的合格證上,標注成分為羊毛79%,其余還含有11.3%的聚酯纖維、腈綸等。
當天商場搞促銷,原價998元的羊毛衫,彭先生花了199就買到了。
朋友覺得199元的羊毛衫太便宜了,“會不會有假?”于是,彭先生上網查了查真假羊毛衫的辨別方法,馬上回家做了實驗!叭绻钦娴难蛎,用火燒就會聞到蛋白質的味道!迸硐壬f,這個味道就跟燒頭發的味道一樣,但是如果是化纖成分,只會燒成硬硬的一團,沒有蛋白質的味道。
從新買的羊毛衫上抽下幾根材料后,彭先生用打火機點燃,結果“一點燒頭發的味都沒有。”
為了得到更加權威的證據,買回羊毛衫第三天,也就是1月6號,彭先生將羊毛衫送到重慶市纖維檢驗局進行檢驗。
為羊毛含量較真打官司
四天后,彭先生拿到市纖維檢驗局的檢驗報告實際羊毛含量竟然只有0.4%,與羊毛衫合格證上標注的含量79%相差近200倍!
昨天,我們看到了這份由重慶市纖維檢驗局出具的檢驗報告。在這份2頁紙的報告中,檢測結果顯示彭先生送檢的羊毛衫羊毛含量為0.4%,另外還有32.5%的粘纖、38.1%的聚酯纖維、27.2%的腈綸和2.6%的錦綸。
彭先生一紙訴狀,將商場告上大渡口法院,索賠檢驗費、車旅費等共計9000余元。
2月19號,大渡口法院將彭先生和商場負責人約到法院,對這起“產品銷售責任糾紛”案進行了調解。
調解中,商場負責人承認該品牌羊毛衫確實存在問題,并表示已經將這一服飾品牌從商場內撤除。
昨天,我們從大渡口法院了解到,經過法官調解,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由商場賠償彭先生4500元,同時彭先生放棄其他訴訟請求。
為件羊毛衫含量“喊冤”
維權成本到底要多少?
維權成本:
1200元的檢驗費+4天檢驗時間
+199元羊毛衫+N天訴訟+車旅費……
檢測風險:
完全由消費者承擔
我們算了一下,1200元的檢驗費,檢驗時間大約要4天,這樣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不是每一個消費者都愿意承受的。因為實驗有破壞性,羊毛衫一旦送到實驗室檢測,就沒法再穿了。
而且檢測的風險完全由消費者承擔,一旦檢測的結果與產品標簽上相差不大,檢測耗費的時間和金錢,消費者得不到補償。
所以,對大多數花一兩百塊到幾百塊錢買一件羊絨衫的消費者來說,即便對產品成分有懷疑,也很少花費時間、金錢去做檢測。這無疑是給那些不良商家鉆空子的機會。
合格證怎么來的?
服裝生產廠家自己標注添加?
“服裝生產出來之后,都要送檢。”在江北經營服裝生意多年的李先生告訴記者說,廠家送檢的服裝如果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比如甲醛含量、PH值(酸堿度)、色牢度、異味等,廠家就會拿到相應的檢驗報告。
“如果檢驗不合格,那就是禁止銷售的!崩钕壬f,廠家在拿到檢驗合格報告后,就可以自己制作合格證,標注服裝的貨號、顏色、等級、成分、價格、編碼號等進行出售。
李先生告訴我們,一些大型商場都會要求服裝廠家提供檢驗合格報告,然后才允許銷售。至于彭先生遇到的這種情況,李先生分析,不排除這家服裝廠在同一批次服裝中,只有送檢的服裝才是合格的,“只要拿到檢驗報告,就可以蒙騙過商場!
此外,一些小型服裝作坊在生產服裝后并不送檢,“經銷商自己買來合格證掛上去,馬上就可以銷售了。”
我們了解到,根據《國家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的相關規定,服裝的合格證應標注貨號、顏色、等級、成分、價格、編碼號、洗滌說明、廠址、郵編等,但是我們從彭先生那里看到那份羊毛衫合格證,只標注了品牌、貨號、成分、價格等,并沒有標注廠家廠址和郵編,“這說明這個合格證本身制作也并不規范!
“工商等行政部門也會對市場上出售的各類服裝進行抽查檢驗!崩钕壬f,但是抽檢的畢竟是少數,“服裝廠家的生產全靠自我監督,這肯定是不夠的!
同是羊毛衫
“純”和“100%”差別很大
在現有規則內,羊毛衫、羊絨衫的標簽就成為鑒定品質的關鍵。
按照國家標準,每件羊毛衫應有產品說明標簽及合格證,包括產品名稱、商標、規格、纖維成分、洗滌方法、產品等級、生產日期、生產企業、企業地址及電話等,其中規格、纖維成分、洗滌方法必須使用永久性標簽。但即便看清楚了標簽,消費者也有可能被一些細微之差的概念“忽悠”。比如,“純羊毛衫”和“100%羊毛衫”看似屬于同一類產品,但其實差別較大。
根據相關規定,凡毛纖維含量為100%的羊毛衫,無論精紡或粗紡,都可稱為“純羊毛衫”。但實際上為了改善紡紗性能,提高耐用程度,精紡成品允許含有不超過5%的非毛纖維(如錦綸、滌綸等)。粗紡成品允許含有不超過7%的非毛纖維。
而純羊毛衫若加入了標準中允許加入的非毛纖維,則不論精紡或粗紡產品,都只能標以“純羊毛”,而不能標以“100%羊毛”,只有含毛量確為100%的成品,才能在縫入商標或吊牌上標以“100%羊毛”。
律師說法
“這完全是欺詐行為!”上海和華利盛(重慶)律師事務所律師袁能貴介紹說,在《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中規定,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就可以認定為對消費者的欺詐。
而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四十九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回復 243111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精品鵝絨被》標準出臺,快看看你買的被子達標了沒?
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發起的《精品鵝絨被》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詳情附文...
三千多元買四床廉價柞蠶絲被
11日上午,泰安市質監局“纖檢進社區”活動走進農大社區,為市民免費講解鑒別絮棉制品、蠶絲制品的知識,并現場幫市民做鑒定。...
黃島檢疫局現場檢疫入境棉花
8月8日,山東黃島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對一批入境棉花進行口岸現場檢疫黃島口岸是全國第一大棉花進口口岸,黃島局采取多項措施,...
上海集中銷毀不合格進口服裝
12月12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集中銷毀了近期查獲的不合格進口服裝和仿真飾品,共計銷毀110批次、16710件商品,貨...
明超舉辦賀新年大型活動
為了慶祝明超家紡2011年銷售業績實現了突破性增長、全面促進2012品牌升級,趁跨年迎新之際,公司總部整合旗下夢天姿、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