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虹股份 創新的纖維技術
2013-3-15
最近國家相關部門下發通知批復2012年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江蘇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PTT-PET復合纖維及PTT海島纖維研發項目名列其中,獲國家補助資金500萬元。
據介紹,只有期滿兩年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才有資格參與國家認定的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申報,國家對入選的項目在研發設備、檢測儀器、軟件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盛虹股份的PTT-PET復合纖維及PTT海島纖維研發項目是企業自主立項,經逐級推薦申報,國家相關部門組織專家經過評審答辯、評估核查等程序后優選確定的。該項目完成后將建立PTT、陽離子等復合纖維研發平臺,不斷開發高端化纖產品。
從超細纖維開始,盛虹股份依靠一項項自主創新的纖維技術,不斷邁向大型化與高端化。對盛虹股份來說,國家資金的支持,將鼓勵和推動公司在纖維技術的創新之路上更快向前。
超細纖維專家
超細纖維是化學纖維向高技術、超高仿真方向發展的典型代表。近年來,細旦、超細旦纖維因其良好的服飾用性能,在紡織用纖維中逐步成為首選材料。用聚酯超細纖維織成的面料具有傳統織物無可比擬的性能,從品質上可以和天然纖維相媲美,甚至可出現“超天然”性能。超細纖維制作的仿麂皮織物不僅具有天然麂皮的高貴舒適感和立體感,而且具有真絲般的手感,織物表觀細潔精致,產品以其功能優異和價格大眾化而成為市場新寵。
在超細纖維生產領域,盛虹股份公司占領著制高點。公司生產的超細滌綸單絲,最細的已經達到0.15dpf,即1萬米長的絲重量僅為0.15克,繞地球一圈4萬公里也只要600克這種絲線。盛虹股份以自己的國際化高端研發團隊,率先開發出大容量聚酯纖維熔體功能改性、在線添加控制技術,突破超細纖維專用聚酯可紡性能的技術瓶頸,實現了大規模產業化,形成了超大規模民用的功能性纖維和高性能產業用纖維的高端生產力。
目前,盛虹股份已經形成熔體直紡聚酯長絲生產能力140萬噸/年,在建75萬噸/年的生產規模,并為打造千億級的聚酯纖維產業化能力創造了可靠條件,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超細纖維生產基地、最大的差別化聚酯纖維生產商之一。
差別化纖維領跑者
記憶纖維學名簡稱PTT纖維。這種纖維做成的面料長時間穿著不會打褶起皺。多種顏色PTT彩色纖維,綜合了錦綸的彈性和柔軟性、腈綸的蓬松性、滌綸的抗污性,并具有優異的染色性能,可廣泛應用于高檔服飾及家紡等領域。
2008年,盛虹用全新的技術和工藝,自主研發、設計了2萬噸/年PTT纖維生產線,2010~2011年公司成功擴建了年產3萬噸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PTT聚合裝置,打破跨國公司對我國高端化纖材料及工程塑料產品合成技術的壟斷,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TT聚酯產業鏈,極大促進了我國化纖和工程塑料行業技術創新能力。
2010年公司建成了8萬噸/年熔體直紡全消光聚酯纖維生產裝置。通過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紡絲技術,以及采用精細化設計,實現了全消光聚酯纖維生產的熔體直紡技術,同時也實現了纖維的超細化和異型化。產品品質大幅提升,開拓了全新的應用領域,賦予了傳統纖維品種全新的活力。
在超細纖維和記憶纖維領域占據了領先地位后,盛虹股份在差別化、功能化纖維技術的創新步伐邁得更快了。
盛虹股份研發的陽滌復合、中空保暖、吸濕快干等系列產品以其優異性能,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功能性和高檔化服裝。目前,公司正在擴建全消光項目及陽離子項目。近期主要研發的全消光系列差別化纖維,集抗紫外線、吸濕快干與仿棉效果于一體,主要應用于高檔襯衫、針織運動服裝、休閑裝、舒適性床品等領域。同時,公司還利用陽離子可染聚合物易溶于堿的特性和易上染的效果開發出很多新功能、新外觀的纖維。
為適應高端產品生產需要,盛虹股份對紡機制造技術提出自主要求,對世界先進紡機制造商的研發和改進都產生了推動作用。在引進世界先進設備的同時,盛虹股份還實行了集成化技術創新,公司內正在全面實行裝備運行智能化監控、研發平臺智能化管控、能源計量集中化數控、物料供應鏈集團型連控。盛虹股份正在成為世界差別化纖維規模化生產技術發展的領跑者。
循環經濟先行者
不久前,盛虹集團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于回收聚酯瓶片的易染色滌綸長絲的研發項目”經專家評議組一致認可,成功出站。據悉,該研究項目不僅為國內再生高品質聚酯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在技術上填補了國內空白。
在化纖生產過程中,包括廢絲、廢切片等大量再生聚酯廢棄物亟待處理。目前,我國的再生聚酯纖維產量約600萬噸,但這些纖維品質不高,仍處于低檔再生利用階段。目前國外主要通過甲醇實現再生聚酯的高端應用,但這種方法對設備要求高,而且流程很長,經濟成本較高。國內以前普遍采用熔融方式實現聚酯再生,方法雖然簡單,但無法生產高品質產品。“基于回收聚酯瓶片的易染色滌綸長絲研發項目”通過解聚與重新聚合形成新的易染聚酯品種,它的研發成功,將使我國廢舊聚酯再生的層次提升到一個高端水平,對今后我國再生聚酯的應用和循環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據介紹,盛虹將充分利用這一研究成果,加快實現產業化,爭取在行業內形成領先優勢,不僅提高盛虹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為推動中國紡織業可循環利用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建立循環經濟體系,實現綠色轉身,是當今中國化纖的時代追求,在這方面,盛虹股份也是先行者。在致力于再生聚酯的研發的同時,公司始終把節能降耗與自主創新結合起來。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率先大規模采用了環吹風冷卻技術紡絲、20頭FDY高效卷繞、384錠DTY加彈等先進設備和新型技術,與同行業常規工藝相比,節能達到40%,此外,公司還采用了熔體管道保溫改造、冷凍水系統采用閉路循環及深埋方式、聚酯工藝廢水采用蒸汽提取技術、加彈裝置提速等各種節能降耗措施,從各方面節約能源資源,為低碳環保作出貢獻。公司通過加速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合理使用能源,加強低碳技術研發和產業投入,大力發展低碳產業,實現綠色生產。目前,盛虹股份工藝污水基本實現COD“零”排放。公司先后通過了ISO14064碳足跡認證、產品碳足跡認證和O-tex100生態紡織品認證。盛虹股份的低碳環保工業化示范基地已經逐漸成型。
雖然一直保持著領跑的姿態,但在技術創新方向的選擇上,盛虹股份顯得很務實。盛虹集團董事長繆漢根表示,盛虹并不是一味地求新,盲目追求越先進越好,也不是求全求大,在多種技術方向上四面出擊,而是著眼于技術方向對于未來市場需求產品的適應性以及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注意把握技術發展的漸進式步伐。盛虹股份將依托企業技術中心、研究院等研發平臺建設先進高分子纖維工程項目,研發多功能合成纖維,并將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融合到生產中,保證高質量的產品品質。
既一往無前,銳意進取,又腳踏實地,盛虹股份正以這樣的精神在纖維技術的創新之路上,邁向更高端。
據介紹,只有期滿兩年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才有資格參與國家認定的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申報,國家對入選的項目在研發設備、檢測儀器、軟件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盛虹股份的PTT-PET復合纖維及PTT海島纖維研發項目是企業自主立項,經逐級推薦申報,國家相關部門組織專家經過評審答辯、評估核查等程序后優選確定的。該項目完成后將建立PTT、陽離子等復合纖維研發平臺,不斷開發高端化纖產品。
從超細纖維開始,盛虹股份依靠一項項自主創新的纖維技術,不斷邁向大型化與高端化。對盛虹股份來說,國家資金的支持,將鼓勵和推動公司在纖維技術的創新之路上更快向前。
超細纖維專家
超細纖維是化學纖維向高技術、超高仿真方向發展的典型代表。近年來,細旦、超細旦纖維因其良好的服飾用性能,在紡織用纖維中逐步成為首選材料。用聚酯超細纖維織成的面料具有傳統織物無可比擬的性能,從品質上可以和天然纖維相媲美,甚至可出現“超天然”性能。超細纖維制作的仿麂皮織物不僅具有天然麂皮的高貴舒適感和立體感,而且具有真絲般的手感,織物表觀細潔精致,產品以其功能優異和價格大眾化而成為市場新寵。
在超細纖維生產領域,盛虹股份公司占領著制高點。公司生產的超細滌綸單絲,最細的已經達到0.15dpf,即1萬米長的絲重量僅為0.15克,繞地球一圈4萬公里也只要600克這種絲線。盛虹股份以自己的國際化高端研發團隊,率先開發出大容量聚酯纖維熔體功能改性、在線添加控制技術,突破超細纖維專用聚酯可紡性能的技術瓶頸,實現了大規模產業化,形成了超大規模民用的功能性纖維和高性能產業用纖維的高端生產力。
目前,盛虹股份已經形成熔體直紡聚酯長絲生產能力140萬噸/年,在建75萬噸/年的生產規模,并為打造千億級的聚酯纖維產業化能力創造了可靠條件,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超細纖維生產基地、最大的差別化聚酯纖維生產商之一。
差別化纖維領跑者
記憶纖維學名簡稱PTT纖維。這種纖維做成的面料長時間穿著不會打褶起皺。多種顏色PTT彩色纖維,綜合了錦綸的彈性和柔軟性、腈綸的蓬松性、滌綸的抗污性,并具有優異的染色性能,可廣泛應用于高檔服飾及家紡等領域。
2008年,盛虹用全新的技術和工藝,自主研發、設計了2萬噸/年PTT纖維生產線,2010~2011年公司成功擴建了年產3萬噸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PTT聚合裝置,打破跨國公司對我國高端化纖材料及工程塑料產品合成技術的壟斷,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TT聚酯產業鏈,極大促進了我國化纖和工程塑料行業技術創新能力。
2010年公司建成了8萬噸/年熔體直紡全消光聚酯纖維生產裝置。通過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紡絲技術,以及采用精細化設計,實現了全消光聚酯纖維生產的熔體直紡技術,同時也實現了纖維的超細化和異型化。產品品質大幅提升,開拓了全新的應用領域,賦予了傳統纖維品種全新的活力。
在超細纖維和記憶纖維領域占據了領先地位后,盛虹股份在差別化、功能化纖維技術的創新步伐邁得更快了。
盛虹股份研發的陽滌復合、中空保暖、吸濕快干等系列產品以其優異性能,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功能性和高檔化服裝。目前,公司正在擴建全消光項目及陽離子項目。近期主要研發的全消光系列差別化纖維,集抗紫外線、吸濕快干與仿棉效果于一體,主要應用于高檔襯衫、針織運動服裝、休閑裝、舒適性床品等領域。同時,公司還利用陽離子可染聚合物易溶于堿的特性和易上染的效果開發出很多新功能、新外觀的纖維。
為適應高端產品生產需要,盛虹股份對紡機制造技術提出自主要求,對世界先進紡機制造商的研發和改進都產生了推動作用。在引進世界先進設備的同時,盛虹股份還實行了集成化技術創新,公司內正在全面實行裝備運行智能化監控、研發平臺智能化管控、能源計量集中化數控、物料供應鏈集團型連控。盛虹股份正在成為世界差別化纖維規模化生產技術發展的領跑者。
循環經濟先行者
不久前,盛虹集團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于回收聚酯瓶片的易染色滌綸長絲的研發項目”經專家評議組一致認可,成功出站。據悉,該研究項目不僅為國內再生高品質聚酯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在技術上填補了國內空白。
在化纖生產過程中,包括廢絲、廢切片等大量再生聚酯廢棄物亟待處理。目前,我國的再生聚酯纖維產量約600萬噸,但這些纖維品質不高,仍處于低檔再生利用階段。目前國外主要通過甲醇實現再生聚酯的高端應用,但這種方法對設備要求高,而且流程很長,經濟成本較高。國內以前普遍采用熔融方式實現聚酯再生,方法雖然簡單,但無法生產高品質產品。“基于回收聚酯瓶片的易染色滌綸長絲研發項目”通過解聚與重新聚合形成新的易染聚酯品種,它的研發成功,將使我國廢舊聚酯再生的層次提升到一個高端水平,對今后我國再生聚酯的應用和循環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據介紹,盛虹將充分利用這一研究成果,加快實現產業化,爭取在行業內形成領先優勢,不僅提高盛虹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為推動中國紡織業可循環利用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建立循環經濟體系,實現綠色轉身,是當今中國化纖的時代追求,在這方面,盛虹股份也是先行者。在致力于再生聚酯的研發的同時,公司始終把節能降耗與自主創新結合起來。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率先大規模采用了環吹風冷卻技術紡絲、20頭FDY高效卷繞、384錠DTY加彈等先進設備和新型技術,與同行業常規工藝相比,節能達到40%,此外,公司還采用了熔體管道保溫改造、冷凍水系統采用閉路循環及深埋方式、聚酯工藝廢水采用蒸汽提取技術、加彈裝置提速等各種節能降耗措施,從各方面節約能源資源,為低碳環保作出貢獻。公司通過加速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合理使用能源,加強低碳技術研發和產業投入,大力發展低碳產業,實現綠色生產。目前,盛虹股份工藝污水基本實現COD“零”排放。公司先后通過了ISO14064碳足跡認證、產品碳足跡認證和O-tex100生態紡織品認證。盛虹股份的低碳環保工業化示范基地已經逐漸成型。
雖然一直保持著領跑的姿態,但在技術創新方向的選擇上,盛虹股份顯得很務實。盛虹集團董事長繆漢根表示,盛虹并不是一味地求新,盲目追求越先進越好,也不是求全求大,在多種技術方向上四面出擊,而是著眼于技術方向對于未來市場需求產品的適應性以及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注意把握技術發展的漸進式步伐。盛虹股份將依托企業技術中心、研究院等研發平臺建設先進高分子纖維工程項目,研發多功能合成纖維,并將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融合到生產中,保證高質量的產品品質。
既一往無前,銳意進取,又腳踏實地,盛虹股份正以這樣的精神在纖維技術的創新之路上,邁向更高端。
回復 244935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