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紡織業華麗轉身
2013-4-26
由小企業向大企業大集團轉變;由租廠房向自建廠房轉變;由來料加工向自主品牌轉變;由勞動密集型向勞動技術密集型轉變;由閩南客商為主向全球客商共同發展轉變。
4月23日,長汀縣紡織工業局局長蘭友好告訴記者說,今年首季度,長汀縣紡織服裝產業實現產值15.7億元,最為亮點的是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53億,比增達64.9%,顯示出強大的發展后勁。
從2000年以來,長汀縣將紡織產業作為支柱工業常抓不懈,通過抓招商、重服務、樹品牌,已實現華麗轉身。紡織產業正如縣紡織工業局局長蘭友好所說:“由小項目小企業向大企業大集團轉變;由租賃廠房向企業自建廠房轉變;由來料加工為主向外銷、內銷自主品牌共同發展轉變;由勞動力密集型向勞動技術密集型轉變;由閩南為主客商向全球客商共同發展轉變。”
技術裝備大提升
今年50歲的長汀鴻程紡織公司細紗車間班長鄭菊珍是一個有26年工齡的老紡織女工,從手搖機、電瓶車、又悶又熱的車間到今天寬敞明亮的車間和現代化的設備,她見證了長汀紡織產業的變遷。
過去,普通的絡筒機一臺要4個人操作,鴻程紡織公司這幾年從德國、日本進口更先進的自動絡筒機,如德國產的賜來福自動絡筒機,每臺投產后僅需一個人,而產量卻比舊設備高出了一倍。
去年,僅鴻程紡織的細紗產量就達到16000噸。全縣新增冠龍噴氣織機24臺,西河、聯輝、華平等噴水織機390多臺,新增南祥、天耀、精彩等全自動電腦針織橫機500多臺,新投產榮耀二期5萬紗錠和宏鑫二期5萬紗錠及偉益年產4000噸錦綸項目。針織行業規模企業基本實現由手搖針織機向電腦針織機轉型升級,一臺全自動電腦針織機相當于20臺手搖針織機的產量;紡紗企業采用清梳聯、細紗長車、自動絡筒、全自動抓管等先進技術,實現由每萬紗錠用工100多人向減少至每萬紗錠60多人、50多人、40多人轉型升級,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產品附加值。
品牌規模新突破
到目前,全縣擁有紡織企業232家,其中規模企業達72家,擁有已投產50萬紗錠、簽約及在建67萬紗錠、168臺噴氣織布機、780臺噴水織布機、3條無紡布生產線、12臺經編織布機、1058臺劍桿織布機、2萬臺電平車、700多臺電腦針織橫機、從業人員4萬余人的產業規模,初步形成了“紡紗-織布-針織-服裝加工”的產業鏈。紡織產品的品牌層次和技術裝備也不斷提高,安踏、利郎等一批中國馳名商標企業落戶長汀,到去年底,累計獲得卡鑫隆等5個福建省名牌產品,鴻程等5個福建省著名商標和3個龍巖市知名商標。
產業鏈初步形成
去年以來,長汀新引進簽約投資4.6億元的可利盛超細纖維、投資6.4億元的金怡豐紡織、投資3億元的泰成紡織、投資億元以上的益豐、益興等企業。其中金怡豐、泰成紡織2家企業在河田新區落戶,取得了招商引資的新突破,填補了全縣化纖項目和經編提花項目的空白。
長汀圍繞延伸紡織產業鏈、產業上下游和配套關聯項目,充分利用“6·18”、“9·8”“11·18”等大型招商活動平臺,重點加大對國內知名企業的招商力度,引進用工少、科技含量高、產品高端化、品牌化、附加值高的紡織產業鏈項目。重點引進新型紡織纖維、差異化纖維等高檔纖維,高支紗、緊密紡、精梳棉等高檔紡紗,噴氣、噴水、經編織布等高檔面料為主的紡織項目,促進全縣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招商引資企業投資規模越來越大,質量越來越好,產業鏈越來越完善,初步形成了從紡織纖維——紡紗——織布(針織)——漂染——服裝——市場的產業鏈。
4月23日,長汀縣紡織工業局局長蘭友好告訴記者說,今年首季度,長汀縣紡織服裝產業實現產值15.7億元,最為亮點的是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53億,比增達64.9%,顯示出強大的發展后勁。
從2000年以來,長汀縣將紡織產業作為支柱工業常抓不懈,通過抓招商、重服務、樹品牌,已實現華麗轉身。紡織產業正如縣紡織工業局局長蘭友好所說:“由小項目小企業向大企業大集團轉變;由租賃廠房向企業自建廠房轉變;由來料加工為主向外銷、內銷自主品牌共同發展轉變;由勞動力密集型向勞動技術密集型轉變;由閩南為主客商向全球客商共同發展轉變。”
技術裝備大提升
今年50歲的長汀鴻程紡織公司細紗車間班長鄭菊珍是一個有26年工齡的老紡織女工,從手搖機、電瓶車、又悶又熱的車間到今天寬敞明亮的車間和現代化的設備,她見證了長汀紡織產業的變遷。
過去,普通的絡筒機一臺要4個人操作,鴻程紡織公司這幾年從德國、日本進口更先進的自動絡筒機,如德國產的賜來福自動絡筒機,每臺投產后僅需一個人,而產量卻比舊設備高出了一倍。
去年,僅鴻程紡織的細紗產量就達到16000噸。全縣新增冠龍噴氣織機24臺,西河、聯輝、華平等噴水織機390多臺,新增南祥、天耀、精彩等全自動電腦針織橫機500多臺,新投產榮耀二期5萬紗錠和宏鑫二期5萬紗錠及偉益年產4000噸錦綸項目。針織行業規模企業基本實現由手搖針織機向電腦針織機轉型升級,一臺全自動電腦針織機相當于20臺手搖針織機的產量;紡紗企業采用清梳聯、細紗長車、自動絡筒、全自動抓管等先進技術,實現由每萬紗錠用工100多人向減少至每萬紗錠60多人、50多人、40多人轉型升級,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產品附加值。
品牌規模新突破
到目前,全縣擁有紡織企業232家,其中規模企業達72家,擁有已投產50萬紗錠、簽約及在建67萬紗錠、168臺噴氣織布機、780臺噴水織布機、3條無紡布生產線、12臺經編織布機、1058臺劍桿織布機、2萬臺電平車、700多臺電腦針織橫機、從業人員4萬余人的產業規模,初步形成了“紡紗-織布-針織-服裝加工”的產業鏈。紡織產品的品牌層次和技術裝備也不斷提高,安踏、利郎等一批中國馳名商標企業落戶長汀,到去年底,累計獲得卡鑫隆等5個福建省名牌產品,鴻程等5個福建省著名商標和3個龍巖市知名商標。
產業鏈初步形成
去年以來,長汀新引進簽約投資4.6億元的可利盛超細纖維、投資6.4億元的金怡豐紡織、投資3億元的泰成紡織、投資億元以上的益豐、益興等企業。其中金怡豐、泰成紡織2家企業在河田新區落戶,取得了招商引資的新突破,填補了全縣化纖項目和經編提花項目的空白。
長汀圍繞延伸紡織產業鏈、產業上下游和配套關聯項目,充分利用“6·18”、“9·8”“11·18”等大型招商活動平臺,重點加大對國內知名企業的招商力度,引進用工少、科技含量高、產品高端化、品牌化、附加值高的紡織產業鏈項目。重點引進新型紡織纖維、差異化纖維等高檔纖維,高支紗、緊密紡、精梳棉等高檔紡紗,噴氣、噴水、經編織布等高檔面料為主的紡織項目,促進全縣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招商引資企業投資規模越來越大,質量越來越好,產業鏈越來越完善,初步形成了從紡織纖維——紡紗——織布(針織)——漂染——服裝——市場的產業鏈。
回復 249144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