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區的家紡企業該如何發展
2013-4-27
近幾年,隨著國內外經濟走勢逐步趨緩和國人消費理念逐漸成熟,國內大部分家紡品牌都進入到了發展瓶頸期,增長勢頭明顯放緩。對于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來說,其發展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應該通過對行業發展的整體調研與思考,來尋找破解的方法。
沿海地區企業大多難以為繼
近年來,隨著中西部地區工業制造能力的不斷提高,廉價勞動力資源在沿海地區變得緊缺,長江下游地區的家紡行業縫紉工的薪資被迫漲至3000元—4000元/月,即使如此也時刻面臨勞動力緊缺問題所帶來的開工不足,從長遠來看,隨著中西部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及行業內競爭加劇,縫紉工薪資勢必水漲船高。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中南部沿海地區家紡行業如何與山東家紡產業集群及中西部地區發展中的家紡行業競爭?
面紗
絲光棉紡紗技術
答案非常明顯,即沿海地區家紡行業必須保持其技術優勢,提升產品技術含量。記憶猶新的案例是20世紀90年代初紡織品行業“壓錠”,導致全國紡紗織布業最發達地區,如上海、無錫、蘇州、南通等地迅速失去龍頭地位。如今,中西部地區的紡紗織布業在國內紡織行業中的地位已經變得舉足輕重,而在長江下游地區依然能夠繼續從事該行業的企業鳳毛麟角,其生存的訣竅就是技術優勢和技術創新,如無錫天然紡織的絲光棉紡紗技術等。
如何提升沿海地區家紡行業的產品技術含量?無非是資金投入與企業決策兩者并舉,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太難。
轉型期是企業的發展機遇
中國家紡從以富安娜家紡為代表的廣東家紡行業率先崛起為標志,其發展地域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從廣東沿海逐漸北移,形成了廣東深圳、佛山;浙江海寧、余杭;江蘇海門、通州;山東濱州、文登等四大產業集群,并有逐漸向中西部移動的趨勢。由此可見,家紡產業集群的移動軌跡主要是由于勞動力成本提高所造成的。伴隨著中西部經濟的發展,沿海地區的制造優勢將進一步喪失,在這一進程中,誰擁有技術優勢誰就將得到繼續發展的機會,這個機遇對各個地區的家紡企業來說是均等的。
對于中南部沿海地區家紡企業來說,抓住機遇在品牌文化及品牌風格化設計上轉型發展是唯一出路,如將企業轉型為品牌家紡設計研發與運營中心;而對于山東產業集群和中西部家紡企業來說,在擴大以貼牌加工和外貿自營的家紡制造業規模的同時,汲取沿海地區家紡企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在產能擴張的同時開始加大產品設計投入,提升企業產品設計能力,培育自主家紡品牌,并在國內布局品牌家紡營銷網絡是重要發展方向。
以上是筆者對中國家紡行業轉型期的一系列觀察與思考,這些問題有些或許比較尖銳,但卻是行業中確實存在和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提出問題不是揭短,而是期待能夠得到企業的正視,并在中國家紡行業轉型期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
產品研發資金投入嚴重缺失
對于家紡成品企業來說,其贏利的源泉來自于品牌價值,而品牌價值則來自于多年產品營銷的積累,而產品的核心則是設計(外觀設計與材料設計)。筆者認為,對于每個家紡企業來說,產品設計應該是最重要的生產環節,然而,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重視并不等于投入,相比較而言,絕大多數家紡企業對營銷的投入遠遠大于對設計的投入。國際上,擁有時尚品牌的企業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一般占企業產值的5%—15%,也就是說5億元產值的規模企業,其產品研發的資金投入應該達到2500萬元—7500萬元。對比國內家紡企業,能夠用企業產值的5%來做產品研發的寥寥無幾。
研發能力取決于企業決策者
對于沿海地區的家紡企業來說,轉型升級是必然趨勢,而轉型的核心是以品牌建構為中心展開的,品牌建設的核心則是品牌設計風格的構建,品牌風格的差異化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決策者必須果斷作出決定,并與時俱進地開創自己的產品設計風格。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邁出這一步非常艱難。
經常有企業家抱怨設計師能力不行,然而企業家是否反思過,自己在產品設計研發上投入了多少?購置過多少先進設計設備?企業有無資料庫,有多少設計資料?是否給設計師去國內外市場調研的機會?請多少行業內知名設計師來企業做過講座研討?是否給設計師有尊嚴的薪資?最簡單的道理是:有多少投入就會有多少產出。
關鍵字:家紡企業家紡行業家紡前景
沿海地區企業大多難以為繼
近年來,隨著中西部地區工業制造能力的不斷提高,廉價勞動力資源在沿海地區變得緊缺,長江下游地區的家紡行業縫紉工的薪資被迫漲至3000元—4000元/月,即使如此也時刻面臨勞動力緊缺問題所帶來的開工不足,從長遠來看,隨著中西部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及行業內競爭加劇,縫紉工薪資勢必水漲船高。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中南部沿海地區家紡行業如何與山東家紡產業集群及中西部地區發展中的家紡行業競爭?
面紗
絲光棉紡紗技術
答案非常明顯,即沿海地區家紡行業必須保持其技術優勢,提升產品技術含量。記憶猶新的案例是20世紀90年代初紡織品行業“壓錠”,導致全國紡紗織布業最發達地區,如上海、無錫、蘇州、南通等地迅速失去龍頭地位。如今,中西部地區的紡紗織布業在國內紡織行業中的地位已經變得舉足輕重,而在長江下游地區依然能夠繼續從事該行業的企業鳳毛麟角,其生存的訣竅就是技術優勢和技術創新,如無錫天然紡織的絲光棉紡紗技術等。
如何提升沿海地區家紡行業的產品技術含量?無非是資金投入與企業決策兩者并舉,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太難。
轉型期是企業的發展機遇
中國家紡從以富安娜家紡為代表的廣東家紡行業率先崛起為標志,其發展地域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從廣東沿海逐漸北移,形成了廣東深圳、佛山;浙江海寧、余杭;江蘇海門、通州;山東濱州、文登等四大產業集群,并有逐漸向中西部移動的趨勢。由此可見,家紡產業集群的移動軌跡主要是由于勞動力成本提高所造成的。伴隨著中西部經濟的發展,沿海地區的制造優勢將進一步喪失,在這一進程中,誰擁有技術優勢誰就將得到繼續發展的機會,這個機遇對各個地區的家紡企業來說是均等的。
對于中南部沿海地區家紡企業來說,抓住機遇在品牌文化及品牌風格化設計上轉型發展是唯一出路,如將企業轉型為品牌家紡設計研發與運營中心;而對于山東產業集群和中西部家紡企業來說,在擴大以貼牌加工和外貿自營的家紡制造業規模的同時,汲取沿海地區家紡企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在產能擴張的同時開始加大產品設計投入,提升企業產品設計能力,培育自主家紡品牌,并在國內布局品牌家紡營銷網絡是重要發展方向。
以上是筆者對中國家紡行業轉型期的一系列觀察與思考,這些問題有些或許比較尖銳,但卻是行業中確實存在和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提出問題不是揭短,而是期待能夠得到企業的正視,并在中國家紡行業轉型期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
產品研發資金投入嚴重缺失
對于家紡成品企業來說,其贏利的源泉來自于品牌價值,而品牌價值則來自于多年產品營銷的積累,而產品的核心則是設計(外觀設計與材料設計)。筆者認為,對于每個家紡企業來說,產品設計應該是最重要的生產環節,然而,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重視并不等于投入,相比較而言,絕大多數家紡企業對營銷的投入遠遠大于對設計的投入。國際上,擁有時尚品牌的企業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一般占企業產值的5%—15%,也就是說5億元產值的規模企業,其產品研發的資金投入應該達到2500萬元—7500萬元。對比國內家紡企業,能夠用企業產值的5%來做產品研發的寥寥無幾。
研發能力取決于企業決策者
對于沿海地區的家紡企業來說,轉型升級是必然趨勢,而轉型的核心是以品牌建構為中心展開的,品牌建設的核心則是品牌設計風格的構建,品牌風格的差異化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決策者必須果斷作出決定,并與時俱進地開創自己的產品設計風格。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邁出這一步非常艱難。
經常有企業家抱怨設計師能力不行,然而企業家是否反思過,自己在產品設計研發上投入了多少?購置過多少先進設計設備?企業有無資料庫,有多少設計資料?是否給設計師去國內外市場調研的機會?請多少行業內知名設計師來企業做過講座研討?是否給設計師有尊嚴的薪資?最簡單的道理是:有多少投入就會有多少產出。
關鍵字:家紡企業家紡行業家紡前景
回復 249270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蘭精攜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紡展!聯手8家供應鏈伙伴開啟一場零碳之旅
...
F98滅殺防護口罩面世,科技創新助力健康行
春節即至,春運期間人群流動性增加,親友團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滅殺病毒細菌的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
2023年1月初,隨著第一包天絲™莫代爾纖維在蘭精南京工廠成功投產,標志著蘭精公司在中國市場擁有了天絲...
2022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揭曉本意紡織獲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連續第13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推出“十大新聞事件...
東升地毯“踢進”2022卡塔爾世界杯,“足”夠精彩
眼下2022卡特爾世界杯正火熱進行,“中國制造”、”中國力量”從未缺席這場世界盛宴,特別是中國紡織企業,從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