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營銷發展趨勢
2013-4-27
新媒體營銷的強勁增長可謂潤物細無聲。今年上半年的各種經濟數據顯示,國際經濟形勢和中國經濟形勢都不太樂觀,導致傳統主流媒體的廣告額都有所下降,但是新媒體的廣告投放量并未下降。很多新媒體公司的成長仍然非常強勁,并且還在探索接下來有什么領域可以進一步拓展。基于新營銷時代的快速變化和巨大的市場機會,新媒體公司正期待著共同挖掘新營銷的價值。
在近日舉行的NMAC2012易觀第五屆新營銷年會上,易觀國際作為中國互聯網及互聯網化產業獨立的第三方服務機構,集結業界精英,打造行業的思想交流平臺,吸引了眾多廣告主、營銷界、本土和海外4A、媒體和用戶的關注。共同探討新媒體時代的聚變,而新媒體時代確實給整個業界看到了不同的變化和很多傳統企業在2012年不一樣的增長。(營銷365-www.YX365.com)
兩大趨勢
易觀國際高級副總裁葛惟穎先生表示:“眾多新媒體企業在2012年是逆勢上揚,整個新媒體正在迎來新營銷時代。從2011至2012年觀察新媒體新營銷時代,不難發現其中的三個特點:個人化、視頻化、專業化貫穿整個新營銷的發展。”
今天關于市場營銷人們已身處營銷或者媒介被廣泛定義的年代。易觀國家分析師董旭女士表示:“我們目前所處的是無處不媒介、無處不媒體的時代。尤其是在互聯網集團化征戰的背景下,再回到營銷行業,其實是聚焦兩個關鍵詞:一個聚合,一個是變化。”
聚合,這和互聯網行為分不開。董旭指出有兩種現象:第一,線上媒體的界限日漸模糊。從用戶觀看電視的終端使用行為上可以看到基本上只有一半用戶只是單純在看電視節目,另一半用戶則在使用不同終端,看電視的同時在使用電腦的用戶占11%,看電視的同時使用手機的用戶占9%,看電視的過程既使用電腦又使用手機的用戶占到30%。無論在哪個年齡層都有這種現象的分布。
“目前可以看到用戶在接觸媒體的時候,或者使用不同終端的時候,在使用行為上已經很難區分是通過哪種媒介形式接觸到的。”她說道。
當一個用戶在接觸到廣告主的營銷內容時,可能不是通過戶外投放的相應的廣告。線上的可能是通過企業網站、搜索引擎、視頻媒體或者社會化媒體的營銷內容傳播,也有可能是在實體店當中直接接觸商品。
“并且從數據上可以看到,用戶在線下購物的過程中使用手機搜索商品信息占到84%,同時可以從另一個數據上看到廣告主的營銷內容如果投放到電視媒體和視頻媒體,要比單純在電視上投放品牌增長20%。”董旭表示。
變化,是因為所接觸到的各式各樣的互聯網新媒體都在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雖然目前的營銷市場是老壺裝新酒的時代背景,但是各種微創新影響著今天市場發展。”董旭解釋道,從媒體角度去看,首先看搜索引擎,最后促成購買商品,搜索引擎在廣告主營銷內容的收獲作用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在今年,搜索引擎無論是輸入方式還是輸出方式都發生了改變,比如說圖片搜索、語音搜索、推進引擎、結構化搜索等等。
董旭認為,基于微創新的過程,從廣告主角度是購買關鍵詞,現在廣告主更加要求將購買覆蓋到每一個用戶。基于此,搜索引擎開始從技術服務平臺轉變為媒體服務平臺。
視頻營銷
視頻媒體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董旭分析道:“首先是從互聯網使用時間的分配上,視頻媒體占據非常高的市場份額。另外從電視廣告和視頻廣告的增長率可以看到,2011年視頻廣告的增長率在42.1%,同一時期電視廣告的增長率在2.8%,前者的增速在2012年還會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聚焦中國的網絡營銷視頻商,可以看到爆發式的增長。“從視頻的營銷形式的突破上,可以看到目前越來越多的營銷形式為大家所用。這些營銷形式使很多廣告主將原來用于電視廣告的預算直接劃撥到視頻媒體上。”董旭說道。
有人預言2012年是視頻營銷的一年。葛惟穎認為,不難看到兩個正在困擾業界的主要問題:第一,業界有一半的廣告費被浪費掉,廣告主更多的關注不再是獲取用戶的訪問量和注冊數量,而是品牌和用戶之間能夠發生多少次關系?精確到多少用戶?并準確推送了多少有價值的信息給有真正需求的用戶?第二,現在社會化營銷是社會化關系的管理和內容的管理,社會化營銷的本質是營銷技術還是管理手段?
互聯網核心的廣告可以分為三類:搜索廣告、傳統的互聯網廣告、視頻廣告。暴風影音CEO馮鑫說道:“最近我們開始賣廣告了。我們從2000年就開始投互聯網,原來是投傳統媒體。我覺得廣告的本質有三:第一,廣告放給誰看,是不是對的人在看?第二,這個人看到了什么?廣告是用什么形式展現給他的?是視頻、圖片還是文字?第三,他真的看到了么?”
他認為有很多因素影響到廣告的效果,最重要有兩個:一個是干擾度。眼前出現的景物當中,廣告和周邊信息干擾程度;第二個是注意力是否集中在廣告上。馮鑫認為桌面視頻有很多優勢,他要為桌面視頻“搖旗吶喊”。
“2012年可以看到微視頻已經爆發。”董旭說道,越來越多的營銷人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微視頻,更多的視頻內容是微視頻的內涵。因為它不僅可以作為產品營銷的形式,同時可以大量承載品牌文化的傳播。
企業微博
新媒體的產生和科技的進步產生了很多契機,對于品牌主就多了可以投入的渠道,對于廣告代理商就意味著出現了很多的生意。
可口可樂互動營銷總監陳慧菱說道:“最近常常有人問我,現在最流行的就是所謂的社交網絡營銷。你們怎么看它?廣告主又怎么看待新媒體?”
已有29%的世界500強企業在新浪開設微博,這是2月份的數字。現在的數字還有所增加;而國內500強企業基本上過半。
企業對微博有什么樣的期待?把錢投入進去,肯定是要有回報的。首先就是品牌建設,希望利用微博做客戶關系管理,或者直接銷售;或者用它做招聘等等。陳慧菱表示:“我們的品牌要不要建立官方微博?今天我們搜索出來的結果是不是能夠體現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內容,我們可以控制它么?還有人問:所謂的灌水會不會影響到品牌的形象?”
有微博經驗的人都知道,網絡上有很多水軍,網絡上還有一些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那么,如何管理微博主?如何跟消費者溝通?如何判斷社交網絡傳播的效果?衡量指標是什么?
前一段時間,陳慧菱與一些大型企業營銷總監分享,他們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討論的主題是:到底公司需不需要利用新媒體?
有一家公司的老板問陳慧菱:“我們花了很多錢在新媒體上,也看到了很多數字。然而對于后面的銷售,通過第三方對于媒體監測的數字是沒有做起來,完全沒有看到我要的東西。但是我現在不知道還需不需要在上面投入?”
陳慧菱是這樣回答的:“你沒有看到效果很簡單,可能是你的方式不對,或者你是不是看了很漂亮的報告和數字,而沒有搞清楚真實的數字在什么地方。”
新媒體進步非常快,包括監測工具,但是還遠未完善。基本的KPI(關鍵績效指標)是什么?顯而易見,一般是粉絲數和互動狀況。不管是個人還是品牌微博,會發現粉絲數都是非常巨大,甚至很多個人也是經過認證的。個人粉絲數都是好幾萬,但互動量確實非常低,粉絲數都不知道是怎么來的。
有人思考:粉絲數不是唯一指標,粉絲有可能是僵尸。有人就說要看互動的狀況,看評論和轉帖。“以上這些問題是要思考的,新媒體的KPI沒有一定標準,這是比較糾結的地方。”最近陳慧菱看到一個帖子,一家高端化妝品公司花了幾個月做了很多粉絲,結果發現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都是僵尸,去掉僵尸之后發現粉絲中超過50%是男性,但它是一家高端的化妝品公司。
陳慧菱認為,還要看互動情況,最簡單可以看轉帖數和留言數。如果可以看傳播層次,從傳播路徑就可以看出是不是真實,因為虛假傳播只是到達兩層就結束了。
濕者為王
濕者為王——這迎合了視頻媒體的現狀。更多的是被動接受相應的信息,在用戶需求的推動和拉動下,每一個用戶都成為一個媒體,并且與相應的互聯網媒體或者大眾的新聞媒體實現了信息圈的聚合或者內容的聚合。
社會化媒體,一個是可以看Face-book龐大的信息量,每秒鐘有5萬即時消息發出;還有QQ空間的活躍賬戶數以及新浪微博用戶高速增長。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用戶還是用戶數量都是值得利用的資本和資源。
董旭表示,移動互聯網,特別是與位置相應的功能在今天的作用越來越大。位置信息是移動互聯網所特有或者所專屬的信息,位置信息的出現是直接連接到用戶從虛擬身份走向現實,從線上走向線下的非常重要的載體。
目前的營銷市場有聚合和變化的兩個方向。作為廣告主也好,還是媒體也好,如何建立市場?董旭建議道:“承認目前用戶已經處在跨平臺的云化服務,推動著營銷進入新的征戰。首先去迎合聚合的形式,單純去發展線上或者線下的服務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用戶所處的市場環境。所以線上以及線下能力的耦合推動了服務走向成熟非常重要的前提。”
第一個是大數據,原來用戶在接收信息當中,每天都是交易數據,這種交易數據是更加結構化或者機器處理能夠實現的數據。隨著社會化媒體和物聯網相應成熟,互動的數據和觀測的數據都會成為未來做戰略決策不能忽視的數據內容。而這些數據內容完整的或者完善的應用,能夠直接促進在未來走向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
“今天已經進入到互聯網集團化作戰的時代背景,互聯網廠商通過開放平臺或者合作方式獲得更多的合作伙伴。騰訊在2011年總收入達到300億,百度是150億。在這樣互聯網的大環境下,如何確立這些大平臺從而事半功倍走向成功,是需要考慮的。”董旭說道。
“處在復雜的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時代,要更加注重人文化的特點,情感化的需求,提供深度解讀和洞察內容,達到用戶與廣告的共鳴。”葛惟穎說道。
在近日舉行的NMAC2012易觀第五屆新營銷年會上,易觀國際作為中國互聯網及互聯網化產業獨立的第三方服務機構,集結業界精英,打造行業的思想交流平臺,吸引了眾多廣告主、營銷界、本土和海外4A、媒體和用戶的關注。共同探討新媒體時代的聚變,而新媒體時代確實給整個業界看到了不同的變化和很多傳統企業在2012年不一樣的增長。(營銷365-www.YX365.com)
兩大趨勢
易觀國際高級副總裁葛惟穎先生表示:“眾多新媒體企業在2012年是逆勢上揚,整個新媒體正在迎來新營銷時代。從2011至2012年觀察新媒體新營銷時代,不難發現其中的三個特點:個人化、視頻化、專業化貫穿整個新營銷的發展。”
今天關于市場營銷人們已身處營銷或者媒介被廣泛定義的年代。易觀國家分析師董旭女士表示:“我們目前所處的是無處不媒介、無處不媒體的時代。尤其是在互聯網集團化征戰的背景下,再回到營銷行業,其實是聚焦兩個關鍵詞:一個聚合,一個是變化。”
聚合,這和互聯網行為分不開。董旭指出有兩種現象:第一,線上媒體的界限日漸模糊。從用戶觀看電視的終端使用行為上可以看到基本上只有一半用戶只是單純在看電視節目,另一半用戶則在使用不同終端,看電視的同時在使用電腦的用戶占11%,看電視的同時使用手機的用戶占9%,看電視的過程既使用電腦又使用手機的用戶占到30%。無論在哪個年齡層都有這種現象的分布。
“目前可以看到用戶在接觸媒體的時候,或者使用不同終端的時候,在使用行為上已經很難區分是通過哪種媒介形式接觸到的。”她說道。
當一個用戶在接觸到廣告主的營銷內容時,可能不是通過戶外投放的相應的廣告。線上的可能是通過企業網站、搜索引擎、視頻媒體或者社會化媒體的營銷內容傳播,也有可能是在實體店當中直接接觸商品。
“并且從數據上可以看到,用戶在線下購物的過程中使用手機搜索商品信息占到84%,同時可以從另一個數據上看到廣告主的營銷內容如果投放到電視媒體和視頻媒體,要比單純在電視上投放品牌增長20%。”董旭表示。
變化,是因為所接觸到的各式各樣的互聯網新媒體都在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雖然目前的營銷市場是老壺裝新酒的時代背景,但是各種微創新影響著今天市場發展。”董旭解釋道,從媒體角度去看,首先看搜索引擎,最后促成購買商品,搜索引擎在廣告主營銷內容的收獲作用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在今年,搜索引擎無論是輸入方式還是輸出方式都發生了改變,比如說圖片搜索、語音搜索、推進引擎、結構化搜索等等。
董旭認為,基于微創新的過程,從廣告主角度是購買關鍵詞,現在廣告主更加要求將購買覆蓋到每一個用戶。基于此,搜索引擎開始從技術服務平臺轉變為媒體服務平臺。
視頻營銷
視頻媒體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董旭分析道:“首先是從互聯網使用時間的分配上,視頻媒體占據非常高的市場份額。另外從電視廣告和視頻廣告的增長率可以看到,2011年視頻廣告的增長率在42.1%,同一時期電視廣告的增長率在2.8%,前者的增速在2012年還會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聚焦中國的網絡營銷視頻商,可以看到爆發式的增長。“從視頻的營銷形式的突破上,可以看到目前越來越多的營銷形式為大家所用。這些營銷形式使很多廣告主將原來用于電視廣告的預算直接劃撥到視頻媒體上。”董旭說道。
有人預言2012年是視頻營銷的一年。葛惟穎認為,不難看到兩個正在困擾業界的主要問題:第一,業界有一半的廣告費被浪費掉,廣告主更多的關注不再是獲取用戶的訪問量和注冊數量,而是品牌和用戶之間能夠發生多少次關系?精確到多少用戶?并準確推送了多少有價值的信息給有真正需求的用戶?第二,現在社會化營銷是社會化關系的管理和內容的管理,社會化營銷的本質是營銷技術還是管理手段?
互聯網核心的廣告可以分為三類:搜索廣告、傳統的互聯網廣告、視頻廣告。暴風影音CEO馮鑫說道:“最近我們開始賣廣告了。我們從2000年就開始投互聯網,原來是投傳統媒體。我覺得廣告的本質有三:第一,廣告放給誰看,是不是對的人在看?第二,這個人看到了什么?廣告是用什么形式展現給他的?是視頻、圖片還是文字?第三,他真的看到了么?”
他認為有很多因素影響到廣告的效果,最重要有兩個:一個是干擾度。眼前出現的景物當中,廣告和周邊信息干擾程度;第二個是注意力是否集中在廣告上。馮鑫認為桌面視頻有很多優勢,他要為桌面視頻“搖旗吶喊”。
“2012年可以看到微視頻已經爆發。”董旭說道,越來越多的營銷人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微視頻,更多的視頻內容是微視頻的內涵。因為它不僅可以作為產品營銷的形式,同時可以大量承載品牌文化的傳播。
企業微博
新媒體的產生和科技的進步產生了很多契機,對于品牌主就多了可以投入的渠道,對于廣告代理商就意味著出現了很多的生意。
可口可樂互動營銷總監陳慧菱說道:“最近常常有人問我,現在最流行的就是所謂的社交網絡營銷。你們怎么看它?廣告主又怎么看待新媒體?”
已有29%的世界500強企業在新浪開設微博,這是2月份的數字。現在的數字還有所增加;而國內500強企業基本上過半。
企業對微博有什么樣的期待?把錢投入進去,肯定是要有回報的。首先就是品牌建設,希望利用微博做客戶關系管理,或者直接銷售;或者用它做招聘等等。陳慧菱表示:“我們的品牌要不要建立官方微博?今天我們搜索出來的結果是不是能夠體現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內容,我們可以控制它么?還有人問:所謂的灌水會不會影響到品牌的形象?”
有微博經驗的人都知道,網絡上有很多水軍,網絡上還有一些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那么,如何管理微博主?如何跟消費者溝通?如何判斷社交網絡傳播的效果?衡量指標是什么?
前一段時間,陳慧菱與一些大型企業營銷總監分享,他們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討論的主題是:到底公司需不需要利用新媒體?
有一家公司的老板問陳慧菱:“我們花了很多錢在新媒體上,也看到了很多數字。然而對于后面的銷售,通過第三方對于媒體監測的數字是沒有做起來,完全沒有看到我要的東西。但是我現在不知道還需不需要在上面投入?”
陳慧菱是這樣回答的:“你沒有看到效果很簡單,可能是你的方式不對,或者你是不是看了很漂亮的報告和數字,而沒有搞清楚真實的數字在什么地方。”
新媒體進步非常快,包括監測工具,但是還遠未完善。基本的KPI(關鍵績效指標)是什么?顯而易見,一般是粉絲數和互動狀況。不管是個人還是品牌微博,會發現粉絲數都是非常巨大,甚至很多個人也是經過認證的。個人粉絲數都是好幾萬,但互動量確實非常低,粉絲數都不知道是怎么來的。
有人思考:粉絲數不是唯一指標,粉絲有可能是僵尸。有人就說要看互動的狀況,看評論和轉帖。“以上這些問題是要思考的,新媒體的KPI沒有一定標準,這是比較糾結的地方。”最近陳慧菱看到一個帖子,一家高端化妝品公司花了幾個月做了很多粉絲,結果發現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都是僵尸,去掉僵尸之后發現粉絲中超過50%是男性,但它是一家高端的化妝品公司。
陳慧菱認為,還要看互動情況,最簡單可以看轉帖數和留言數。如果可以看傳播層次,從傳播路徑就可以看出是不是真實,因為虛假傳播只是到達兩層就結束了。
濕者為王
濕者為王——這迎合了視頻媒體的現狀。更多的是被動接受相應的信息,在用戶需求的推動和拉動下,每一個用戶都成為一個媒體,并且與相應的互聯網媒體或者大眾的新聞媒體實現了信息圈的聚合或者內容的聚合。
社會化媒體,一個是可以看Face-book龐大的信息量,每秒鐘有5萬即時消息發出;還有QQ空間的活躍賬戶數以及新浪微博用戶高速增長。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用戶還是用戶數量都是值得利用的資本和資源。
董旭表示,移動互聯網,特別是與位置相應的功能在今天的作用越來越大。位置信息是移動互聯網所特有或者所專屬的信息,位置信息的出現是直接連接到用戶從虛擬身份走向現實,從線上走向線下的非常重要的載體。
目前的營銷市場有聚合和變化的兩個方向。作為廣告主也好,還是媒體也好,如何建立市場?董旭建議道:“承認目前用戶已經處在跨平臺的云化服務,推動著營銷進入新的征戰。首先去迎合聚合的形式,單純去發展線上或者線下的服務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用戶所處的市場環境。所以線上以及線下能力的耦合推動了服務走向成熟非常重要的前提。”
第一個是大數據,原來用戶在接收信息當中,每天都是交易數據,這種交易數據是更加結構化或者機器處理能夠實現的數據。隨著社會化媒體和物聯網相應成熟,互動的數據和觀測的數據都會成為未來做戰略決策不能忽視的數據內容。而這些數據內容完整的或者完善的應用,能夠直接促進在未來走向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
“今天已經進入到互聯網集團化作戰的時代背景,互聯網廠商通過開放平臺或者合作方式獲得更多的合作伙伴。騰訊在2011年總收入達到300億,百度是150億。在這樣互聯網的大環境下,如何確立這些大平臺從而事半功倍走向成功,是需要考慮的。”董旭說道。
“處在復雜的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時代,要更加注重人文化的特點,情感化的需求,提供深度解讀和洞察內容,達到用戶與廣告的共鳴。”葛惟穎說道。
回復 249308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抗“疫”,悅達家紡率先研制抗病毒床品,多渠道開展營銷活動
疫情當下,眾多家紡企業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紛紛投入到抗“疫”的激戰中來,悅達家紡作為國內知名品牌,走在了行業的前沿,悅達家...
打破淡季營銷困局
一家中小型家紡公司,銷售淡旺季明顯,年復一年的波動性營銷軌跡給企業發展帶來不小的羈絆,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半年夠吃半年餓肚...
品牌,你過節了嗎?
網絡上轟轟烈烈的造節運動還在繼續。京東“6·18”大促首輪數據公布,6月18日全天下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過100%。去年6...
如何讓展會營銷達到預期效果
對于一個計劃開拓地區市場或者全國市場的行業企業來說,參展可以較快的提升知名度、獲得新客戶,起到迅速推廣市場的作用。然而,...
營銷的價值在于激發用戶的購買欲
購買力是偽命題,購買欲才是王道在市場營銷中,關于購買力與購買欲的談論研究已經深入人心了,人人都希望找到那些既有購買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