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國棉胎質量需要 監督與服務并舉
2013-7-11
棉胎(梳棉胎、彈棉胎)俗稱棉絮、棉網套,是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特別是在我國北方地區,是廣大群眾冬季取暖保溫必不可少的重要商品,備受群眾青睞。因此,棉胎原料的優劣,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的好壞,保溫程度及其耐用性就成為廣大消費者挑選商品時的重要考核指標。
棉胎存在的質量問題
現有的棉胎市場,檢驗合格率在80%以上。我們對發現的質量問題進行梳理分析,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1.在棉胎及其他絮用纖維制品生產加工中直接或間接使用禁用原料,如使用工業廢料、垃圾廢棉布以及醫院使用廢棄的衣物、棉被、止血紗布等來生產加工棉胎及其他絮用纖維制品。
2.在生產棉胎過程中,表面使用了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原料,而棉胎中間卻夾雜了非生活用絮用纖維或再加工纖維等禁用原料,摻雜使假、欺騙消費者。
3.在生產棉胎及其他生活用絮用纖維制品的過程中降低成本,有意識地在棉胎及其他生活用絮用纖維制品中混入纖維下腳料、回收棉。這導致了短纖維率明顯增加,超過國家標準規定,降低了產品質量,極大地影響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4.在棉胎檢驗中存在標識問題,如棉胎制品無標識或標識不全(無生產名稱、無制造者名稱、無制造者地址、無產品規格、無產品質量等級、無原料成分和含量、標準的標注有誤,無產品合格證明、無產品標準代號)。
5.在棉胎等生活用絮用纖維制品中缺斤少兩,標注的重量規格與實際重量規格偏離甚遠、標注的等級與實際等級相差一到二級;有的表面等級達到標注的等級,中間卻夾雜了降低一到二級的棉花,從而降低成本和質量要求,牟取了不當利益。
6.在對棉胎企業監管和市場檢查過程中發現,一些生產加工企業用購進的非生活用原料制成生活用絮用纖維制品銷售;非生活用絮用纖維制品未貼警示語,與生活用絮用纖維制品混雜在一起銷售,魚目混珠,誤導消費者購買,損害了消費者合法利益和身心健康安全,從中牟取不法利益;有的企業生產假軍品,由于加縫布套后不易拆看,渾水摸魚,借機銷售“黑心棉被、棉衣”。
以上這些質量問題,輕者存在欺騙消費者行為,重者將影響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更有甚者將導致消費者感染疾病。所以棉胎的質量監管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同時,治理棉胎質量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需要各方面各部門的共同努力。為了更好地履行職能職責,加大對棉胎及其他絮用纖維制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服務與質量監管,以此來增強企業的質量意識、誠信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措施和建議
1.加強法律法規、國家標準的宣貫,開展定期、不定期的宣傳與咨詢活動,通過媒體、咨詢、投訴等途徑廣泛宣傳絮用纖維制品相關質量常識,提高廣大消費者對絮用纖維制品質量的識別能力。增強消費者的法律觀念,規范絮棉制品企業的質量意識,引導企業積極提高產品質量,規范其生產銷售行為。
2.加大執法打假力度。一是要加強與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爭取從生產加工源頭上加以綜合治理;二是要特別加強與工商行政部門的聯合執法力度,加大對生產、流通、銷售各個環節的監督與查處,清理整治絮棉制品批發零售市場,規范非生活用絮用纖維制品流通去向。
3.提高專業纖檢機構對企業服務能力和服務素質,監管與服務同等重要,在服務中體現監管,在監管中體現服務;特別對學校、賓館、醫院等購買的招標服務工作做到事前服務到位,切實幫助指導企業改進生產技術、生產工藝、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生存能力;加強對企業的日常服務,幫助與指導好企業去認真理解國家標準,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定要求進行生產經營。
4.建議有關部門對工業下腳料及工業廢料再加工纖維
制定管理辦法,實行統一管理以及確定使用范圍,將禁止用于生活用絮棉制品的原料進行嚴格把關,從源頭上切斷“黑心棉”的生產加工。
質監機構的著力點
作為專業纖維檢驗機構要利用纖檢的技術、設備、人力資源,對企業進行協調管理、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發揮技術檢驗監督職能,實施監督與服務并舉。在服務工作中將著重做好企業的引導、規范及幫助企業樹立品牌觀念。
1.引導棉胎及其他絮用纖維制品企業建立信譽機制。誠信是一個企業道德標準的最基本成分,也是最重要的成分,質量誠信往往表現為企業對質量的主動追求,是企業在整體市場建設信用中的內在張力。在競爭相對充分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的質量誠信主要表現在對使用標準的忠誠度,即是否嚴格按照適用標準生產加工產品;在市場營銷中嚴格產品性價比,即是否虛構品牌、欺騙消費者。在適用標準方面也存在打擦邊球、渾水摸魚的現象。所以我們建議在棉胎及其他絮用纖維制品生產加工企業中推廣企業質量誠信建設,建立長期穩定的信譽機制和質量誠信,企業的發展才具有市場活力、內在動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幫助企業提升產品質量水平。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企業,指導其規范化實驗室管理,提高產品出廠的把關能力,幫助企業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使企業提高整體質量管理水平。
3.定期組織召開行業性的企業座談會,搭建一個平臺,加強交流與溝通,幫助企業開展產品質量分析活動,
查找問題,分析原因,以達到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的目的。實施產品質量分析報告制度,為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有價值的數據,為企業及時調整生產、銷售及管理戰略,提供科學依據。
4.加大名牌培育力度。幫助企業制訂培育產品計劃和爭創名牌產品措施,在企業創建名牌產品期間派出專業人員進廠指導,幫助引導企業通過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改進工藝來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能力、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合格率和優質品率。幫助指導企業建立先進、運行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積極向企業宣傳先進的質量管理模式,提升產品知名度,提高產品市場覆蓋率。
5.嚴格執行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計劃和《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范》,抽查樣品數量不得超過檢驗需要和抽查規范規定的數量,減少企業負擔。以企業質量檔案為平臺,對企業產品質量、質量管理、標準化管理、計量管理、售后服務、誠實守信等方面進行評價,并通過媒體宣傳,提高企業的誠信度。
6.為企業提供生產許可證咨詢服務。加大對基本符合市場準入條件企業的幫扶力度,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企業,對如何申辦生產許可證,在申辦過程中如何完善生產條件、質量管理手冊,如何制定企業產品標準等方面進行現場指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幫助企業順利取證;加強證后監管工作,對獲證企業采取定期回訪、信息通報、年審提前告知等方式,幫助企業不斷提高其生產技術水平;在企業生產許可證到期換證時提前告知并提供咨詢和業務指導,督促企業順利換證。(中國纖檢)
棉胎存在的質量問題
現有的棉胎市場,檢驗合格率在80%以上。我們對發現的質量問題進行梳理分析,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1.在棉胎及其他絮用纖維制品生產加工中直接或間接使用禁用原料,如使用工業廢料、垃圾廢棉布以及醫院使用廢棄的衣物、棉被、止血紗布等來生產加工棉胎及其他絮用纖維制品。
2.在生產棉胎過程中,表面使用了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原料,而棉胎中間卻夾雜了非生活用絮用纖維或再加工纖維等禁用原料,摻雜使假、欺騙消費者。
3.在生產棉胎及其他生活用絮用纖維制品的過程中降低成本,有意識地在棉胎及其他生活用絮用纖維制品中混入纖維下腳料、回收棉。這導致了短纖維率明顯增加,超過國家標準規定,降低了產品質量,極大地影響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4.在棉胎檢驗中存在標識問題,如棉胎制品無標識或標識不全(無生產名稱、無制造者名稱、無制造者地址、無產品規格、無產品質量等級、無原料成分和含量、標準的標注有誤,無產品合格證明、無產品標準代號)。
5.在棉胎等生活用絮用纖維制品中缺斤少兩,標注的重量規格與實際重量規格偏離甚遠、標注的等級與實際等級相差一到二級;有的表面等級達到標注的等級,中間卻夾雜了降低一到二級的棉花,從而降低成本和質量要求,牟取了不當利益。
6.在對棉胎企業監管和市場檢查過程中發現,一些生產加工企業用購進的非生活用原料制成生活用絮用纖維制品銷售;非生活用絮用纖維制品未貼警示語,與生活用絮用纖維制品混雜在一起銷售,魚目混珠,誤導消費者購買,損害了消費者合法利益和身心健康安全,從中牟取不法利益;有的企業生產假軍品,由于加縫布套后不易拆看,渾水摸魚,借機銷售“黑心棉被、棉衣”。
以上這些質量問題,輕者存在欺騙消費者行為,重者將影響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更有甚者將導致消費者感染疾病。所以棉胎的質量監管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同時,治理棉胎質量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需要各方面各部門的共同努力。為了更好地履行職能職責,加大對棉胎及其他絮用纖維制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服務與質量監管,以此來增強企業的質量意識、誠信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措施和建議
1.加強法律法規、國家標準的宣貫,開展定期、不定期的宣傳與咨詢活動,通過媒體、咨詢、投訴等途徑廣泛宣傳絮用纖維制品相關質量常識,提高廣大消費者對絮用纖維制品質量的識別能力。增強消費者的法律觀念,規范絮棉制品企業的質量意識,引導企業積極提高產品質量,規范其生產銷售行為。
2.加大執法打假力度。一是要加強與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爭取從生產加工源頭上加以綜合治理;二是要特別加強與工商行政部門的聯合執法力度,加大對生產、流通、銷售各個環節的監督與查處,清理整治絮棉制品批發零售市場,規范非生活用絮用纖維制品流通去向。
3.提高專業纖檢機構對企業服務能力和服務素質,監管與服務同等重要,在服務中體現監管,在監管中體現服務;特別對學校、賓館、醫院等購買的招標服務工作做到事前服務到位,切實幫助指導企業改進生產技術、生產工藝、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生存能力;加強對企業的日常服務,幫助與指導好企業去認真理解國家標準,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定要求進行生產經營。
4.建議有關部門對工業下腳料及工業廢料再加工纖維
制定管理辦法,實行統一管理以及確定使用范圍,將禁止用于生活用絮棉制品的原料進行嚴格把關,從源頭上切斷“黑心棉”的生產加工。
質監機構的著力點
作為專業纖維檢驗機構要利用纖檢的技術、設備、人力資源,對企業進行協調管理、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發揮技術檢驗監督職能,實施監督與服務并舉。在服務工作中將著重做好企業的引導、規范及幫助企業樹立品牌觀念。
1.引導棉胎及其他絮用纖維制品企業建立信譽機制。誠信是一個企業道德標準的最基本成分,也是最重要的成分,質量誠信往往表現為企業對質量的主動追求,是企業在整體市場建設信用中的內在張力。在競爭相對充分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的質量誠信主要表現在對使用標準的忠誠度,即是否嚴格按照適用標準生產加工產品;在市場營銷中嚴格產品性價比,即是否虛構品牌、欺騙消費者。在適用標準方面也存在打擦邊球、渾水摸魚的現象。所以我們建議在棉胎及其他絮用纖維制品生產加工企業中推廣企業質量誠信建設,建立長期穩定的信譽機制和質量誠信,企業的發展才具有市場活力、內在動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幫助企業提升產品質量水平。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企業,指導其規范化實驗室管理,提高產品出廠的把關能力,幫助企業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使企業提高整體質量管理水平。
3.定期組織召開行業性的企業座談會,搭建一個平臺,加強交流與溝通,幫助企業開展產品質量分析活動,
查找問題,分析原因,以達到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的目的。實施產品質量分析報告制度,為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有價值的數據,為企業及時調整生產、銷售及管理戰略,提供科學依據。
4.加大名牌培育力度。幫助企業制訂培育產品計劃和爭創名牌產品措施,在企業創建名牌產品期間派出專業人員進廠指導,幫助引導企業通過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改進工藝來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能力、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合格率和優質品率。幫助指導企業建立先進、運行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積極向企業宣傳先進的質量管理模式,提升產品知名度,提高產品市場覆蓋率。
5.嚴格執行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計劃和《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范》,抽查樣品數量不得超過檢驗需要和抽查規范規定的數量,減少企業負擔。以企業質量檔案為平臺,對企業產品質量、質量管理、標準化管理、計量管理、售后服務、誠實守信等方面進行評價,并通過媒體宣傳,提高企業的誠信度。
6.為企業提供生產許可證咨詢服務。加大對基本符合市場準入條件企業的幫扶力度,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企業,對如何申辦生產許可證,在申辦過程中如何完善生產條件、質量管理手冊,如何制定企業產品標準等方面進行現場指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幫助企業順利取證;加強證后監管工作,對獲證企業采取定期回訪、信息通報、年審提前告知等方式,幫助企業不斷提高其生產技術水平;在企業生產許可證到期換證時提前告知并提供咨詢和業務指導,督促企業順利換證。(中國纖檢)
回復 256147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精品鵝絨被》標準出臺,快看看你買的被子達標了沒?
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發起的《精品鵝絨被》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詳情附文...
三千多元買四床廉價柞蠶絲被
11日上午,泰安市質監局“纖檢進社區”活動走進農大社區,為市民免費講解鑒別絮棉制品、蠶絲制品的知識,并現場幫市民做鑒定。...
黃島檢疫局現場檢疫入境棉花
8月8日,山東黃島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對一批入境棉花進行口岸現場檢疫黃島口岸是全國第一大棉花進口口岸,黃島局采取多項措施,...
上海集中銷毀不合格進口服裝
12月12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集中銷毀了近期查獲的不合格進口服裝和仿真飾品,共計銷毀110批次、16710件商品,貨...
明超舉辦賀新年大型活動
為了慶祝明超家紡2011年銷售業績實現了突破性增長、全面促進2012品牌升級,趁跨年迎新之際,公司總部整合旗下夢天姿、雅...